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沒想到法國人的地圖炮,比中國人的還猛

沒想到法國人的地圖炮,比中國人的還猛

導演黑自己最狠的一回

大家好,我是大仙兒。

昨天大仙兒又去影院刷了一遍《羅馬》。

可莉奧和渣男費爾明在影院纏綿的時候,影院放的是《虎口脫險》。

1966年在法國上映的《虎口脫險》,在1970年的墨西哥還如此火爆。

沒辦法《虎口脫險》就是這麼火,誰能想到,它在法國電影票房榜第一的位置上呆了42年。

2008年才被《歡迎來到北方》打破,這部電影在2008年一共有2049萬的觀影人次。那會兒法國的總人口也就6000萬剛出頭,基本上等於3個法國人中就有一個人看過它。

導演丹尼·伯恩現在是法國喜劇導演中的C位,他曾經有三部影片在國內公映過,《私奔B計劃》(2013年)、《火山對對碰》(2014年)、《瘋狂特警隊》(2017年)。

今天就說說他最新的作品。

《歡迎來北方2》

算起來,《歡迎來到北方2》已經是法國徐崢自編自導自演的第六部作品了。

雖然在情節上與上一部沒有一毛錢關係,續集還是一個關於「地圖炮」的故事。

主人公瓦倫汀是巴黎一個知名傢具設計師,他出生於法國的北方。

如果大家看了上一部就明白,法國南方人特別瞧不起北方人,把北方人當成了沒有禮貌的村炮。

瓦倫汀來巴黎讀書,成名之後,為了不被人發現自己是北方人,跟家裡就斷絕了關係,謊稱自己是孤兒。

而一天,他母親過生日,帶著他哥和他嫂子,來到巴黎想給他一個驚喜。

之後瓦倫汀出了車禍,導致失憶。

他怎麼能找回從前那個純真的自己,就是續集的主題。

大家總以為巴黎是個藝術之都,鼻子里呼吸的空氣都帶著藝術氣息,電影肯定看的都是藝術片啦。

其實不然,《復聯4》上的時候,巴黎影院一票難求,別說巴黎,整個法國都愛看。

法國人民也不是每個人渾身上下都是藝術細胞,法國喜劇片才是他們的最愛。

以去年為例,法國本土票房冠軍是《杜什一家3》(570萬觀影人次),《歡迎來北方2》(560萬觀影人次)屈居第二。

不過跟《歡迎來北方》第一部比起來,觀影人次下降得比較明顯。

再看看文藝片,去年最高的是《希爾斯特兄弟》,觀影人次84萬。

這麼一比,就知道法國喜劇片的地位了。

作為C位,丹尼·伯恩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

「歡迎來北方」系列,其實就是他的親身經歷,他就是一個北方佬。

小時候只會說說方言,要按照咱們普通話考試等級劃分對橫向對比的話,也就是個三級乙等的水平,一張口外地人根本聽不懂他說什麼。

他干喜劇這行是半路出家,當年他學的是美術。

要是把《歡迎來北方2》里瓦倫汀的職業改成電影導演,那基本上說的就是伯恩本恩了。

如果《歡迎來北方》是從南到北,那麼這部電影就是從北到南。

把那些忘本的「巴漂」人,包括他自己統統黑了一遍。

那就看看他是如何自黑的。

上面說了,一個法國北方人要想在巴黎闖出名堂,就不能讓人知道他的出身。

瓦倫汀已經是一位在法國很知名的傢具設計師,此時他早已從一個純真的鄉下小伙變成了一個冷都男。

在自己的公司里,屬下跟他打招呼,眼皮都不會抬一下。

他的作品也跟他本人一樣,越來越沒有煙火氣,只強調設計的概念,而不考慮實用性。

說的通俗點,他設計出來的傢具就是擺著好看,根本沒法用。

比如把四條腿的椅子,設計成三條腿,差點把買了這件「藝術品」的富婆摔成腰間盤托出。

他家洗手間的設計更是反人類,把手放在左邊的水龍頭下,右邊出水;把手放在右邊的水龍頭下,左邊出水。

買了他作品的那些客人,就算是摔成狗啃泥,也不能四處抱怨,生怕被人當成沒文化。

作品沒有人情味,設計它的人更不會有人情味。

為了這件「皇帝的新衣」,他撒謊稱很小的時候,他就被母親送進了孤兒院。

他用拒絕家裡人的存在,守住了自己的成功。

當他的家人出現在他的作品展上時,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去擁抱母親,而是趕緊躲了起來。

