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英姿少年初露頭角

李世民出生於一個胡漢混血的貴胄世家。其父李淵,自稱是十六國時涼武昭王李的後代。而實際上,李淵很可能是在自己的世繫上做了手腳。李唐很可能是北魏弘農太守李初古拔的後裔,而李初古拔應該是北方少數民族,其後代跟漢族通婚,到李虎時已經是胡漢混血。李虎是李淵的祖父,西魏八柱國之一,北周初追封唐國公。李淵襲封唐國公,其母獨孤氏與北周明帝獨孤皇后、隋文帝獨孤皇后均為八柱國之一獨孤信之女。李淵妻竇氏。獨孤氏和竇氏(即紇豆陵氏),是胡族血統。所以出於這樣的胡漢混血家族的李世民,有著明顯的胡族的體貌特徵:濃眉,眼睛較深,鬍鬚微卷,臉部線條硬朗,身形矯健,英俊而不失勇武。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竇氏共生四子,長子建成,三子元霸早死,四子元吉,李世民乃是次子,於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十二月戊午生於武功別館。史書稱,該子生時,有二龍戲於館門之外,前後三日才離去。及生後四年,有一書生,自稱善於察人面相,見到李淵,驚道:「公是貴人啊,且有貴子。」隨後見到李淵四歲小兒,更道:「此小兒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貌,只須年近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這一句話非同小可,驚到了一向持重的李淵。書生許是料想李淵會起殺念,言罷便及時神秘消失。而李淵竟采「濟世安民」之意,以「世民」名之。

這李世民卻也不負其名,自幼便顯聰睿之資,思慮深遠,遇事常能果斷處之,平日里則不拘小節,而言行舉止之間,有種不似常人的氣度。

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在雁門(今山西代縣)被突厥圍困。天子被圍,事非小可,帝國各路軍自然急去援救。當時屯衛將軍雲定興營內,站出一後生,雖是無名小卒,卻也是少年英姿。該後生從容對雲定興道:「如今前去救援,必得大張旗鼓才行。」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嗯?此話怎講?」

「且說啊,始畢可汗舉全國之師,竟敢圍困我們天子,必是仗著倉促之間,我們無從救援。現在我們若大張軍容,數十里之間幡旗相續,夜間則鉦鼓相應,則必出乎突厥意料之外。突厥定會以為我們四方救兵已雲集而至,驚懼之間,必然撤圍而去。不然的話,敵眾我寡,拼儘力氣去打硬仗,恐怕我們終會力單不支啊。」

雲定興並非剛愎自用之輩,稍加思索,利害立見。

果然,帝國救兵大張旗鼓,軍隊進至崞縣(今山西代縣西南),突厥軍隊的偵察人員得知,驚而飛告始畢說:「隋朝大軍來了!」突厥即時心虛,慌忙撤圍而去。

且說這個向雲定興建言的英姿少年,正是十八歲的李世民。少年李世民首次嶄露頭角,便顯示了他不凡的軍事眼光和英雄膽識。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太原起兵中的李世民

隋朝煬帝大業末年,外與高麗的戰爭欲罷不能,內則民眾睏乏,已是水深火熱。當此之時,國內危機四伏,群賊蜂起,帝國形勢一瀉千里。風雲驟變間,李淵亦被推到了舉旗起兵的反路上。

正史載,在隋煬帝南巡江淮、李密威逼東都的情勢下,李世民與劉文靜首謀起兵,以告李淵,李淵聞之大驚,只是迫於形勢,亦不得不勉強從之。

實際上,這一記載並不完全可信。這是一個歷史謎團。李世民後來做了皇帝,而得位不很光明正大,所以人們便懷疑他在開國的歷史紀錄中做了手腳,有意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建立開國偉業之君的形象。事實到底如何?後來他自稱年十八舉義兵,是否也是一種有意的時間誤導?

大約在大業十一年(615)底,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至十三年(617)建大將軍府,引溫大雅到其大將軍府為記室參軍,溫大雅撰《大唐創業起居注》,乃李淵太原起兵的最原始記載。據其書所載,早在大業九年(613),李淵與宇文士及在涿郡(今北京)「密論時事」,是其心生反隋之念的最早跡象。不久隋煬帝的大功臣楊素之子楊玄感起兵反隋,時李淵為弘化郡(郡治在今甘肅慶陽)留守,握有關右十三郡兵,其妻兄竇抗勸他起兵,李淵以時機尚不成熟而未從。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楊玄感起兵被平息後,農民起義如火如荼,由地方性的叛亂而迅速擴展到全國。大業九年(613)魚俱羅處斬,大業十年(614)董純處斬,二人皆隋煬帝宿將。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以李渾門族強盛,又因一句「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殺李渾及其宗族32人。李淵處於和李渾等人相似的處境,夏侯端又勸他起兵,李淵深然其言。至此其反隋之心已公開表露。他在等待時機。

