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有一部奇書,打假打了一千多年,最後反倒打成了珍貴古籍

中國有一部奇書,打假打了一千多年,最後反倒打成了珍貴古籍

歷史上,中國人喜歡造假,但也願意打假。

造假的,可以讓後人永遠不知道全部的真相,還能夠巧妙隱藏不被發現,永遠抓不著。

打假的,可以花費個人生命的一生,甚至花費數十代人的精力,經歷若干朝代,窮追不捨。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打假,一對冤家,書寫中國歷史篇章。

我這裡,就說一件中國歷史上,真實的造假和打假的歷史大案——

中國精英知識分子,僅僅是為了一部古代的書,竟然花費了1000多年的歷史來打假。

可是,即便是到現代,這部書的打假任務還沒有最後完成。

這部造假和打假的書就是《尚書》,被後人稱之為「上古之書」!

《尚書》最早是由孔子編撰的,從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公文中選取的材料,屬於最古老的歷史文獻。從內容上看,是孔子給學生們選編的用來學習如何治理天下的一部書。用今天的話來說也就是「統治天下實戰案例叢書」!

孔子編纂好這部書之後,在整個戰國時代,它一直是存在的,培養了不少治理天下之士。

不過,在秦始皇的時期出了一點小意外。秦始皇燒了一把火,焚書坑儒,燒了許多書,其中把《尚書》也給燒了。不久之後,項羽又燒了第二把火,在放火燒阿房宮的時候,燒了三個月火都不熄,連秦王朝史官們珍藏的尚書古籍等一併燒掉了。

在經歷過秦始皇焚書和項羽燒書浩劫之後,許多珍貴古籍沒有了,孔子版(孔子親自修訂編纂)的這部《尚書》在兩次浩劫之中失傳了。等到劉邦「鬧革命」成功當上皇帝之後,要想找一部治理天下的書卻找不到了!

秦二世時,有一名《尚書》博士,姓伏名勝,世人尊稱為「伏生」,齊國人。他待秦末動亂的天下安定後回到山東老家(濟南),突然發現藏在壁內的《尚書》還在。可能是因為蟲蠹的原因,本來是102篇內容的孔子編《尚書》,很可惜的只殘留29篇了。

伏生就將29篇文章轉抄成了漢代通行的隸書,作為講授時發給學生的本子,也就是當時通行的隸書本子。所以,伏生的尚書叫做「今文《尚書》」;而且,由於是伏生貢獻出來的劫後名著,所以又稱之為尚書「伏生本」。國家需要人才,伏生立即開辦了個培訓班,收了不少學生開始傳授。《史記·儒林外史》記載說:「即以教於齊魯間」,即在山東一帶辦學,以至後來桃李滿天下。伏生所傳殘篇《尚書》,最後得以被請入漢皇秘庫,一直傳到了西晉時代。

西漢初,魯恭王劉餘「搞房地產開發」,在拆除孔子住宅的時候,偶然發現藏在壁內的不少古簡,其中一部就是用周朝時代的文字(蝌蚪文)寫成的《尚書》。劉餘沒有什麼文化,不喜歡古籍,就把本子交給了孔子的後人孔安國。孔子十一世孫孔安國,因為博學多才,本來就是「今文《尚書》」(伏生本)的博士(漢武帝時封的),當然就對這個本子進行了研究(司馬遷曾經向他請教過尚書),對照伏生本,發現多了16篇,共計45篇(伏生本只有29篇)。

其中有些文字也不完全一樣。可能也是發現的本子太爛,孔安國用先秦古字重新謄寫,本來要送到朝廷的文物部門去的,因為發生偶然事件未成。後來孔安國招收學生傳授。這個故事記載於《漢書·藝文志》中。這部《尚書》因為是用先秦古文寫的,所以叫做「古文尚書」,又叫「孔壁本」(或「壁中本」)。

於是西漢初期,有了兩部不同版本和內容有差異的《尚書》。

可是,又出事兒了。中國歷史上發生第三次燒書大事件,也就是西晉「永嘉之亂」。永嘉之亂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陽、擄走懷帝的亂國事件。因為中國傳統是中央集權,有價值的東東十有八九控制在皇家手中,於是,自漢魏以來秘笈等等自然就在這次國亂的時候被毀掉了。今文本、古文本,當時都是有底本的,被燒之後就不存在了。

歷史又回到西漢初年狀態。「統治天下實戰案例叢書」(《尚書》)一本也找不到了!

