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腹有詩書氣自華,元代詩人袁凱一首詩,讓文豪楊維楨刮目相看

腹有詩書氣自華,元代詩人袁凱一首詩,讓文豪楊維楨刮目相看

說起元代的詩文大家,文豪楊維楨是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楊維楨擅長寫樂府詩,風格婉麗,氣韻雄邁自然,人稱「鐵崖體」。可以說,楊維楨就相當於當時文壇上的盟主,地位十分高。

但就算是楊維楨這麼高的地位,依然有人敢於指出楊維楨詩歌的缺點。根據古籍《南濠詩話》的記載,詩人袁凱曾經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拜見楊維楨。這個袁凱是什麼人呢?他在明代曾經擔任過御史之職,名重一時。不過這時候去和楊維楨見面的袁凱還沒有當官,這場面類似於現在的文學青年去見大作家的場景。

而就是在這一次,袁凱看待桌几上有一首《詠白燕》詩,作者是詩人時大本:「春社年年帶雪歸,海棠庭院月爭輝。珠簾十二中間卷,玉剪一雙高下飛。天下公侯誇紫頷,國中儔侶尚烏衣。江湖多少閑鷗鷺,宜與同盟伴釣磯。」

袁凱看到這首詩,忍不住感嘆道:「這首詩雖然寫的還可以,但是沒有突出白燕的神態,算不得好詩。」

楊維楨這時候臉上可就不好看了。因為他之前還到處誇獎這首詩,特別是對詩中「珠簾十二中間卷,玉剪一雙高下飛」津津樂道,認為這兩句寫出了白燕的神妙。現在袁凱這麼說,豈不是間接打他楊維楨的臉嗎?

所以楊維楨的態度就有些微妙。他雖然沒有直接指責袁凱口出狂言,也犯不著跟這麼一個小輩計較。但是楊維楨態度上就有些微妙了,顯然對袁凱有所意見。

袁凱也不是笨蛋,自然知道楊維楨的態度。但是他知道這時候自己說什麼也沒用,所以也沒有繼續說下去。袁凱回到家後,自己連夜創作了一首《白燕》詩,然後第二天呈送到了楊維楨面前。

這首《白燕》詩是這樣寫的:「故國飄零事已非,舊時王謝見應稀。月明漢水初無影,雪滿梁園尚未歸。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庭院冷侵衣。趙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陽殿里飛。」

前兩句,袁凱化用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說這白燕在王謝等豪門裡也很難見,一是照應上句故國飄零之意,二是借典起興,將一個遺世獨立的形象描繪得很傳神。

中間4句,寫白燕的體態如同漢水上空的明月,如同隨風飄舞的雪花,如同暮春時節的柳絮,如同庭院內的梨花。這4句總體突出白燕的白和飛舞之態,但是總體氣氛卻顯得有些冷寂。

梁園即兔園,是漢代梁孝王會集天下文士的大型園林,代表著一個熱鬧的狀態,但袁凱加上一個「尚未歸」,則讓這白燕有些孤芳自賞,不願意加入這種熱鬧的集會。

而「柳絮池塘,梨花庭院」這兩句顯然化用了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的名句,香入夢突出了白燕的短暫安寧,而冷侵衣則是突出了眼前的孤冷寂寞。

至於詩歌的最後兩句,則是升華了主題。袁凱用漢代趙飛燕姐妹的典故,表面上說趙飛燕不要嫉妒白燕,但實際上卻是說宮中勾心鬥角,還是不要去摻和了。

可以說,這首詩全詩雖然沒有一個燕字,卻無處沒有燕子的影子,將客觀環境和主觀情懷結合在一起,突出了詩人孤芳自賞的志向。全詩描寫細膩,語言飽滿,真是堪稱名篇。

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袁凱這一首《白燕》詩一出手,立刻就讓楊維楨刮目相看。楊維楨反覆念著這首詩,連續在紙上抄寫了好多遍,然後把這首詩分給其他賓客:「看看,這是袁凱寫的白燕詩,真是非常棒啊。果然袁凱說的不是大話啊。」

而其他人看到這首詩自然也是滿口稱讚,認為袁凱是真有才,還給袁凱起了個「袁白燕」的外號,一時傳為美談。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分享我的文章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游泳的貓 的精彩文章:

網路小說7個禍害型角色,第5名裝逼如風,第1名無可超越
明代大儒王陽明來到于謙廟前,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對聯

TAG:真游泳的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