大業十二年(616)底,突厥乘李淵南下鎮壓起義軍之機,攻取太原留守管轄下的馬邑(今山西朔縣)。隋煬帝派人囚捕李淵,李淵對李世民道:「隋朝氣數將盡,我李家奉承天命,本該現在起兵,只是你們三兄弟尚未聚集。」當時長子建成、四子元吉尚在河東,力量分散,不是起兵的絕佳時機。也許是天助李淵,或許是考慮到東都形勢的緊張,隋煬帝既而下令赦免李淵。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有時候命運就是如此奇妙。不過,事已至此,李淵也別無選擇。於是李建成於河東潛結英俊,李世民於晉陽密招豪友,二兄弟皆卑身下士,招攬人才。緊接著建成、元吉和李淵之婿柴紹陸續到達太原。

大業十三年(617)初,李淵讓晉陽令劉文靜詐為隋煬帝敕書,於太原、雁門、馬邑諸郡徵兵。二月,趁叛隋而起的劉武周南下進據汾陽宮(今山西寧武南)之機,李淵以防備劉武周為名,下令募兵。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問題是兩個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這二人實際上是隋煬帝派來監視李淵的角色,自然成為李淵起兵的障礙。這年夏天,李淵借口此二人勾結突厥,殺之。

突厥,是當時北方一支比較強大的力量。隋末的許多起事者,都曾向突厥稱臣,如劉武周、竇建德、梁師都、高開道等。一方面,不使突厥成為搗亂的敵人;另一方面,也可以藉助突厥壯大自己的聲勢。李淵也選擇了對突厥的拉攏政策,他向突厥始畢可汗稱臣,取得了突厥的支持,亦解除了受突厥攻擊的後顧之憂。李淵所用的聯絡人是晉陽令劉文靜。

李淵起兵,勢不可擋。而不識時務者如西河郡(治今山西汾陽縣)丞高德儒堅決反對。六月甲申,李淵命建成、世民兩兄弟攻打西河,又命太史令溫大有同行。臨行,李淵對溫大有說:「我兒年少,以卿參謀軍事,興兵大業的成敗,當以此行卜之。」言語之間,對兩個年少兒子並未完全放心,卻也滿懷期望。一句「當以此行卜之」,可見李淵對這一行動的重視。

李建成、李世民所帶兵士,多是新近所募集,尚未得到訓練。這樣的軍隊,顯然難稱精銳。其可用者,必得高昂的士氣和上下同心的凝聚力才行。建成、世民無愧於將門之後。兩兄弟與眾人同甘共苦,遇敵則身先士卒,甚能激勵將士。又同時嚴肅軍紀,可謂既贏得軍心又贏得民心。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西河城下,高德儒固守。進攻,激烈交戰。己丑日,西河城破,執高德儒,帶至軍門,斬之。殺一人已足夠。當時正急需用人之際,既勝,能安撫則安撫之。於是令其餘不殺一人,又嚴格管束軍士,入城秋毫無犯。慰撫民眾,使復舊業。號令所及,兵民聞之大悅。

事定,返還晉陽。自發兵至返回,前後九日而已。李淵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像這樣用兵,足可橫行天下!」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按虛歲算,此時建成二十九歲,世民二十歲,皆是活力四射、矯健勇武。李淵看著兩個年輕的兒子,心底漾起一股驕傲和自信。在父親肯定和讚許的目光中,建成和世民會意,心中充溢著滿足和自信!

時機成熟。七月,李淵以李元吉為鎮北將軍、太原留守,負責太原的一切事宜。李元吉年方十五。李淵親領三萬人,誓師動兵,改易旗幟,雜用絳白(因稱臣於突厥,故旗幟上雜用突厥之白色),開向關中。同時發布檄文,宣布尊隋煬帝為太上皇,立代王楊侑為皇帝。西突厥阿史那部首領阿史那大奈率眾配合李淵南下。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數年經營,一朝舉旗

李家旗幟,響錚錚豎了起來。用王夫之《讀通鑒論》的話說,「高祖慎之又慎,遲回而不迫起,故秦王之陰結豪傑,高祖不知也。非不知也,王勇而有為,而高祖堅忍自持,姑且聽之而以鎮靜之也。」是天下亂勢之中,李淵沉穩持重、深謀遠慮,是太原起兵的主持者,是主角。而一直以來「陰結豪傑」、勇而有為的李世民,是得力的助手,是積極的配角,當無疑問。

至於正史記載之背離事實,是李世民有意為之。李世民通過玄武門政變,由次子而入繼大統,這種行動不合乎法統和倫理,不足以垂範後世。因此,李世民稱帝後便試圖篡改史實。貞觀史臣在撰寫《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時,大事鋪陳李世民在武德年間的功勞,竭力抹殺太子建成的成績,貶低高祖的作用。又把晉陽起兵的密謀描繪為太宗的精心策劃,而高祖則處於完全被動的地位。這樣,李世民便是開創李唐王業的首功之人,皇位本來就應該是他的,李淵退位後也就理應由他繼承皇位。李世民改寫歷史的努力結果,是五代修《舊唐書》,北宋修《新唐書》,皆為其誤導,而《資治通鑒》亦巧妙地延續了兩書的主要結論。

所幸《大唐創業起居注》得以保存下來了,使我們今日可找回歷史之部分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一生不得升遷 「夜雨寄北」或是人鬼對話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