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征遼東收穫最滿意戰將,三箭定天山,坑殺突厥十幾萬人

唐太宗征遼東收穫最滿意戰將,三箭定天山,坑殺突厥十幾萬人

唐太宗征遼東時收穫一員戰將,後來成為唐高宗時期最著名的將軍之一,他三箭定天山又降服高句麗,還把突厥人嚇破了膽,他就是赫赫有名的薛仁貴。

薛仁貴在唐太宗討伐遼東時參軍,一出場就顯示出英雄本色。他單槍匹馬救下郎將劉君邛。安市城之戰,薛仁貴身著白袍,手拿長槍,腰背弓箭,在陣前大呼一聲直衝敵方陣營。

唐太宗征遼東收穫最滿意戰將,三箭定天山,坑殺突厥十幾萬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薛仁貴所向披靡,他的另類軍功與裝扮很快引起唐太宗的注意。從遼東戰場返回時,唐太宗對薛仁貴說,此次最大的收穫是發現了他,這一發現比得到遼東還讓人高興。

薛仁貴果然沒有讓唐太宗失望,他在後來的戰爭中,為大唐的和平與安寧做出了很大貢獻。

龍朔元年,九姓突厥反叛,薛仁貴與鄭仁泰奉命帶兵出擊。送行宴會上,唐高宗對薛仁貴說,古代善射之人能穿透七層鎧甲,你射五層看看。

唐太宗征遼東收穫最滿意戰將,三箭定天山,坑殺突厥十幾萬人

薛仁貴領命射箭。只聽得弓弦響過,箭已經穿透五層鎧甲而過。高宗又驚又喜,讓人取堅硬的鎧甲賞給薛仁貴。

九姓突厥有10多萬人,他們挑了幾十名勇士來挑戰唐軍。薛仁貴連發三箭,連中三人。突厥人被薛仁貴精湛的箭術和氣勢嚇住,紛紛下馬投降。薛仁貴怕他們再生事端,把十幾萬人全部坑殺。九姓突厥從此衰落,再也不會對唐朝的邊境造成威脅。

唐太宗征遼東收穫最滿意戰將,三箭定天山,坑殺突厥十幾萬人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故事被人編成歌謠,在軍中廣為流傳。「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唐朝的輝煌以及全軍積極向上的面貌,從兩句歌詞中也能感受到。

乾封年間,薛仁貴又參加了平定高麗的戰爭。金山一戰,薛仁貴打開局面,唐高宗親自寫表揚信給他,鼓勵他建功立業,留名青史。

之後,薛仁貴又帶著2000人進攻高句麗重鎮扶余城。部將都說,這點兵打扶余城太少了。薛仁貴卻說,兵不在多,在主將是否合理運用。戰爭中,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如期拿下城池,又一路凱歌,與主帥李績在平壤城外會師。

唐太宗征遼東收穫最滿意戰將,三箭定天山,坑殺突厥十幾萬人

高句麗很快投降,薛仁貴負責留守平壤,他撫恤百姓,任用賢能,表彰忠孝節義,受到了高麗人民的廣泛擁護和愛戴。

咸亨元年,吐蕃入侵,薛仁貴的神勇在這一仗打了折扣。在大非川,薛仁貴告訴副手郭待封,自己打頭陣,郭待封帶後續部隊和糧草輜重跟在後面,兩軍在烏海城匯合後再戰吐蕃。

一切布置妥當,薛仁貴帶先頭部隊與吐蕃交戰,取得小部隊勝利後,就到烏海城等待支援。

唐太宗征遼東收穫最滿意戰將,三箭定天山,坑殺突厥十幾萬人

讓薛仁貴沒有想到的是,郭待封根本沒來,他嫉妒薛仁貴,沒有按計划行事,結果被吐蕃搶了軍糧和輜重。

等不上後援,又沒有糧草,薛仁貴不得不退回大非川。吐蕃又增派40萬人前來支援,唐軍大敗,薛仁貴被迫與吐蕃講和。

薛仁貴68歲時,又被派往鎮守邊關。在雲中,薛仁貴遇上突厥人,對方不相信唐軍的將領是薛仁貴,因為他們聽說薛仁貴死了才敢反叛。

唐太宗征遼東收穫最滿意戰將,三箭定天山,坑殺突厥十幾萬人

薛仁貴摘下頭盔,把自己的真面目顯露在突厥人面前。千真萬確!突厥人嚇得四散而逃。薛仁貴乘勢追擊,大敗突厥軍隊,取得了雲都大捷,為他人生最後的輝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永淳二年,70歲的薛仁貴去世。他是古代戰將的代表,他的戰果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征戰沙場,建功立業,保衛祖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坊 的精彩文章:

唐太宗的冷幽默,花巨資修宮殿是為了方便百姓,你相信嗎
在梨花盛開的地方,一個皇帝創造了中國歷史的傳奇

TAG:讀史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