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李嘉誠成功之道:做人比做生意更重要

李嘉誠成功之道:做人比做生意更重要

如果說李嘉誠是一個成功的商人,那在為人、做人方面更是成功的。同樣,他在教育兩個兒子方面更是如此,他常對兒子說:「做人比做生意更重要。」

在今天的李家,無論工作有多忙碌,每逢星期一,他們一家人必須在深水灣外婆家吃上一頓團圓飯,通常一家四口,四菜一湯,吃得很清淡。這一習慣在李嘉誠創業之初到今天一直堅持著。

在眾人的眼裡,李嘉誠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商業巨子,懂得如何賺大錢。但在他的兩個兒子的心裡,李嘉誠有另一種心靈上的追求。

小兒子澤楷說:「我覺得我很幸運,可能是令人想不到的。我們生活是那樣簡單,不是說簡單就叫非常好,而是簡單原來就是非常幸福。」

李澤鉅說:「爸爸是一個很懂得用錢的人,他知道生命里哪些事情最重要。如果在他一生中,在教育和醫療方面,可以幫助不幸的人,他感覺更加富有。」

李嘉誠說:「1957年、58年,我賺了很多錢,那兩年,我很快樂。」一年後,快樂換來迷惘,他想:有了金錢,人生是否就可以很快樂呢?

經過長時間思考,他終於悟出了一個道理:「當你賺到錢,等有機會時,就要用錢,賺錢才有意義。」李嘉誠十四歲喪父,今日的成就是依靠自己千辛萬苦掙出來的。於是他明白,只有磨鍊,方知做人、做事的艱辛,溫室里的幼苗是不能夠茁壯成長的,他帶他們去看外面的困難,讓他們去領會人生的艱辛,帶他們坐電車坐巴士,又跑到路邊報紙小攤,看那一邊賣報紙一邊還在溫習功課的小女孩,讓他們知道什麼才是求學態度。他帶著兩個兒子,從身邊大眾身上去接受人世的坎坷,去品味該如何去做人。

每當星期天,李澤鉅、李澤楷兩兄弟必定會跟父親出海暢遊,這已是多年的習慣,像一日三餐一樣。也許大家感到奇怪,出海又有什麼稀奇?然而,他們的出海暢遊,卻另有一番目的。

李嘉誠的目的是藉此機會教育兩兄弟。正如據李嘉誠所言:「一定要聽我講話。我帶著書本,是文言文那種,解釋給他們聽,然後問他們問題。我想,到今天他們未必看得懂,但那些是中國人寶貴的經驗和做人宗旨。」

李嘉誠不光是教育子女有與眾不同的方式,他做生意和做人一樣,同樣有自己堅守的原則。「有些生意,給多少錢我賺,我都不賺……有些生意,已經知道是對人有害,就算社會容許做,我都不會做。」在這物慾橫流的世界當中,這是一種多麼高尚的情操,同時也大大影響了澤鉅、澤楷兩兄弟。

李嘉誠對兒子們的最大期望,就是要他們做人低調,凡事不可大張旗鼓。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場合里,他也會巧妙的安排,讓兩個兒子在公眾面前亮相。1990年萬博家國出售之前,長實集團公關部門經過精心策劃,讓當時的集團執行董事長李澤鉅,在媒體面前出現,並接受了兩本雜誌的訪問。但是在一般的場合里,他絕不允許兒子曝光過度,以免樹大招風,無助於他們的心理成長。

除卻治家有方,李嘉誠有一顆愛國愛港的拳拳之心。1995年夏,《財富》雜誌刊出一篇攻擊性文章,稱「1997年後香港一回歸都會改變,因而走向死亡」。 面對這種謬論,李嘉誠及其它香港商界的愛國人士,立即奮起駁斥:「《中英聯合聲明》已發表了10多年 ,香港至今的經濟不是仍然保持著快速向前發展的良好勢頭嗎?就1994年來說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2.1萬美元,這一切難道都是不真實的嗎?」

這次風波之後,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邵逸夫、曾憲梓等幾位富豪聯合捐款建「香港明天會更好基金」。9月29日,李嘉誠等22位基金會理事的合影照片,整版刊登在全港各報章。宣言標題是:「我們立場一致,全體一心為香港!」這篇文章可謂是李嘉誠的真心流露。

1993年8月,李嘉誠擬讓其次子李澤楷出任全系主力艦和黃集團的舵手。但是李澤楷卻拒絕了父親的安排,走了一條獨立發展的道路。

對此,李嘉誠相當豁達:「年輕人到底有自己的理想,和黃管理層有人手,我不會強迫他做.」 對單飛的兒子,李嘉誠送他兩句話:

一是「樹大招風,保持低調」。

二是「做事要留有餘地,不把事情做絕。有錢大家賺,利潤大家分享,這樣才有人願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 9%的股份,就會財源滾滾來。」

這兩句話,不僅是他對兩個兒子的要求,同時也是他自己一生經商的準則。就是這個人人明白卻難於實現的準則,讓李嘉誠贏得了無數商界朋友,廣大股東和公司職員的信賴和支持,為他贏來了無數的財富和榮譽,並最終登上香港首富,世界華人首富的寶座。

李嘉誠的這兩句箴言,實在是放之於商界而皆準的真理,也是他做生意要先做人的人生信條的真實寫照。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好未來 的精彩文章:

佛說:路徑窄處,留一步讓人行;與人方便,也就是與己方便

TAG:職場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