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毅達資本劉敏:尋找文化投資的柳暗花明處

毅達資本劉敏:尋找文化投資的柳暗花明處

為了放大行研價值,傳播公司智慧,毅達資本推出了首屆ADDOR思想匯。由毅達資本管理合伙人傾力推薦的九位創投精英,分享他們關於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生命科學、文化產業、併購投資的所見、所聞、所思。

我們今天推出的這位演講人--劉敏,她是毅達資本文化投資領域的老兵,她為大家分享的是技術升級和消費分級趨勢下的文化投資策略和理念。

以下為演講精華分享:

從事文化投資和關心文化投資的朋友都應該有切身的感受,這兩年文化投資人的日子有點難,一是從2016年5月開始遇到了資本層面的政策收緊,影視、遊戲等文化細分領域跨界併購重組受限,二是2018年內容層面監管越來越嚴,幾個細分領域供給側調整力度有點大。

為什麼說是文化投資人的日子難而不是說文化產業發展呢?我認為文化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一是消費端沒有問題,另一個是主管部門對一些存在問題的行業進行監管更能保證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那投資人怎麼在這個能在這個3萬多億的文化市場中找到自己的柳暗花明之處呢?我們的看法是,鎖定技術升級和消費分級。

技術升級

首先,我們來看技術升級。就以技術升級在電影行業的應用來說,技術對電影產業消費體驗端的推動是顯而易見的;其實,不僅是電影領域,喜歡NBA的朋友都知道,過去幾個賽季NBA比賽在美國也可以支持VR觀看。

關於技術對文化產業的整體影響,我還想舉個例子,就是區塊鏈。很多人聽說區塊鏈是從盛極一時的幣圈開始的,但是區塊鏈技術成熟後,對於文化版權的保護意義重大。大家都知道,版權問題是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因,雖然我們政府近幾年在保護知識產權上的力度越來越大,但是實際操作層面還有很多障礙。而區塊鏈最大的特點是數據源不可篡改,那這種技術如果能夠應用在文化版權方面,相信文化產業的空間和格局又是一番新氣象。

消費分級

前面幾年,大家都在提消費升級,去年拼多多崛起、速食麵榨菜銷量突然反彈,大家又開始議論是否出現了消費降級。我們認為,現在的環境,既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消費升級,也不能說就進入了消費降級的通道,而是消費升級基礎上的消費分級。這其實很容易理解,一方面,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不同地域、年齡階段、教育背景導致了需求的多樣化,另一方面,收入的分化加劇了消費行為的分化。

同時,我們也認為,由於技術的不斷升級,消費分級還會趨向於小眾化、個性化。

從消費端來講,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90後更加註重自我屬性,希望能有自己的個人標籤,另一方面,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大家的物質條件一直在提高,很多人具備了定製產品的經濟能力。

從供給端來看,一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大家的瀏覽記錄和消費數據被記載,商家有能力給消費者做畫像了;二是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的出現,平台和商家可以在線上根據個人畫像實現推薦、成單,線下進行配送,三是信息技術對生產企業的改造也就是產業互聯網的逐步發展。

在這裡,我想重點講一下產業互聯網發展對於個性化消費的重要性。如今,網路平台幾乎都已非常注重對內容和商品的個性化推送,因為現在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他們希望優化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粘性,盡最大努力挖掘用戶的轉化價值。

可以說,線上的內容消費已經走在個性化的快車道上,但有形的物質產品因為涉及到線下的生產,才剛剛開始往個性化定製方向走,這有賴於產業物聯網的發展。

我們相信,隨著產業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具備柔性生產能力,在不斷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實現產品的小批量生產和個性化定製。未來,大家不僅可以看到線上平台為你推薦的適合你的內容、產品,還能買到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圖書、文具、玩具、服裝。

毅達資本的投資文化團隊2010年開始切入文化產業投資,8年多的時間,見證了中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經歷了文化產業在資本市場上的高潮和低谷。未來,我們依舊會繼續努力,尋找與能助推文化產業升級的技術公司,關注能被新技術賦能的文化、旅遊、教育公司,發力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平台和企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周刊 的精彩文章:

毅達資本創始合伙人史雲中應邀參加晨光精工20周年慶典活動

TAG:健康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