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夏茶都去哪了?為什麼只聞春茶和秋茶

夏茶都去哪了?為什麼只聞春茶和秋茶

有茶友問說,夏茶做的普洱茶是不是就品質不好呢?

關於這一點,我們還是需要區分來看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春茶、夏茶、秋茶都有什麼特點和區別吧。

首先來說,我國絕大部分產茶地區的茶樹生長和茶葉採制,都是有季節性的。

夏茶都去哪了?為什麼只聞春茶和秋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按照採茶的時間來劃分,可以分為春、夏、秋三季茶。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諺語,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

那麼,什麼是「春茶」,「夏茶」和「秋茶」呢?這三種茶葉的質量有什麼區別呢?

01

春茶、夏茶、秋茶是什麼?

春茶,分早春和正春兩種。

早春茶

早春茶大規模的採摘,一般是在3月20日左右,也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

早春茶的採摘工作,在「清明」過後十天左右就結束了。

夏茶都去哪了?為什麼只聞春茶和秋茶

正春茶

早春茶的採摘結束後,就到了採摘正春茶的時候了。

這時候也到了二十四節氣的「穀雨」,隨著降雨量的逐漸增加,茶樹再次發出新芽。

至此到5月20日,也就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小滿」的前一天,春茶就全部採摘結束。

夏茶(雨水茶)

春茶採摘接近尾聲,到了「小滿」之後就進入夏茶的採摘了。

夏茶是一年之中產量最高,採摘季節最長的。

從「小滿」到「立秋」後的「白露」前都是夏茶。

夏茶都去哪了?為什麼只聞春茶和秋茶

秋茶(谷花茶)

「立秋」後的「白露」隨著降雨量的減少,天氣也逐漸轉涼了。

這時就進入了秋茶的採摘季節了,同時茶花也基本含苞欲放了。

秋茶從「白露」到「霜降」後「立冬」前採摘就結束了。

一般情況下,雲南的茶區2月中下旬開採台地茶,3月中下旬開採大樹茶。

頭春茶茶質厚重,但因為雨水不足,所以葉條偏小,苦澀重,刺激性強烈。

正春茶,是第二遍採摘的春茶,也叫穀雨茶。

此時茶條索肥壯,牙毫顯露,入口口感醇和,水質厚重,香氣飽滿,也因此被認為是一年中最佳的原料。

夏茶都去哪了?為什麼只聞春茶和秋茶

夏茶為什麼又稱為 」雨水茶「 呢?

這是因為到了五月,雲南進入雨季,雨水的充沛加快了茶葉的生長,同時也讓茶葉的品質迅速下降。

而夏茶,就是在每年5月中旬到8月下旬這一段時間採摘的茶。

所以又叫 」雨水茶「。

這一季採摘的茶產量佔全年產量的60%以上,但它的品質與春茶相比差距很大。

02

春茶、夏茶、秋茶的特點

春茶的特點

條索肥嫩緊實,芽毫豐滿;

湯色金黃、橘黃或淡黃,明亮剔透,銀毫涌動;

香氣沉穩,日光味鮮明;

滋味清醇,茶湯入口茶氣飽滿,口腔收斂性較強。

夏茶都去哪了?為什麼只聞春茶和秋茶

夏茶的特點

條索肥碩緊結重實,芽長緊細顯毫;

色澤烏褐油潤稍顯灰帶花;

湯色黃亮;

香氣平和沉悶,略有水腥味;

滋味平和,茶湯入口稍淡薄,苦底較重,口腔收斂性強。

秋茶的特點

條索緊結粗大,稍顯芽毫;

色澤烏黑油潤稍顯灰帶棕;

湯色清亮;

香氣飄逸,多有松煙味,滋味純和;

茶湯入口柔和,苦、澀味稍重,口腔收斂性強。

夏茶都去哪了?為什麼只聞春茶和秋茶

03

夏茶一般用來做什麼?

俗話說,"茶到立夏一夜粗"。

夏茶生長迅猛,浸出物質少,不如春茶氣味芬芳,味道也不如春茶那麼清甜。

夏茶,葉大而薄,梗長而細,口感苦澀重且難化,水質較薄。

簡單來說,就是生長速度過快,營養攝入跟不上,徒有其表的意思.

首先,夏茶是不適合做成生普的。

因為夏茶做成的生普,經品鑒後發現無味無香,對於普洱茶要求比較嚴格的茶友來說,這樣的茶品飲價值就不是很高了。

所以,夏茶即便做成茶品也不會受到市場端的歡迎,這也是為什麼夏茶一般不直接用來做成品的原因。

夏茶都去哪了?為什麼只聞春茶和秋茶

但是,夏茶產量極多,夏茶主要是去了哪裡呢?

主要是用於製作中低檔的綠茶,許多中低檔的花茶原料就是用夏茶製作的。

還有一部分是用於製作普洱茶熟茶。

注意,用夏茶製作熟普,可並不是說熟普的質量就不好哦。

相反的,夏茶富含茶多酚,大量的茶多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轉化成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

這些物質不僅僅決定了熟茶的呈色,還對熟茶的香、味及品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夏茶就是適合做成熟茶的。

夏茶都去哪了?為什麼只聞春茶和秋茶

所以,產量較大的廠家會將夏茶用於熟茶的拼配中。

春茶與夏茶的合理拼配,優缺互補,做出來的熟茶口感和韻味都相當不錯。

因此,夏茶也並非一無是處。

不是說夏茶不好喝,只是它的品質確實沒有春茶好,而且還要看它的用途在哪。

現在你明白「夏茶」都去哪裡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茶源地理 的精彩文章:

中國紅茶之鄉的名茶「英德紅茶」
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清香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