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聲樂教育家朱寶勇:改革聲樂系 讓學生在歌唱藝術中全面發展

聲樂教育家朱寶勇:改革聲樂系 讓學生在歌唱藝術中全面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2003年,四川師範大學聲樂系找到退休多年的朱寶勇,希望他能出任聲樂系主任。一直活躍在舞台上的朱寶勇甚為猶豫:一個歌唱演員如何勝任教育事業?1994年從省歌舞劇院退休之後,朱寶勇雖然不再唱歌,但他沒有就此終止音樂道路,做研究、當評委、辦講座,他積累了不少教育經驗,再加上他有豐富的舞台經驗,川師聲樂系認為朱寶勇當之無愧。

帶著相互學習的目的,朱寶勇開始了在四川師範大學聲樂系十年的教學生涯。一開始,有人稱呼他為朱主任,他總是制止,「就稱我朱老師!」「我年齡在這裡了,叫我一聲朱爺爺也行。」工作了一段時期後,他發現了聲樂系在教學上的不足,認為教學中師生間過於強調發聲技能,而忽視對歌唱藝術表現的全面掌握,導致在舞台演唱時多在眩技,而缺乏藝術感染力。

歌唱藝術講究個人特色,有的藝術家高雅大氣,有的則清秀婉轉。朱寶勇成長在百花爭艷的年代,對歌唱的藝術尤為在意。他認為聲樂教育應重在因材施教和多在藝術實踐中成長。於是在第二年,他開了一門課,就叫做「歌唱藝術」,傳授剖析如何運用聲樂手段去演唱好每首歌,為群眾所喜聞樂見。早些年,朱寶勇為歌唱寫過一本著作——《歌聲的魅力從何來》,七易其稿,後改名為《怎樣把歌兒唱好》全國發行。這本書也是朱寶勇三十多年舞台演唱實踐心得的集結,成為學生的必修課。

每天從成都市驅車前往龍泉校區,再上兩個小時的課,讓當時年近80的朱寶勇略感疲憊,08年之後,他辭掉聲樂系主任,以客座教授的身份繼續服務教育事業,一直到2014年,朱寶勇才真正離開教學。

今年,朱寶勇已經86歲高齡,但他身體硬朗,興趣廣泛:畫畫、養花、旅行、上網……心態年輕,人便不老。回顧過去幾十年,朱寶勇覺得自己的一生熱愛著生活與工作在勤奮耕耘的同時,也得到社會與群眾的喜愛與鼓勵。尤為他感到自豪的,是在耄耋之年出版了《聲繪巴蜀情》專著及歌唱專輯,為繼承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朱寶勇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但這樣的幸運,或許也與他對音樂、繪畫事業的熱愛分不開。如今,他還在孜孜不倦地工作,數十年國外訪問和深入祖國各地區積累下來的畫稿,多達幾千幅。這些見證著中國大地變遷的手稿,就是歷史本身。朱寶勇計劃將它們加以整理出版,留給後人與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四姑娘山管理局局長周全福:文化內涵與旅遊產業融合將是景區的重點工作
早資道:懟到紐約,神馬專車三問特斯拉 蘋果回應下架多個屏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