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煎藥的4大學問,學不會中藥可能都白喝了,老藥師告訴你最正確的方法!

煎藥的4大學問,學不會中藥可能都白喝了,老藥師告訴你最正確的方法!

有病看中醫、吃湯藥已成為當下很多病人的共識,而看大醫、看名醫更是諸多有識之士的首選。

中藥湯劑,又稱湯液,人們習慣稱其為「湯藥」,系將藥物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製成的液體劑型。

本期供稿專家:

張修佳

山東省濟南市毅正堂國醫館 中藥房主任

退休前從醫42年,曾在空軍部隊任主治軍醫,衛生部門負責人,轉業到省級醫院後,先後任主治醫師(執業醫師),藥劑科主任,副主任藥師(執業藥師)在臨床中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常見病多發病,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01

湯藥的特點

優點是非常適應中醫「辨證施治、隨症加減」的治病原則,製備簡單易行,溶媒來源廣泛,吸收快速,能迅速發揮藥效,而很少有刺激性及毒副作用。缺點是如果煎煮方法不當,將導致藥物的有效成分煎出不完全或隨水蒸氣揮發而影響療效。也常有因疏疏忽大意將湯液煎干甚至煎糊,致藥物有效成分破壞、失效而不能服用的情況發生。

02

湯藥的用途

用途比較廣泛,可分為內用與外用。內用主要是口服,也可直腸給葯(灌腸),藥液進入胃腸後直接吸收,產生作用較快。外用多作洗浴、熏蒸、塗抹或含漱用。

03

煎藥方法的重要性

然而即使大醫、名醫「辨證施治」精準,「對症下藥」對路,理應「藥到病除」,但如果病人或其家人的煎藥方法不當或用藥的方法不妥甚至沒有注意「忌口」,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和目的。因而歷代醫家都非常重視湯藥的煎煮方法和質量,並且往往在診病之後又詳細交代煎藥方法、服藥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如忌口)等,力求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大家都知道,同等的食材、同等的佐料,不同的廚師做出的菜品或湯的色、香、味、營養可大不一樣。同理,煎藥方法和服藥方法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湯藥對疾病的療效。因此,如何煎藥和如何服藥大有學問,病家不可不知,萬萬不可忽視。

醫聖張仲景(約公元150-219年)對煎藥方法最為考究,在他舉世聞名的經典著作《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總共實載藥方269個,其中用湯藥的藥方就有191個,並在每個藥方後都詳盡的交代了煎煮的方法、溶劑的選擇及用藥的方法。張仲景對相關疾患辯證精準,所開藥方「葯簡力專」,多可藥到病除,因而被後世醫家尊崇為「醫聖」,所載的藥方被譽為「經方」,善用「經方」為基本方治病的後世醫家們被尊稱為「經方派」。當下有些被業界嬉稱為「半邊葯櫥」的「時方派」大夫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而並非疑難雜症的患者動輒開出數十味葯的「大方」現象,令諸多同道不敢恭維。

清代名醫徐大椿(公元1693-1771年)說「藥物雖精,而煎法失度,葯必無效」。他在其著作《醫學源流論》中又明確的指出「煎藥之法,最易深講,葯之效不效全在於此」,「方雖中病而煎法失度,葯必無效」,上述言論絕非「故弄玄虛、危言聳聽」。

04

煎藥的學問

包括煎器(煎藥鍋)的選擇、藥物的加水量、藥物的浸泡時間、煎煮時間、煎煮次數,以及有些藥物在煎煮時有如「先煎」、「後下」、「包煎」、「另煎」、「烊化」等幾個次序步驟的特殊要求。

煎藥鍋的選擇

中醫歷來主張使用砂鍋或瓦罐,因其傳熱均勻、散熱較慢且不易與中藥中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應作為首選。電煎藥鍋、不鏽鋼和搪瓷材質的容器也可作為煎藥鍋使用,它們的材質也不易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而鐵鍋、鋁鍋或銅鍋的材質都容易和藥物中的鞣質、生物鹼等發生化學反應而影響了療效或生成有害物質,故應忌用鐵鍋、鋁鍋或銅鍋。不論哪種煎鍋都要有鍋蓋,煎煮時都要蓋好鍋蓋,不能敞口煎煮。

加水量和浸泡時間

通常一煎前須提前加涼水浸泡,因為常用的中藥飲片基本都是干品,藥材的細胞皺縮、細胞液乾枯,其中的有效成分沉積在細胞內,先用涼水浸泡使藥材的細胞重新膨脹,可溶性的有效成分重新溶解,再通過煎煮使之擴散出來發揮藥力。如若不經浸泡直接煎煮,藥材表面的物質如蛋白質容易凝固、澱粉容易糊化,阻塞了藥材內部的孔隙致有效成分不易向外擴散,降低了藥力。注意也不能用熱水浸泡,如山藥、茯苓、薏苡仁,芡實等及一些動物葯如全蠍、蜈蚣、僵蠶、烏梢蛇等都含有蛋白質,遇熱水蛋白質則凝固在細胞內,致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而減低了藥力。

加水量一般以沒過藥物3-5厘米為宜,二煎或三煎時加水量酌減。通常輕煎劑(解表葯)浸泡30分鐘左右,中煎劑(一般葯)浸泡60分鐘左右,重煎劑(補益葯)浸泡60-90分鐘左右。

煎煮火候、次數和時間

輕煎劑(解表葯):一煎先用武火(急火)速煎,開鍋後小火再煎6-10分鐘即可出鍋,以免煎煮時間太長致有效的揮發性成分隨蒸氣一起跑掉影響療效。二煎開鍋後再文火煎煮15-20分鐘左右,兩次煎液混合在一起分2-3次服用或遵醫囑服用。