當謊言被戳破的時候,他的母親傷透了心,並跟他斷絕了關係。

其實像瓦倫汀這樣的人,並不是只存在於電影當中,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並不少見。

有些來自五六七八線城市的青年,來到大城市之後,怕被人瞧不起,就刻意地隱瞞自己的出身。

不會在公眾場合用方言講話,從裡到外給自己洗腦,說自己是城市人。

還記得《失戀33天》里的張子萱么,明明是河南人,卻說一口流利的台灣腔。

就像片中,瓦倫汀在失憶以後,他的太太帶著他去矯正口音,一口純正的巴黎腔至少不會被人當成鄉巴佬。

就像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或多或少都要催眠自己是個城市人,一些在老家的生活習慣不能帶到大城市去。

瓦倫汀就是這樣,出門西裝革履,吃的都是螺旋藻蘆筍沙拉。

他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形象,不讓包裹著自己的泡泡被戳破。

那他是通過什麼打臉的方式找回初心的呢?

這種類型的電影一般有這幾種套路,失憶型、時空穿越型、一夜回到解放前型。

電影用的是第一種,從病床上一睜眼,他就回到了17歲的時候,讓彼時還很純真的他直面早已是油膩不堪的自己。

導演用這種方式反思了城市、階級對於一個人的影響。

但導演在片中迴避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瓦倫汀會十幾年不跟家人聯繫呢?

問題永遠不能用二元論的角度來處理,這樣一部法國版東北一家人也可以套用原生家庭的概念。

導演用一種嬉笑怒罵的方式粉飾了瓦倫汀老家的問題。

他用一種簡單的方式判定了南北方之間的差異,就拿瓦倫汀一家與他岳父一家做對比。

瓦倫汀的失憶是因為被岳父倒車撞了造成的,他岳父卻謊稱是別人撞的。在他岳父的眼中,瓦倫汀只是一個搖錢樹。

而瓦倫汀的老家,即便他的哥哥是一個一事無成的廢物,他父親是個機油拌色拉的大老粗,但這是家啊,家就一定是「好」的。

一個「壞」,一個「好」,一個人不論多大,都擺脫不開家庭的影響。

地圖炮的梗貫穿了兩部「歡迎來北方」,其實想在中國,大家隨時隨地都在開著地圖炮。

大仙兒以前看過一篇文章,上面總結全國各地的特點,說東北對外只輸出黑社會和妓女。

就連輸入法都能開地圖炮。

大仙兒用搜狗輸入法打「東北人和」,出現的是下面的情況。

就連電影電視劇上,東北人的形象都是大金鏈子、小金錶,能動手絕不動嘴。

這地圖炮啊,就等同於大規模無差別殺傷性武器,一掃就是一大片。

XX地方的人都那德行,想必這種話大家時不時就能聽到吧。

說得婉轉,叫地圖炮,說得嚴重點,就是地域歧視。

像北方人瞧不起南方人,南方人看不起北方人,帝都瞧不起魔都,魔都瞧不起帝都,都數不過來。

就連春晚上的小品,只要是農民工,肯定一口河南話。

河南人一直都是地圖炮的重點打擊對象。

地圖炮這件事自古就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是個地圖炮。

第一炮,粵犬吠雪,廣東的狗見到雪就叫,黑廣東。

第二炮,蜀犬吠日,四川的狗見到太陽就叫,黑四川。

第三炮,黔驢技窮,這個故事不用解釋了,黑貴州。

地圖炮,噹噹玩笑也就罷了,希望大家不要總把它當做標籤,貼在別人的身上。

- FIN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鮮電影 的精彩文章:

《境·界》里被忽略的知識點
戲比天大,曾美慧孜的野心更大

TAG:小鮮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