司馬睿(後世稱元帝)建立東晉王朝的時候,才剛剛在石頭城落腳,就有人來向朝廷獻出了一部新本子的《尚書》,名字叫做《孔傳古文尚書》。獻書的人名字叫梅賾(賾,音ze,又稱:梅頤),其官職是豫章內史,他來「拯救」尚書了。梅賾介紹說,這是魏末晉初大學者鄭沖(東漢末年經學大師鄭玄的後人,《三國》中有記載)傳下來的,鄭沖傳給了扶風人蘇愉,蘇愉傳給了天水人粱柳,粱柳傳給了城陽人臧曹,臧曹傳給了他梅賾。可是,當時的知識界並沒有發現這樣的傳承。而當時有資格傳承《尚書》的是三大家,即官方確認的:歐陽、大夏侯、小夏侯。可他們所存的《今文尚書》因戰亂已經沒有了。

這一部來路蹊蹺,又很突然,比較雷人,已經具備假書情節的《尚書》,在病急亂投醫的情況下——既然原來的本子都沒了,那就將就用吧。這個本子一直用到了宋朝。中間除唐朝個別人有小小的質疑之外,從來就沒有人質疑過。

到了北宋(公元960-1279年),有學者懷疑梅獻《尚書》是假的!

這位學者就是吳棫(約公元1100-1154),他是第一個吃西紅柿的人,最早懷疑梅獻尚書,重點是懷疑《孔傳》。吳棫被後人稱為「吳才老」,是宋代古音韻學家、訓詁學家。他是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中的進士(一說是徽宗宣和六年,即公元1124的進士)。吳棫精通訓釋方面的學問,有《書裨傳》十二卷(《宋史?藝文志》記載),但是,沒有流傳下來,只是通過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朱熹的著作談論到這個問題從而被保留併流傳了下來。朱熹所注的《詩》、《楚辭》等書的見解,有些來自吳棫之說,在《四書章句集注》徵引中,朱熹稱吳棫為「吳氏」。(吳棫之前,唐代韓愈的弟子李漢敘論六藝時,曾經泛泛的懷疑過,說「《書》、《禮》剔其偽」,算是提出個懷疑的說法,但沒有論證。)

朱熹是大學者,他說的話影響就比較大了。在《朱子全書》、《朱子語類》中,繼續用吳棫的文體對比辨析方法,辨析了一些篇章,明確提出「某嘗疑孔安國《書》是假書」,並對具體的篇章如《書序》(梅獻本中的「序」)質疑,猜測「此恐魏晉間人所作,托安國為名」,因為朱熹從文體上體會到「漢文粗枝大葉」,而「《書序》細膩,只是魏晉六朝文字」。朱熹憑他的才學,從行文上感覺出偽篇的文風差異,同時,懷疑《孔傳》是東晉出現的,不是孔安國(西漢初年的人)所作,並且疑《書大序》是晉、宋間作《孔叢子》的人一手偽造的。

朱熹只是粗略的質疑而已。因為不是朱熹一個人持懷疑態度,宋人對先秦傳下來的典籍,普遍持懷疑態度,認為都是偽書;另外,其駁斥還不系統和深入,處於表面化,感覺的成分多些,所以其學術觀點不能夠起到最後定板的作用。且整個大環境是大家都在疑古,懷疑一下尚書也就不覺得稀奇了,沒有什麼推翻性質的突出影響。不過,既然是一股疑古風,多少影響到有些人不太相信(或者警惕)某些來路不明的古籍了。