中煎劑(一般葯):先用武火後用文火(小火)共煎煮2-3次,一煎開鍋後10-12分鐘即可出鍋,如煎煮時間太長也可致有效的揮發性成分隨蒸氣跑掉而影響療效。二煎開鍋後煎煮20-30分鐘左右,也可再行三煎,開鍋後20分鐘左右即可,數次的煎液混合在一起分2-3次服用或遵醫囑服用。

重煎劑(補益葯):先用武火後用文火(小火)共煎煮3次,為減少有效成分的揮發而減低療效,一煎開鍋後10分-15鍾就可出鍋。二煎開鍋後可煎煮25-40分鐘左右,三煎開鍋後30分鐘左右即可,數次的煎液混合在一起分2-3次服用或遵醫囑服用。

注意:不論一煎二煎或三煎,都先用武火煎煮,開鍋後用文火煎煮至出鍋,煎煮期間要隨時觀察,不時攪拌,防止藥液溢出,防止干鍋、糊鍋。煎藥過程中如發現事先加水太少,為了防止干鍋、糊鍋可以適當的補充些熱水,不可中途加涼水。葯煎好後藥液要立即倒出來,否則藥液易被藥渣吸收,致能倒出的藥液量減少,浪費了藥物,影響了藥效。通常兩次煎煮出的藥液總量宜在300-500毫升左右,三次煎煮的總藥量適當多些,不應太少。目前很多醫者開出的藥方藥味很多、藥量較大,浸泡加水量較多,煎出的藥液量也較多,可以每日分數次或多次間隔服用,不必拘泥於一日二次三次。有的患者為了減少服藥量而將煎好的藥液再進行加熱濃縮以減少藥量便於服用,因加熱濃縮又可致揮髮油(精油)隨水蒸氣跑掉而降低療效,筆者不很贊同。

特殊煎法

先煎:先煎的目的在於增加藥物的溶解度,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充分發揮療效,也可降低藥物的毒性,消除葯的副作用。一般礦石類、貝殼類、動物骨骼類、有毒中藥及植物中質地堅實的中藥,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代赭石、生牡蠣、生石決明、生龜板、生鱉甲、珍珠母、海蛤殼、瓦楞子、生龍骨、生龍齒、水牛角、烏頭、附子、天竺黃、藏青果等,在浸泡後應先煎30-60分鐘,然後再加入群葯一起煎煮。

後下:藥物後下的目的在於減少有效成分的損失,確保療效。後下的藥物主要是芳香類的中藥,這類藥物多含有揮髮油(精油),是一類可隨水蒸汽蒸餾的與水不相混溶的無色或微黃色透明的油狀液體,其中常含有數種乃至十數種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較低,多比水輕,具有揮發性和特殊氣味,如薄荷、荊芥、細辛、蘇葉、青蒿、杏仁、白芷、當歸、川芎、藿香、佩蘭、砂仁、豆蔻、桂皮、茴香、丁香、檀香、沉香等,其主要用途分別有祛風、鎮咳、祛痰、平喘、通經、鎮痛、理氣、調味、防腐等。這類藥物煎煮時盡量以後下為好,注意葯鍋一定要蓋好蓋子,適當減小火力,以減少有效成分的揮發。另外久煎容易使有效成分破壞而影響療效的中藥如鉤藤、大黃等也須後下。所有後下的藥物都要事先浸泡,一煎時應在群葯煎好出鍋前5-10分鐘時再加入鍋內與群葯同煎,開鍋後再煎5-10分鐘後即可出鍋,千萬不能疏忽。

包煎:對於粘性大、具有絨毛、細小種子、花粉等中藥,如車前子、葶藶子、菟絲子、蘇子、旋復花、蒲黃以及滑石、五靈脂、蠶砂等,應裝入紗布口袋內並紮緊口,再與其它藥物一起浸泡、共同煎煮,以免造成藥液粘鍋、糊化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等。

烊化:對於一些膠質或糖類,如阿膠、鹿角膠、蜂蜜、飴糖、龜板膠、黃明膠等,宜用適量開水溶化後沖入湯藥中服用或將上述藥物直接放入煎好出鍋的湯液中用微火煎煮使之溶解後服用,目的在於充分利用膠液,避免其他藥物吸附膠液造成浪費,同時避免因合煎造成藥液的粘性增加,有效成分不易充分煎出的缺點。

單煎(另煎)兌入:對於一些貴重藥物,如人蔘、西洋參、鹿茸、羚羊角、穿山甲等應單獨煎煮。單煎的湯液先倒出暫放一容器內,藥渣再與其它群葯混煎,煎好後出鍋的藥液再兌入先前單煎好的湯液一起服用,以充分利用貴重藥品,減少浪費。

沖服:對於一些加熱後藥效易分解、難溶於水的或貴重藥物,如牛黃、麝香、三七、川貝母、硃砂、琥珀、穿山甲、紫河車等,宜研極細粉用煎好的湯藥或溫開水沖服。

關於服藥的方法和服藥禁忌「忌口」問題,筆者將另行撰文分享,請各位讀者持續關注「看大醫」公眾號更新動態。

上述拙文多有據可依,絕非杜撰,亦有筆者管窺之見,必有淺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權當拋磚引玉,祈有識之士斧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本草堂 的精彩文章:

常吃豬油的注意啦!能少吃就少吃,因為……
教你面診識肝病,學會了受益無窮,推薦收藏!

TAG:大醫本草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