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中國近一億的殘疾人,他們全都消失了

中國近一億的殘疾人,他們全都消失了

01

微博上看到一條熱轉視頻,第一次知道,原來公交車還有這種功能。

可以說,城市裡幾乎每輛公交車上,大多都有此項設計,方便殘疾人士上下車。

明明如此人性化的功能,卻宣傳甚少,你我也不曾見過現實中使用,直到被視頻科普。

感覺有點難過。

凡是再便民的設計,不會用、不去用,那它就喪失存在的意義。

就像網友@Spark-Lers評論的:

我媽媽之前知道這個功能時挺高興,為這個去坐公交車,結果司機根本沒反應,因為司機沒覺得是自己的義務與責任,最後是我爸自己推上去的。

可如果殘疾人獨自出行該怎麼辦呢?太少人知道公交車這個功能,知識普及度不夠。

希望知道的人,能幫一把就幫一把,不只是司機。

其實有時候,不是人們都不想幫,而是知道的人,實在太少了。

你說殘疾人生活該有多難呢?

在遭受先天或後天身體殘缺,決定勇敢重塑自我,走進社會時,卻發現自己早已被社會無言拋棄。

明明王小波在《盛裝舞會》書里寫過:「對殘疾人的最大尊重,就是不把他當殘疾人。」

可城市裡種種「無障礙設施」,不是幫助,而是一次次告訴他們,你們真沒用。

02

來看看幾組無障礙建設的結果:

給盲人專用的盲道,不是被佔用,就是被浪費,導航到什麼地方都未可知。

沒人提點,多半得摔。

公眾場合的輪椅坡道,不是處處都有。

若沒人陪同,多半上不去。

再好比盲人想帶導盲犬進入公眾場合,比如公交、餐廳,也多半是被拒絕。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有些設施不到位,被浪費,使得他們出行困難,於是越發排斥出門。

講真的,無障礙設施的理想狀態,應該是這樣的:

有專門等公交的停車位,上下車方便,坐公交不再麻煩。

公眾場所的門,有給殘障人士專門設計一按即開的按鈕。

無需推門,就能自在進出。

電梯里,每層樓數對應的盲文,可以使其自主選擇樓層。

在生活的小細節處,給予殘障人士暖心的關懷。

記得《奇葩說》里的盲人辯手蔡聰說過的一段話:

「公交車到站不報站,電梯里沒有語音提示,機場只用廣播通知登機口更改信息,網約車只能通過電話與司機聯繫,

乃至考試必須用看,授課必須用聽,各種軟體和硬體,不考慮感官障礙者的需求,都阻礙了殘障人士平等參與並融入社會之中。」

事實就是如此。

無障礙設施的不完善,使得他們很難自主出行,如需人陪同幫忙,勢必又要引起圍觀,感受他人的指指點點,於是選擇宅在家,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都說要建設「無障礙城市」,如今看來,依舊是障礙重重。

03

據有關數據統計:

18年,全國殘疾人數約達到8500萬人,重度殘疾者約超過2500萬

接近一億的殘疾人口,佔中國人口的7%

也就是說,全國平均15個人里,就有1個殘疾人。

可你在工作生活中,碰到正常出行的殘疾人幾次?

要知道,殘疾人口數量和少數民族相當,可實際遇到兩者的概率,卻完全不同。

殘疾人就像活成了社會中的隱形人,消失在大街小巷。

外國人曾發問:為什麼在中國街上看不到殘疾人的身影?

有的是因為自身重度殘疾,有的是因為沒有出門的需求。

其實更多的,還是因為無障礙設施的不完善,和部分人骨子裡的歧視感。

古代,殘疾人沒有統稱,分別被說成:瘸子、瞎子、聾子、傻子……

再後來,統稱是「殘廢」,被劃入沒用一類人。

直到1980年代初,官方強調「講文明」:瞎子才改為盲人,傻子改智障,殘廢改殘疾。

步入現代,比起殘疾人,官方也更偏向用殘障人士來形容。

雖說社會有在一步步變好,但是究其根源,還是不平等的歧視太多。

畢竟在大多數人眼裡,一個人殘廢了,這輩子就完了,不再把他當一個人來對待,而是家庭的不幸和累贅。

因此殘障人士不敢出門,習慣性遮掩自己的「不同」,就怕引來異樣眼光,和難聽的竊竊私語。

街上偶爾能碰到的,都是那些沿街乞討者,用「殘缺」來博同情。

提起殘疾人,幾乎印象都是破破爛爛的乞丐,搬不上檯面的殘廢。

不是這樣的。

真正殘障人士需要的,不是同情,不是探討,不是安慰,僅僅只是尊重。

不要因為身體的殘缺,剝奪他生而為人的權利。

正如霍金說的:「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

04

想起《奇葩說》盲人辯手蔡聰,當他參加節目時,有人質疑,盲人也能參加辯論賽啊?

得知他結婚,又有聲音傳出,盲人也能有性生活啊?

特別是蔡聰夫妻準備孕育新生命時,大家都勸他們算了:

「別要孩子了,萬一看不見呢?就算孩子視力正常,父母都是視障,你考慮過他承受的社會偏見?」

蔡聰夫妻都考慮過的,但還是想讓小生命誕生在世上:

「生命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什麼看不見就是個大問題呢?

至於偏見,只有你不斷向孩子灌輸『看不見,你很可憐』的思想,孩子才會覺得自己不正常。」

是啊,眼睛看不見沒要緊,最怕的,是心靈也瞎了。

電影《推拿》中描述過, 盲人生活的黑暗,不只是生理上的黑暗,更多的,是心靈的恐懼。

你知道盲人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嗎?

全黑?不是的。

因為黑暗也是對光線環境的一種視覺感受,也是「看見」的結果。

先天性全盲的人,他們的世界沒有黑,也沒有白,僅僅是空洞與虛無。

當你閉上雙眼,看到的是黑色,可如果你睜開一隻眼睛,那閉上眼睛所看的,就是盲人所處的世界。

這種因身體殘缺產生的絕望,和對生活的無可奈何,是所有殘障人士共同的感受。

可怕嗎?

說真的,肉體的打壓,不容易讓一個人投降,可精神的打壓,能輕易讓人崩潰。

所以如果在街上,你看到正常出行的殘疾人,點個頭微笑就好,遇到需要幫助的,及時伸個援手幫幫就好。

他們是殘疾,但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同情,不是過分的關注,殘障人士最渴望的,是成為普通人而已。

史鐵生說:「如果殘疾意味著不完美,困難和阻礙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是殘疾人。」

生而為人,大家都一樣,一樣難熬,也一樣堅強。

小科普:

盲人如果將盲杖舉過頭頂,是示意過往車輛停車或減速,使自己能順利通過,或禮貌請求別人幫忙穿越馬路哦!

望轉發,望周知。

【今日互動】

之前你知道公交車的功能嗎?

註:本文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的魔鏡 的精彩文章:

巴黎聖母院一把火,燒出國人眾生相
「媽,我離婚了,可以搬回家住嗎?」媽媽的回答,提醒了所有女人

TAG:S的魔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