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有四類媽媽,再辛苦也難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有四類媽媽,再辛苦也難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一方面是遺傳,另一方面是孩子會很自然的模仿大人的行為。

之前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說一問媽媽很愛磨剪刀,不管是在抽屜里,廚房裡還是在書櫃里,只要是能用上剪刀的地方都會有丈夫並沒有覺得以為老婆只是喜歡,隨手就能拿到的感覺,直到有一天他去岳母家偶然發現岳母的家裡居然也有很多剪刀……

事實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只在生活習慣方面,甚至對孩子的精神意識,思維方式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媽媽性格急躁,通常她的孩子也會是個急性子,做事沒有耐心,相反如果慢慢心平氣和,孩子的性格一般也會很溫柔。所以說一個優秀的媽媽更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但是這4種類型的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

有四類媽媽,再辛苦也難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一、過於溺愛孩子的媽媽

月月產假結束之後就重新開始了工作,白天上班看不見孩子,晚上回家之後和孩子親得不得了,老公對孩子更是疼愛,孩子想要什麼就給買什麼,因為自己小時候生活艱苦,所以什麼都想給孩子更好的,對孩子也沒有過多要求,只要孩子開心就由著他來。在我看來,這肯定是一種錯誤的養育方式,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從三歲開始就應該給他立規矩了,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能做,爸媽都應該告訴孩子,而且也應該要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如果無條件的滿足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私,與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而優秀的家長應該懂得慢慢去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二、喜歡攀比的媽媽

很多媽媽經常拿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做比較,比如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孩子學習不是很好,有的家長就經常對孩子說「XXX怎麼考的那麼好,你怎麼這麼笨」?這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心,甚至變得自卑,或者在經過媽媽長時間的比較後,孩子會習慣性的模仿某個人或者幾個人,從而失去了自己的個性,有時候明明已經做得很好了,但仍然覺得自己沒有做好。

三、過度焦慮的媽媽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這個時代的父母們都活得很累,因為他們太焦慮了,這個觀點細想起來其實還很有道理的,根據調查顯示90%的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產生焦慮的情緒,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心理問題,擔心孩子成績下降怎麼辦。其實產生焦慮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無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過度焦慮的媽媽往往敏感暴躁,經常發脾氣,而孩子長期處於家長的負面情緒下,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變得脾氣暴躁。

許多父母在孩子他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報了早教班,生怕他們會輸在起跑線上,上學之後更是各種輔導班興趣班輪番轟炸,一旦孩子的分考試成績不理想,媽媽就特別慌亂,為了讓孩子的分數能漲上去總是想盡各種辦法。有位媽媽曾經也像無數家長那樣,每天無比焦慮的陪孩子寫作業,有一天他對兒子說,只要他能夠自己認真完成作業,每天晚上8:30他就可以看會兒電視,她驚喜的發現,從那以後兒子竟然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了。當媽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身和孩子的成長上,而不是過度焦慮,就會發現很多時候孩子是可以做好自己的,很多焦慮其實都是多餘的,父母要相信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輕鬆的環境,孩子會表現得更優秀。

四、控制欲強的媽媽

國人向來把聽話當作評判一個孩子好壞的標準這是很片面的,在很多媽媽的眼裡,如果你沒有聽媽媽的話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自己做決定這就是叛逆,父母其實有一個很自私的行為,就是特別喜歡把自己想要實現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事事都讓孩子聽自己的,按照自己的人生規划走,孩子會慢慢變得沒有主見,這樣的孩子一般很難活出自我,更難以有出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育兒的小助手 的精彩文章: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姥姥帶娃,奶奶都去哪兒了?看完有些心酸
姥姥成為帶娃「主力軍」,奶奶們去哪了呢?其中原因很心酸

TAG:媽媽育兒的小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