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40多艘小型導彈艇成建造重點,俄海軍不走尋常路,背後隱藏大動作

40多艘小型導彈艇成建造重點,俄海軍不走尋常路,背後隱藏大動作

長期以來,俄海軍還需要依靠一些老舊艦艇做主力,不僅服役年限較久,而且很多設計也已經非常落後,自從21世紀以來,雖然俄方還建造了一些新型的作戰艦艇,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排水量並不是很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艦艇的作戰效能。而在未來幾年,俄海軍又將建造40多艘小型導彈艇,除了缺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而這其中包括23艘的21631型「暴徒-M」級導彈艦以及18艘22800型「紅帶蛛」級小型導彈艦,這也將成為未來幾年內,俄海軍國內造船廠的主要建造任務。而且,還對目前已經建造完成的「牛虻」小型導彈艦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改造。美國媒體更是評論,目前的俄海軍只能依靠一些小型的作戰艦艇來重整聲威。

這其中,固然有資金缺乏的原因,但實際上這些大批量建造的小型導彈艇,在海軍作戰編隊中,可以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近日,俄海軍總參謀部表示,它們可以通過自身雷達系統,探測敵方目標,再通過加密渠道像其他作戰艦艇傳達信息,摧毀敵方的飛行器。

實際上,目前,俄海軍已經開發了一個新的戰術,這些小型的作戰艦艇可以充當著編隊的「眼睛」,將機載系統和雷達裝置進行整合,從而納入整體的作戰系統中,在偵查和防空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這一新的防空戰術,在俄海軍今年舉行的演習當中成功應用,得到了軍方的肯定,這也是這些小型的作戰艦艇繼續批量建造的重要原因。也許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目前,俄海軍雖然發展落魄,但是依舊有一些中型的水面艦艇,為何非要運用一艘只有幾百噸的小型導彈艇充當雷達偵查的角色呢?這不得不說一下,這些導彈艇的優勢了,首先,它們體積較小,而且還具有較強的隱身性能,更方便於接近敵人。

雖然它們的噸位較小,但是搭載的雷達卻絲毫不亞於一些大型的水面艦艇,就以"暴徒"級導彈艦為例,搭載的先進雷達最遠探測距離可達300公里,可同時監測40個目標,有效應對來自地面和空中的威脅,並可以計算來襲目標的危險等級,以此來確定攻擊的順序。

一旦真正爆發戰爭,這些小型導彈體也將是最接近敵方的作戰艦艇,即使被敵軍發現,憑藉著本身搭載的武器裝備,進行一定的自衛,再不濟,被摧毀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可以說,它是一款性價比較高的艦艇,對於目前本來存在資金缺口的俄軍來說我也是最適合大批量建造的,再加上其重新的定位,在今後的作戰序列當中也會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成為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新觀察 的精彩文章:

美盟友給華為開綠燈,數十國蠢蠢欲動要效仿,留給美的時間不多了
俄基地遭到突然襲擊,大量軍機火箭彈輪番衝擊,全被俄軍凌空打爆

TAG:軍武新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