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玩市場開始「洗牌」:過去開張吃三年,如今整天都很閑!

古玩市場開始「洗牌」:過去開張吃三年,如今整天都很閑!

人總歸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行業也都如此,風口吹起來就會眾人追捧,當熱情消散之後才會看清楚個中門道。古玩這個行業,在別人眼裡是一個繁華的名利場,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每天都有精彩的撿漏故事吸引著人們。本身舊時代跟普通人毫無關係,就是有錢人玩的遊戲。如今生活好了,收藏進入千家萬戶,然而經過十幾年浮躁的追名逐利期,終於開始重新「洗牌」,再也看不到當初那番盛況了。

從一個小眾愛好變成大眾行業,古玩收藏火熱的引爆點就是鑒寶節目的興起。為了節目效果,吸引眼球最好的方式就是傳說中的一夜暴富,鑒寶專家們口若懸河的夸夸其談,彷彿只要在家中尋找到古董,就能馬上成為富一代。這種刺激比任何心靈雞湯都要管用。於是在21世紀最初的前十年,甭管大爺大媽還是工薪階層,每個人都被電視里的故事吸引住,每一個海選現場都是人山人海,專家成了最耀眼的明星,每到一處都是眾星捧月一般。收藏本是弘揚我們璀璨文化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然而後來的路好像走歪了......

和博物館裡研究文物做學術的專家不同,鑒寶專家似乎更喜歡以金錢來衡量古董的價值。其實本質上這樣做說不上錯,因為民眾都喜歡聽故事、講撿漏,過去賣不上價的老玩意兒現在能換百萬千萬,這樣的故事誰不喜歡。話題需要炒熱這無可厚非,但某些專家沒起到帶頭作用,一味的炒作和浮誇宣傳,讓普通的收藏愛好者徹底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見過多少次這樣的畫面:一位藏友拿著自家的古董,天南地北的跑遍大半個中國,只為了得到專家的首肯,然後再賣個好價錢,夢想從此走向人生巔峰!一個人這麼想,千千萬萬的人也都這麼想,問題是市場就這麼大,最後誰肯接手呢?

人們的跟風和盲從,成了騙局藉機發揮的地方。收藏老玩家說玩收藏要交學費,而這個學費,是購買書籍、請教資深老玩家還有深入市場以藏養藏積累出來的經驗,這種錢才是花對了地方,才是跨入門檻的敲門磚。但絕大多數人走了相反的方向,都想走捷徑,把錢都花在了專家的鑒定費上、拍賣公司的服務費上還有古玩市場無數的假貨上面。最後錢花光了,自己還是對收藏一竅不通,這樣的做法可謂毫無用處。真正昂貴的古董其實少之又少,這樣才符合物以稀為貴的規律,但在利益的驅使下,某些人別有用心的宣傳,彷彿人人手裡都是「國寶」!

急功近利帶來的必然是讓人趁機而入,在這期間,賺得最多的除了騙子就是賣仿品的販子們了。古董種類成千上萬,涉及金石學、歷史學、方誌學、博物學、鑒定學及科技史學等等,哪一個是能輕鬆學得的呢?但急躁的社會,人們哪有空靜下心來學這些枯燥的玩意兒,紛紛有樣學樣,在專家那裡獲取幾句「口訣」,或者參照網路圖片的樣子,就敢直接去市場上「撿漏」。只要長得一樣對上了就是真貨,就是自己眼光好!於是遍布全國的造假基地生意愈發紅火,從業人數十數萬,年銷售額達到上千億之多。民間也突然多出來無數的「國寶」,看似雙贏,實則雙輸!

賣假貨就能賺大錢,誰還有心思風裡來雨里去的去淘真貨,直接小作坊一車車拉出來就是了。古玩商人們的短視,在初期確實賺了不少,但後果也很明顯,當越來越多的藏友發現,自己花光了積蓄搜羅的一堆古董文物,卻一件也賣不掉的時候,自然不會將熱情持續下去,何況還有數不清的騙局在其中推波助瀾。於是到最後,專家沒人敢信了,拍賣公司名聲臭了,古玩市場商人們手裡不管真貨假貨,也都賣不掉了!

如今隨便找一處古玩城,基本都是門庭冷落,過去開張吃三年的老闆們,如今整天都很閑,都在發愁以後該怎麼辦,只能靠賣工藝品走一步看一步。一家家倒閉的古玩城將徹底對古玩行業進行「洗牌」,時代不同了,沒有誠信在任何行業都無法立足。當偽專家和野雞拍賣公司人人喊打,當古玩市場再也不復當年輝煌,真正的行家早就站邊上「看熱鬧」:全世界哪有這樣玩的?不管懂不懂,一哄而上的傻玩加上無底線的炒作,早就該潑潑冷水了。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古玩行業,不該是這番光景,想要改變,還是要看我們自己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大視界 的精彩文章:

他加入日本國籍,花半輩子尋找中國古畫,30億收藏全部捐回祖國
學生撿到文物上交,被博物館一直冷落,十年後專家大喊:這是國寶

TAG:收藏大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