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年薪480兩白銀卻辭職趕考,因照顧母親而死,這位探花少人知

年薪480兩白銀卻辭職趕考,因照顧母親而死,這位探花少人知

大清200多年歷史,湧現出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許多人因出色的書法、繪畫、文學才能,而留名青史,更多的人早已埋沒在歷史之中,不被世人所了解。封建時代的文人才子,多出自於科舉選拔,優勝者從政或從藝,大多都有可觀之處。我們所熟悉的晚清名臣,除了極少數是依靠世襲制度而做官,多數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們的書法,許多都有可觀之處……

但,更多的科舉人才,因自己的選擇或其他原因,而並不為世人所知。本文中這位——光緒15年探花劉世安,不但當代人已很少了解,大概在民國時期已經不為人知了。

為什麼呢?

首先,他不是狀元。考中探花之後,也並沒有擔任多久官兒……這樣,受關注度就小得多了!

其實,在他生活的年代,他可以算是名門子弟:祖輩是居住在瀋陽的漢人,清軍入關前成為漢軍鑲黃旗人,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後,他的家族從瀋陽遷居廣州,因家族關係,生活自然比窮苦人家要安穩些。

另外,他的祖父武功出眾曾擔任6品驍騎校,其父親也繼承了尚武傳統(並且文武兼備),最高(1889年)擔任同文館提調,身份是正2品武職。

受惠於父親的影響,劉世安自幼勤奮攻讀儒家經典,同時精通滿文、漢文,年紀輕輕就獲得了秀才頭銜。不久又考中舉人……借著勢頭,他參加了全國性考試,卻鎩羽而歸。

回到家鄉後,劉世安並不氣餒,以開館授徒為樂。

不久(1887年),他被聘任為廣州同文館漢文總教習,年薪是每年480兩白銀,另有筆墨紙張書籍等款項每月4兩、每日的飯錢是120文——這樣的待遇在當時是非常不錯的。但他並不以此為樂事,心中總想著讀書人的願望要實現!

兩年後,就是父親擔任同文提調的同一年,劉世安逼著自己辭掉了工作,進京趕考,這一次他的願望沒有落空,不但成為進士,而且還是一甲第3名——探花,從此他可以不依靠家人的關係,堂堂正正地當官,規規矩矩地做事!

但,劉世安就是沒有這個人生際遇吧,他先在翰林院供職,又曾擔任科考官員,最終出任甘肅學政。一路走來,還算順利,只是沒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機會。

不幾年,劉世安的父親因病辭世。母親又染上時疫,他辭官請假去照顧。誰知,剛把母親掩埋了,劉世安自己又染上了病,救治了一段時間,卻回天無力,也辭世了!當時是1899年,他高中探花的第10個年頭,他剛剛48歲……

也正是這個原因,劉世安的家族由此衰落,他的名字和他的事迹也就漸漸被人遺忘了。民國時期,知道他的人就已經不多了,現在又有幾個呢!

作為科舉考試的優勝者,劉世安的書法自然不弱,楷書、行書皆能寫出味道,餘韻悠長,筆下功夫十分出色。但因為其辭世太早,而作品歷經百年滄桑,如今能找到的已經很少。不過,通過這些作品大抵能了解他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圈 的精彩文章: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