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晚清外交官?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晚清外交官?

文|陳卿美

晚清以前,中國基本沒有外交的概念,因為自己關起門來過日子,很少與別人打交道。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輪番登門,從此,處理各種涉外事務成為清政府主要工作。與「蠻夷」打交道,一直是清政府頭疼的問題,雙方經常不在一個頻道,無法有效溝通。

外交無人才。1868年7月28日,中國甚至邀請卸任的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代表中國,率領中國使團出訪美國。中美談判,是兩個美國人在談。這很荒唐。

不過,蒲安臣也很夠意思。他最終與美國國務卿簽訂了《蒲安臣條約》,也叫《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條約根據國際法,進行對等約定,如雙方兩國公民在對方境內免受宗教迫害;兩國政府尊重移民自由;兩國公民都可以到對方的政府公立學校求學等多項條款。

這個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對等條約,諷刺的是,竟然是美國人幫中國簽的。雖然是對等條約,但清政府仍然很不爽,認為蒲安臣很難控制,沒有完全聽從中國人的指揮。

在此背景下,培養中國本土的外交官非常重要,尤其是出使外國的外交官,代表著天朝的形象與尊嚴,更是不能含糊。

1875年2月,英國駐華使館翻譯馬嘉理在雲南被打死,英國提出史無前例的要求,強迫清政府派人赴英國當面向女王道歉。清政府經過慎重研究決定,藉此次出洋道歉的機會,正式派遣駐外大使。最後經權衡,郭嵩燾成為最佳人選,郭也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個駐外大使。也正是從那時起,如何培養一個合格的外交官,則成了大問題。

晚清思想家王韜遊歷過許多國家,具有開闊的視野。據《弢園文錄外編》記載,他曾給李鴻章的助理丁日昌寫信建言,選外交官要「選正人、清流品、采聲望、慎名器」。王韜認為,作為一名外交官,必須在道德、學識、名望等方面具有優異表現。他主張從科舉中選拔外人才。

一些駐外使臣基本也持同樣觀點,據《洪鈞使歐奏稿》記載,1888年9月,時任俄奧意荷四國大使的洪鈞建議,「就新課館中擇派出洋,由使臣萆以三等參贊,或升二等,惟才是觀。三年期滿,有能嫻習交涉事體,出使臣包奏授職編檢,破格之鼓勵自可得有用之英才」,「已經考取總署章京正途人員擇宜派遣」。洪鈞主張,科舉選材沒問題,但只會寫詩作文的無法勝任。最好從學習外語的學生中擇優派遣出洋,鍛煉三年後,再根據情況授之大任。

據《庸庵文編》記載,1894年,出使英法意比的大使薛福成上奏,他認為,一個合格的外交官應「宜識形勢、揣事情、諳公法、究約章」、「莧菜薈萃之地,莫如翰林苑衙門」、「只有歷練久,辦事才會愈為得力」。薛福成主張,應該從翰林苑挑選專業人才,既要懂國際形勢、國際公法,還要懂人情世故、辦事得體。

也有人認為,傳統科舉人才比較保守,視野局限,無法擔當外交大任。連外國都沒有去走過,外國習俗也不懂,怎能當外交官呢。據《皇朝政典類纂》記載,1886年,御史謝祖源上奏,希望現在出使外國的大使「每國酌帶二員,給以護照,俾資遊歷,一年後許其更替,願留著,由出使大臣密保。」謝祖源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通過去外國遊歷的方法選拔外交官。有了國外生活經驗,才能更好與洋人打交道。

1887年,清政府派出12名海外遊歷使,赴世界四大洲的20個國家進行考察。但此次大規模官派海外遊歷使,主要目的不是培養外交官,而是對外國進行全方位的考察,為中國的發展提供借鑒。12名海外遊歷使都是海選而成,從後期實踐來看,他們無一成為優秀外交官。也就是說,僅僅是遊歷多國,見識豐富也是無法勝任外交工作的。

作為開明派,李鴻章等人則有不同看法。據《籌辦夷務始末》記載,李鴻章認為選拔外交人才應「宜擇中國讀書明理,有操守而又通曉外國語言文字。」丁日昌等人則認為,「其僅通外國語言文字,而不達政體、不識事情者」無法擔當大任,只能聘為翻譯。外交官則需「年少力壯,才能專對之四五品以上人員」。

李鴻章與丁日昌等人主張,一名合格的外交官,是不是科舉出身不重要,但要懂中國傳統文化,懂外語,而且還要明事理,操守俱佳。

作為中國人,能不懂中國傳統文化嗎?有!比如容閎、唐廷樞等人,都曾納入李鴻章的選才視野。但二人從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漢文功底實在不過關。連儒家文化都不懂,又如何能代表中國。所以,儘管容閎、唐廷樞外語再好,再熟悉洋務也不適合外交官一職。