由於宋的影響,元代楷書大家趙孟頫(公元1254—1322)在編寫《書今古文集注》的時候,就把與伏生內容相近的今文和古文(比伏生內容多出來的部分)分開來編。元代吳澄(元經學家,任國史院編修﹑太中大夫等官職)在撰稿《書篡言》的時候,只釋涉及今文內容的二十八篇,並提出一個著名觀點:「先漢今文古,後晉古文今」。意思是說,漢代的用今文寫成的尚書的那些篇章是比較古的典籍,後晉留下來的那些篇章雖然用古文抄寫的,但卻是比較後代的東東;所以,吳大夫最推崇西漢初年的伏生,讚揚說:「若論伏氏功,遺像當鑄金」。

到了明代,比較有名的論偽者是梅鷟(zhuo,二聲),(公元1483-1553年,武宗正德八年,即1513年的舉人,官拜南京國子監助教、鹽課司提舉)。他所著的書,有兩部《尚書考異》和《尚書譜》,是兩部專著,內容是證明古文尚書哪些篇章是假的。首先,他同樣的肯定了今文篇章(與伏生所傳近似內容的28篇-或者29篇)是真的,認為梅獻本子是偽的;其次,他是從傳承的視角來考察的,因為東漢傳承的路子是賈逵、馬融、鄭玄的古文本子,沒有東晉梅獻的古文本子傳承的記錄;其三,他論證了漢古文只逸16篇,不是梅獻本的25篇,因為在漢人的文獻中,沒有引用過25篇的內容;其四,跟朱熹的見解一樣,在文體上真的和假的有區別;其五,他最後提出,是東晉的皇普謐偽造的古文25篇和大傳,冒充是孔安國的古文尚書,並由梅賾獻給皇帝。

梅獻尚書到底是真是假,從最早的懷疑,即吳棫的公元1100多年到梅鷟的1500多年,時光已經過去了400多年,這還只是學術界初步的懷疑,算是一種觀點,一派意見而已。此時的論證,還不能夠令所有的(或者絕大多數)學者心服口服、完全信可。

梅獻尚書最厲害的打假者出生在清朝。

由於思想禁錮,清朝知識分子大多鑽進故紙堆里,認真做學問。閻若璩就是其中的一位。

閻若璩1638-1704(明崇禎到清康熙)。籍貫:山西太原人。生活在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他的最大成就《尚書古文疏證》一書問世。據說,閻若璩在二十歲時讀《尚書》,憑感覺,懷疑其書是偽作(這大概就是:大膽設想),然後,在30年的時間裡,終於弄清楚了,到底從啥地方入手能夠徹底的證明其是偽書(這就是:小心求證)。在這個求證的過程中,他寫成8卷《尚書古文疏證》,時年已是50餘歲,即公元1687年左右了。

是年,距梅賾獻《孔傳古文尚書》的公元317年,已過去1370年了。轉眼千多年!

閻若璩的《尚書古文疏證》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篇數、篇名、典章制度、曆法、文字句讀、地理沿革和古今行文異同等多方面進行考證,並引用《孟子》、《史記》、《說文》等書作為旁證——向偽書進行了全面的、系統的、深入的、能夠說服人的清算!最後得出一個十分鐵的蓋棺定論:東晉梅賾所獻《孔傳古文尚書》及孔安國《尚書傳》是後世偽作。

這一定論,解決了千百年來學術史上的一大疑案,當然受到學術界的普遍肯定和重視,因而奠定了他在清初學術史上的歷史地位。他所運用的本證、旁證、實證、虛證、理證的考據方法,則為考據辨偽學創立了通例,對後世起到了楷模作用,成為效仿標尺。《四庫全書總目》因此稱讚他「引經據古,一一陳其矛盾之故,古文之偽乃大明」、「反覆厘別,以祛千古之大疑,考證之學則固未之或先矣」等等。

在此之前的學者,只是懷疑梅獻尚書是偽書,有些證據,但是並不完全;閻若璩找出了《孔傳古文尚書》128條作偽證據,旁徵博引,證據確鑿,條理分明,辨析翔實,根本無法反駁,給《孔傳古文尚書》牢牢的戴上了「偽書」的鐵帽子。

閻若璩的《尚書古文疏證》成為尚書「DNA檢驗分析機」!

於是,他像一名法官,宣判了《孔傳古文尚書》的「死刑」。

從此,梅獻尚書被學界稱為「偽《古文尚書》」!

