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心理學家:習慣決定一個人的職場未來

心理學家:習慣決定一個人的職場未來

心理學家指出:習慣具有無窮力量,它決定一個人的職場未來!

為了證明這個觀點,一起來看一則職場故事。

阿基伯特曾經是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一名基層推銷員。在進入這家公司的時候,他身份低微,絲毫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阿基伯特的前途看似渺茫,但他對自己的這份工作十分滿意。他有一個工作習慣,每次出差住旅館時他都會在「旅客信息」那一欄的下面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甚至在給家人好友寫信、打收據時他都會寫上這幾個字。因此同事們都笑稱他為「每桶四美元先生」。

四年後的一天,阿基伯特的事迹傳到了標準石油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的耳中。洛克菲勒對這個年輕人的做法非常感興趣,他邀請阿基伯特與自己一起共進午餐。

在餐桌上,洛克菲勒問他:「你為什麼要在所有的簽名下面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呢?」

阿基伯特回答說:「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的石油!」

這話讓洛克菲勒十分感動,他號召公司全體員工向阿基伯特學習。

後來,阿基伯特成為了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長。

阿基伯特的習慣讓很多人都了解到了他的敬業精神,後來連董事長也對他不吝讚美之詞,並提攜他成為公司新一任的董事長。可見習慣對一個人的成功有多大的影響。

但阿基伯特難道僅僅是依靠自己偶然的一個行為就改變了命運嗎?其實不然。從心理學上來講,人們的行為表現都是原有行為習慣的自然反應,也就是說,阿基伯特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他有著盡職盡責的習慣,這種行為只是他習慣的一種自然反應而已。

由此可見,在職場中,習慣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好的習慣能夠造就一個人,而壞的習慣也能毀掉一個人。心理學上稱好的習慣為「利己習慣」,稱不好的習慣為「不利己習慣」。

對於在職場打拚的人來說,如何培養利己習慣,抑制或者轉化不利己習慣就變得相當重要了。

心理學家沃森認為,不利己習慣的產生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1、競爭心理

大多數人都好虛榮,為了能夠表現自己,就可能衍生出許多不利己的習慣。比如說有的人看不慣比自己強的人,所以對他們十分不友好甚至是苛刻。在當今競爭激烈的職場,這種不利己的習慣非常普遍。

2、隱藏自卑感

沃森認為,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卑感,人為了減少自卑帶來的痛苦,會養成隱藏不利於自己的一些負面信息,並將自己的一些正面形象無限放大。

3、嬰兒期的滯留品

根據沃森的說法,我們很多習慣都是從嬰兒時期就帶下來了。比如說,一些小孩子雖然到了上學的年齡,卻仍然像一個小嬰兒一樣離不開爸爸媽媽無時無刻地呵護。嬰兒時期的一些習慣滯留之後,會讓一些成年人做出不符合自己年齡,甚至是身份和形象的舉動。比如說一些人到了三十多歲還喜歡玩童年時期的遊戲。

4、難以抗拒諂媚

每個人都了知道人心叵測,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但一旦面對他人的糖衣炮彈,很快就會丟盔棄甲,容易輕信別人。

綜上四點,我們可以提出相應的轉化方法,即將不利己習慣轉變成利己習慣的方法。它們分別是:虛心但不要急功近利;面對短處坦然面對;培養符合自己年齡、身份的習慣、不聽言不符實的恭維。

而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一些外在的力量來矯正自己的習慣。比如說他人的提醒和監督,甚至是規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儘可能地培養出屬於我們的利己習慣,並讓這習慣指引我們的行為,帶領我們走向事業的成功!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好未來 的精彩文章:

馬化騰成功啟示:是金子,它就會自己發光

TAG:職場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