從汪大夑的經歷可以看出,直到1905年,清政府關於選拔優秀外交官一事仍然沒有太大成效。1905年,外務部左參議汪大夑任駐英國大使,而汪大夑根本不懂英語。據《汪康年師友書札》記載,他上奏清政府請辭,「自己洋文一字未識,其所辦者,不知何語。假如開一店鋪,其掌手所辦之事,東家絕不知之,必不能放心,況以國事之重乎!」

如果你認為,自己可以滿足李鴻章等人的所有要求,完全可以勝任外交官的工作,那還為時尚早。因為一名合格的外交官,還要需要各種實戰歷練。如果你不信,看看陸征祥的經歷。lu

陸征祥

陸征祥,1871年6月生,上海人。畢業於北京同文館,精通俄文。1891年,20歲的陸征祥作為翻譯,隨駐俄大使許景澄出使俄國。工作一段時間後,陸征祥深受許景澄賞識,許有意培養陸征祥。

《許景澄與陸征祥》一書記載了陸征祥的詳細回憶。許景澄對陸征祥的培訓,首先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入手。兩人的對話很有意思。

許景澄問:「會吃飯否?」

陸征祥答:「一天三頓,沒有一天不吃飯的。」

許景澄問:「人家請你去赴宴,吃外國飯,進門時,常該陪一女太太,你會這一套嗎?」

被許景澄這麼一問,陸征祥蒙了。其實,許景澄所講就是吃西餐。作為一名外交官,吃西餐無法避免,但不懂西餐禮儀不行。當時中國的外交圈流行一本《出使須知》的手冊,其中有一節《西菜南針》,專門講如何吃西餐。如賓主座位安排,刀叉擺放,如何使用刀叉、酒杯等。

許景澄又問:「你會穿衣嗎?」

陸征祥答:「我哪天不穿衣,似乎還可以。」

許景澄說:「你理會外國太太常看男客的衣衫,衣上有點點污漬者,就生厭嗎?」

陸征祥答:「並不理會這些。」

許景澄說:「那麼,你就不會穿衣。」

從這段對話中可知,即使是出洋的中國男人在穿衣打扮上也不講究,甚至連基本的衛生也很難做到。其實作為普通人,著裝同樣需要乾淨整潔,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作為外交官,尤其是在重大的外交場合中出席,不僅要著裝規範,還要熟悉相關禮儀。

從基本的外交禮節入手,許景澄不厭其煩,事無巨細,堪稱手把手帶徒弟。最細小的一件事,連寫信封都不放過。許景澄說,「我們直寫大清國北京城總理衙門某某大臣,洋文則橫寫,從左到右,某某大臣。」這本是一個書寫習慣與規範的問題,傳統中文書寫習慣是豎寫,從右往左,而西方的書寫習慣是橫寫,從左往右。為了讓陸征祥習慣西方書寫方式,許景澄讓其不停寫信封。

陸征祥雖是翻譯,但還是個年輕的菜鳥,臨場經驗欠缺。許景澄鼓勵他,勇敢多與外人交談,「書本上的法文與口語上的法文有所不同,你應該與外人交談」,「學言語不能只與一人學,應該多換人交談」,「見大人藐而視之」。

陸征祥身在國外,仍不忘八股文。有次在朗讀八股文時,被許景澄發現,許景澄當即批評道:「你學外交,應學國際公法、外交史等新知。」許景澄讓陸征祥在辦公室放個書架,多收集國際法律、外交方面的書報、雜誌,以加強學習。

許景澄對陸征祥的培訓,既有微觀小事的教導,也有宏觀理念的改造。比如關於外交理念,許景澄告訴陸:「對正在衰亡中的制度,你絕對不要加以留戀,更不要追隨它,也不要譴責它,但要恪盡自己的職責。一俟時機到來,就要進行改革。」

許景澄讓陸征祥在思考問題時,要站得高,看得遠,要以外交總長的視野看待問題。「正經的外交家,有一貫的政策,說話簡捷……你應該做一個讓人看得起的外交總長。一個讓人看得起的外長既修了道德,也能把握自己的地位,這是一舉兩得。被人看不起的外長,既失人格,又容易失地位。」果然,陸征祥沒有讓許景澄失望。辛亥革命後,陸征祥真的就成了外交總長。

從陸征祥的回憶來看,許景澄是難得的一位傑出外交家。但悲哀的是,懂洋務過深,也可能為自己招來殺身大禍。庚子之亂時,慈禧力主宣戰。光緒曾流淚向許景澄詢問,是否可以與洋人開戰。許景澄含淚上奏,反對開戰。慈禧盛怒之下,以「勾結洋人,莠言亂政,語多離間」的罪名將許景澄處斬。

「勾結洋人,莠言亂政,語多離間」,或許這就是晚清外交官的一種真實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清陳卿美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瘋狂的排外是怎麼產生的?
有多少小吃在抱慈禧的大腿?

TAG:晚清陳卿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