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黑科技新品紛紛亮相,智能製造為何能夠脫穎而出?

AI黑科技新品紛紛亮相,智能製造為何能夠脫穎而出?

5月9日-11日,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其中自9日下午到11日上午,共有20家企業在AI黑科技新品發布會上發布公司的最新產品。新品發布從城市大腦到無人駕駛,從智慧物流到智能製造,涉及領域廣泛,內容豐富。億歐在新品發布會結束以後,億歐與牧星智能和SEW兩家公司進行交流,了解機器人在物流行業和智慧工廠的最新進展。

牧星智能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以AI演算法為核心,以穩定高效的智能物流機器人為執行載體的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中,牧星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由四大管理系統軟體平台(WMS、WCS、RCS、OFS)和自主研發的系列智能物流機器人組成,為客戶提供整套「貨到人」的智能物流解決方案,可有效提高包括電商、製造業、三/四方倉儲物流等行業的運營效率。

德國SEW(Süddeutschen Elekromotoren-Werke)傳動設備有限公司成立於1931年,是專業生產各種系列電機、減速機和變頻控制設備的跨國性國際集團。SEW總部設在德國巴符州的布魯克賽爾,在全球範圍內獨資擁有12個製造廠、63個組裝廠和260多個銷售服務辦事處,遍布世界五大洲和幾乎所有的工業國家,並在全世界擁有僱員超過12000人,其生產技術和市場佔有率均居世界領先地位,在國際動力傳輸領域舉世聞名,被譽為「世界傳動領域先驅」。

牧星智能銷售總監李昉:軟硬結合,為智能倉儲和智能工廠提供解決方案

在新品發布會上,針對物流行業存在著管理水平低下、生產效率不高、人力成本的經營挑戰,推出了牧星-分揀機器人、潛伏式頂升機器人等新產品。其中,分揀機器人應用在工廠上可以提高50%的工作效率,幫助企業減少人力成本。

牧星智能市場總監王強

在大會現場,牧星智能銷售總監李昉告訴億歐:「智能倉儲整體解決方案與智能工廠無人搬運解決方案應用場景較為廣泛,除了物流倉儲、工業製造業的無人搬運、其最終目的是要機器替代人去做搬運類工作,類似場景牧星智能都能提供解決方案。」

硬體是一種執行的載體,軟體是保證該套系統能否正常工作的基礎。牧星智能在軟硬體上正不斷實行迭代。當前,牧星智能自主設計研發硬體的核心技術,現已更新至第五代,軟體更新至第三代。其中,軟體演算法更集中在客戶的需求應用場景上去調整,當場景要求越複雜、要求越高,該套系統的商用價值才會實現最大化。

李昉告訴億歐,若是簡單的點到點的搬運,從工業控制角度來看,路徑本身很簡單,這就勾畫出在一個小場景下,多機器同時工作對軟體調度能力的極高要求;而在大面積多產品量的倉儲空間里,產品質量、取貨手段與取貨時間等方面,要求倉庫管理系統要有強大的演算法來支撐。

李昉強調,該套解決方案在提高倉儲管理運營效率與減少人力成本上,都能實現顯著效果:

並舉例提到,在倉儲管理運營方面,對於電商而言,在上萬平米的倉庫里,面對後台不斷上漲的訂單量,對於處理訂單的先後順序與揀選方法的工程量無疑是巨大的。基於最簡單的替人搬運與智能演算法,所以我們做出無人倉儲這套系統,該系統可以基於強大的軟體演算法將倉庫打理的井井有條。

此外,從消費者下單到消費者簽單的時間差上,在派送時間、運輸時間固定的情況下,為滿足消費者快速收單的心理需求,能夠明顯減少時間的就在下單到出庫這一取貨打包過程優化上,提高效率後可助商家實現半日達、一日達。

在減少人力成本方面,李昉提到:「該套管理系統可減少70%的人力,比如在需要10人管理的倉庫里,利用這套系統管理,就只需要3個人。」

SEW高級經理李建良:柔性生產將是工業4.0的關鍵環節

在今天的新品發布會上,SEW電子技術應用中心李建良為大家展示了AGV裝配平台,這個平台可以做到從揀配站到裝配站提供AGV支持,為實現智能化工廠提供技術支持。

在大會中,李建良向大家介紹:「提出工業4.0的目的是,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生產效率,SEW在能效、綠色產品、智能化物流等方面都做了相關工作。」

SEW電子技術應用中心李建良

除此之外,SEW還關注柔性生產方向,柔性化生產和物流可以打破傳統流水線的生產作業,實現靈活的內物流。隨著工業4.0的實現,柔性生產將是未來智能化工廠的主流生產方式。而打造智能化工廠還需要基於雲數據的物理信息技術升級和智能化工廠平台的搭建。

李建良在會後接受億歐採訪時講到:「現在很多國外的企業和國內的大企業提出了『數字雙胞胎』的概念,希望所有的生產狀態可以做到可追溯、可模擬、可模擬。這樣的技術便可以實現整個工廠生產流程能夠在監控設備看到,當人工發出指令以後,全程的生產鏈可以做到實時同步。」

以汽車裝配工廠為例,原本的流水線作業生產出來的汽車都是標準化的,當客戶提供定製化產品的需求時,產品配件的物流運輸是交貨時間長的一大原因。從人工取貨、運輸到生長線上找到定製化產品進行安裝都會耗費大量時間。而「數字雙胞胎」這一概念所希望達到的效果是,工人遠程下達指令以後,工廠內機器人可以自動進行配貨、運輸,與此同時還可以實現一條生產線可以完成不同產品的裝配工作。

想要實現柔性生產,除了工廠需要全面的智能化升級以外,對於網路也有著強烈的需求。李建良告訴億歐,5G網路作為工業4.0的基石,5G的發展對於智能工廠的建設確實很重要。但目前國內和國外的工廠還沒有做好準備,國內大多數工廠設備依舊是傳統設備,對於數據上傳雲端的需求並不急迫。因此,中國5G實現商用的道路依舊很遠。

智能製造能夠不斷發展,除了AI技術賦能外,5G網路更是不可或缺。2019年被稱為5G元年,韓國和美國率先實現商用後卻頻頻遭到吐槽。中國5G何時落地?企業需要如何準備迎接5G?哪些行業可以率先實現5G?5G落地會給企業帶來什麼?面對諸多疑問,億歐將舉辦2019全球新經濟年會5G物聯峰會,邀請專家學者和行業大佬來答疑解惑,共同探討5G技術究竟能夠牽起多大的浪潮,中國企業想真正享用5G還需要在哪些方面下下功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2019中國新租賃經濟產業創新峰會即將召開
中遠海運38億收購勝獅造箱資產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