這個舉動,給死氣沉沉的中國社會,帶來一場小小的思想革命。因為偽《古文尚書》一千多年來被人傳誦學習,視作神聖的經典,它是宋明理學的重要依據。閻若璩的《尚書古文疏證》確證了《古文尚書》是偽作,使理學家們進退失據,非常狼狽,沉重的打擊了宋明理學,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觸動了儒家經典的權威,其對後世的影響當然已經不限於尚書學了。

於是,清康熙年間之後的國人終於明白,當年,魯恭王劉餘在拆除孔子住宅的時候偶然發現藏在壁內的尚書孔壁本雖然是真實的;但是,東晉時候的知識分子利用永嘉之亂,利用孔安國得到孔壁本流落民間的歷史事實,大膽的偽造了《孔傳古文尚書》,成功的佔領了國學經典(最高位置)的重要地位。成為一樁千古學術奇案。

梅獻尚書雖然「假」,可是,真的不是已經失傳了嗎,真尚書後人只是在文獻記載中說有那麼個真本子曾經存在過,從當時的其它典籍里,是可以發現引用過那個尚書的內容,知道它的確存在過。但是,它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即便能夠找到一些內容,也是支離破碎的。沒有真的,假的怎麼捨得丟棄呢?

所以,雖然假,被判「死刑」,你還不能夠把它燒了,或者丟棄不用。

梅獻尚書的「假」,是有個比較標準的。它的假是與伏生本子比較的,如果按照伏生本的年代標準來衡量,它的確是假,是偽;可是,如果按照歷史長度及史料價值來衡量,就不能夠一個「假」字概括得了的。簡單的事實擺在那裡,從東晉到現代,也有1700年歷史。有人說,一個人如果假一輩子,他的假就會變成真的了。偽尚書經歷了千多年歷史,它本身就具有價值連城的品質了,即便是「假」,在尚書的研究等方面也具有它不可或缺的東東,即使它的偽篇,仍然包含了不少典籍的史料,以及學者們的智慧和有用的考證等等。

假了千多年,狐狸成了仙,蜘蛛混合松汁成了瑪瑙,本身具備不菲價值了。

第三,還有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真的和假的,並不是涇渭分明,而是糾纏不清。比如,梅獻偽尚書,將真本《堯典》的後半部分拿出來,放在了編造的《舜典》的下面,在篇首加了個「曰若稽古……」等28個字。這是被考證出來、已經知道的;還有《皋陶謨》下半部做了《益稷》的內容……等等,等等,本身就是一部大學問呢。

所以,雖說梅獻本子是假的,但是內容呢,卻不完全是假的。

於是,得到一個結論:要說假,也不全是假;要說真,也不全部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就像太極圖:你(假)中有我(真),我(真)中有你(假)……

大概用兩個現代字可以表現得比較明白——糾結!

糾結,就是我們的祖上留給我們的國學財富之一。

而且,我們還將永遠的「糾結」下去——

近現代尚書大家顧頡剛對清代學者普遍認為「真」的28篇伏生本子的內容研究了數十年,最後分成了三個組。第一組:的確是周代(及之前)的文獻;第二組:西周后至戰國間史官追述周及之前的文獻,第三組:戰國人編造的周及之前的文獻。

造假其實從戰國時代就開始了,伏生本就不全是周的文件彙編,夾雜了戰國人的私貨!

哈哈,做假,並不是東晉梅老師開始滴——梅老師只是繼承的傳統!

打假也沒有停止,閻若璩之後有許多學者,現代有顧頡剛、劉……

這就是中國歷史記載(史料真實性與否)的縮影!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懸疑大師/文

懸疑大師:歷史寫手。資深出版人。主編並出版畫冊和書籍50餘部。最新歷史著作《孔子別傳:聖人是怎樣煉成的》、《先秦鬼才大將軍吳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奇聞啊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一奇書被封禁,水中泡了450年而不濕,一出土就改寫歷史!
世界上的3大奇書,中國有本上榜,若能領悟一二將來成就不容小覷

TAG:天下奇聞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