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村上春樹新作自曝家醜 公開其父曾是侵華日軍

村上春樹新作自曝家醜 公開其父曾是侵華日軍

據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近日發表的一篇名叫《棄貓,提起父親時我要講述的往事》的新作,震驚了整個日本社會。在這篇隨筆文章里,70歲的村上春樹第一次對外公布了其父親曾是「侵華日軍」,殺害中國俘虜的殘忍往事。村上春樹在文章里表示:這段往事「沉重印刻在了自己幼小的心上」,並再次公開呼籲「繼承歷史」「不能忘掉過去」。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

據了解,這是日本進入「令和時代」以來村上春樹發表的第一篇文章,透露出村上春樹敢於直視並繼承家族負面歷史的覺悟。同時,文章也似乎解開了一個讓很多人感到費解之謎——一向以基調輕盈、文風清新、不問政治而聞名於世界文壇的村上春樹,為何近年來不斷公開站出來呼籲日本政府要「正視歷史、反思過去」。

新作首次公開父親「侵華日軍」身份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發表在月刊雜誌《文藝周刊》上的這篇隨筆文章名叫《棄貓,提起父親時我要講述的往事》,一共有28頁,系村上春樹首次公開詳細介紹其家族經歷的文章。文章的封面採用的是一張幼年時代的村上春樹與父親一起打棒球的黑白照片。

5月10日發行的《文藝春秋》,村上春樹發表了一篇長達28頁的隨筆文章。(圖據《朝日新聞》)

據報道,這篇隨筆以小學時代的村上春樹與父親一起去丟棄貓咪,但回家之後卻發現貓咪不知為何竟然自己先跑回來了的回憶為開端,以村上春樹特有的風格輕快講述往事。但轉到與父親有關的經歷時,筆調卻有所變化。

據介紹,村上春樹的父親名叫村上千秋,1917年出生在日本京都,是當地一家寺廟住持的第二個兒子。1938年20歲的村上千秋被徵兵到了侵華日軍第16師團第16連隊當輜重兵。村上春樹說:「雖然輜重兵基本上不直接參加前線作戰,但也並不意味著就很安全。」

從1938年開始,村上千秋一共被徵兵入伍了3回,參與了多場侵華戰爭。但村上千秋幾乎很少跟村上春樹談及曾經的戰爭經歷。為此,村上春樹曾一度懷疑自己的父親屬於侵華日軍進攻南京的部隊,參與了南京大屠殺。在村上春樹的記憶中父親從沒有提起過關於戰爭的片言隻語,大概一門心思想要忘卻。每天早上村上的父親都要在佛壇前祈禱好久,村上問因何祈禱,他回答,為了死在戰場上的人,無論是敵方還是友方。

為了弄清楚真相,村上春樹還專門花了5年的時間來調查此事。他不僅查閱了從軍記錄,還「同與父親有關的各色人士見面,開始一點一點地傾聽關於他的故事」。當最終弄清楚父親屬於別的部隊(沒有參與南京大屠殺)時,村上春樹在文章里表示:「我感覺像終於放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首次公開父親殺害戰俘的殘忍經歷

在《棄貓,提起父親時我要講述的往事》的文章里,村上春樹首次公開了自己父親在戰爭期間殺害中國戰俘的殘忍暴行。村上春樹回憶寫道:「父親幾乎從來就不跟我講自己的戰爭經歷,唯一一次講自己殘殺中國戰俘的事是在我小學低年級的時候。顯然中國士兵當時已經知道自己的命運了,但根本沒有表現出恐懼和害怕。」

村上春樹還在文章里寫道:「無論作為士兵還是僧人,我想,這樣殘酷的經歷必然在父親的靈魂深處留下很沉重的疙瘩」「用軍刀砍下人頭的殘忍光景,不言而喻地沉重印刻在幼年的我的心上」。他將其看作是從父親那裡繼承來的「精神創傷」,並表示「即便再感到不快、再想移開視線,人都應該將其作為自身的一部分繼承下來並傳下去。如果不這樣做,名為歷史的東西意義又在何處呢?」

5月10日發行的《文藝春秋》上刊登了一張小學時代村上春樹與父親一起打棒球的黑白照片。(圖據《產經新聞》)

成為作家以後,村上春樹與父親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曲折」了,「20年以上完全沒有見過面」。他在文中坦言,父親成績優秀卻因戰爭放棄了學業。村上春樹曾一度很叛逆,讀中學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常因不用功而挨老師的打。他說:「不想學的、沒興趣的東西,再怎麼樣都不學」。讀高中後村上的逆反心理更嚴重了,就是個「問題少年」。他認為自己辜負了父親的期望,覺得很內疚。他寫道,父親2008年去世,享年90歲,在父親去世前不久,父子二人作出了「和解一般的舉動」。

在文章結尾處,村上春樹寫道:「我們只是落向廣袤大地的眾多雨滴中那無名的一滴。即使是一滴雨水也有歷史,也有繼承那段歷史的責任。我們不能忘記這一點。」

是什麼促使了「日本文學旗手」的轉變?

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村上現象」。一直以來他憑藉著小資產情調所描寫的青春情懷,吸引了無數粉絲。他的手法清新自然,筆力輕盈浪漫,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也成為了每年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候選人。

然而,最近幾年村上春樹的風格似乎正在發生很大的轉變。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樹出版兩卷本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村上讓某個登場人物說出了仿照父親回憶般的戰爭體驗。當時的《朝日新聞》對此小說作出的評價是「對抗戰爭與暴力成為了村上春樹作品的重要主題」。

另外,作為一個曾經幾乎與政治絕緣的公眾人物,村上春樹最近幾年得變化也很明顯,只要一有機會便會站出來呼籲「日本應該為過去的侵略戰爭真誠道歉」。2015年村上春樹在接受日本共同社採訪時表示:「(對侵略戰爭)道歉並不是件可恥的事。日本侵略其他國家是事實,歷史認識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認真道歉是非常有必要的。」去年在接受日本《每日新聞》採訪時,村上春樹再一次公開批評日本政府:「無論是1945年的戰敗還是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重來就沒有人真正承擔過責任。」

從今年5月1日開始,日本正式進入了「令和時代」。村上春樹在「令和時代」的第一篇文章就公開呼籲「繼承歷史」「不能忘掉過去」,被認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紅星新聞記者 羅天 綜合編譯報道

編輯 龔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深度 的精彩文章:

巴黎聖母院並非第一次遭遇損毀,上次重建花了23年
視覺中國曾遭維權打臉:發函稱取得版權 竟是攝影師盜圖上傳

TAG:紅星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