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聖者渡人,強者自救

聖者渡人,強者自救

1994年是神奇的一年,無論國內外都相繼誕生了不少留名影史的經典作品,張藝謀《活著》,陳凱歌《霸王別姬》,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重慶森林》,李安《飲食男女》等等,大洋彼岸的美國也迎來了一場電影史上的盛宴《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同時湧現,在次年奧斯卡頒獎禮的角逐上《肖申克的救贖》敗給了《阿甘正傳》,而獲得了7項奧斯卡提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卻最終顆粒無收,不得不說是奧斯卡影史上最大的遺憾了。但好的作品卻經得住時間的檢驗,《肖申克的救贖》長期被廣大影迷所追捧,在IMDB、豆瓣等評分榜上長期霸佔影史第一的寶座。

聖者渡人,強者自救

《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的同名小說,一個被冤入獄而花費19年時間,用一把鶴嘴鋤鑿出一條通往自由之路的故事。主角安迪是一個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卻因為妻子和外遇高爾夫球教練同時被槍殺而被冤入獄,可以說是在人生最好的年華蒙受最大的屈辱和挫折,此時的安迪面臨的不是「成長的煩惱」這種主題,而是自我的「重生」。

聖者渡人,強者自救

當安迪來到肖申克監獄時,俯拍鏡頭下的肖申克監獄,犯人們像螻蟻一樣被圍困在高牆內,與光鮮亮麗的生活相比顯得壓抑窒息。而監獄的內部和外部一樣,冷酷、黑暗、毫無生氣。當鏡頭轉到典獄長和警備隊長時,鏡頭總是用仰拍的視角,以體現他們的權威和力量。當典獄長諾頓說道不可瀆神時,鏡頭卻切到警備隊長海德利的臉上,電影里處處展現這種反諷的暗示,

聖者渡人,強者自救

典獄長嘴裡講著《聖經》,背地裡卻極盡齷齪之能事,典獄長藉由外役制度所提供的廉價勞力為自己謀取金錢,轉而利用法律的漏洞和金融手段 「洗白」。更是視囚徒的生命如草芥,比如被警備隊長海德利毆打致死的一個新來的胖囚徒、被謀殺的囚犯朋克青年吉米。時時刻刻提醒著觀眾,黑暗的肖申克監獄就這樣吞噬著一切。而安迪的極大多數的獄友們為了不受希望的折磨,選擇了主動又自覺地融入監獄生活。肖申克監獄更像是隱喻現有體制,這裡有著森嚴的體制,絕對的權威,不可觸碰的規則,有著與小時候夢想不同且無力更改的現實生活,也是芸芸眾生的真實寫照。人們有意甚至無意地被體制所吸收,然後又自覺地維護它,也就是所謂的被「體制化」了,最終得出一套自認為完美的生存邏輯,甚至對秉持希望的人愈加冷嘲熱諷,以換取被大多數人接納的所謂安全感。

聖者渡人,強者自救

「聖者渡人,強者自救」,與獲得超級力量的超級英雄拯救世界不同的是,安迪唯一的能力只有作為一個銀行家的本能,因此對待時間和金錢有著與平常人不同的理解,一件看似獲利很小的行為再加上時間的積累,最終會獲得不錯的收益,恰如影片里為建立圖書館,每周兩封信的行為以及19年如一日的鑿牆,他的進取心和執著就像他打磨和拋光的石頭一樣堅硬。

聖者渡人,強者自救

不少電影都在表達希望這一主題,卻很少有電影能達到《肖申克的救贖》的高度,得益於導演德拉邦特所展現的奇妙視聽語言,影片里旁白是借安迪好友瑞德的口吻來敘述的,從瑞德口中安迪的入獄時看起來弱不經風的富人相,到夕陽下獄友們修繕屋頂後體驗「陽光灑肩頭,彷彿自由人」的情景。這種留白和暗示的手法留給了觀眾足夠大的想像空間,寫意重於寫實與「踏花歸去馬蹄香」的畫作確有異曲同工之處。安迪對希望的無限嚮往,對黑暗強權勢力的智慧反抗,對朋友的萬分珍視,無不閃耀著璀璨的人性之光。這種激勵人心的救贖力量的根源就是安迪多次提及的希望,正如影片中提到的文學名著《基督山伯爵》裡面的話「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五個字裡面——等待與希望」,安迪的堅韌和進取,他的希望之火點燃了瑞德、獄友、肖申克監獄、讓我們有勇氣去審視已經被社會體制禁錮已久,變得麻木且自以為是的自己,讓人們跳出內心的枷鎖,勇於去突破體制的束縛和心靈的自由。

聖者渡人,強者自救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即使這麼多年後總能帶給觀眾感動,或許這就是導演借這個越獄故事傳達給觀眾點明了自由的內涵,藉由安迪的的經歷讓體制禁錮已久的我們心懷希望並追求自由的突破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