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有了校長陪餐制 為啥浙江這所學校還出學生集體腹瀉事件?

有了校長陪餐制 為啥浙江這所學校還出學生集體腹瀉事件?

北方網-津雲新聞 記者陳國亮 發自浙江金華

5月6日起,陸續有媒體報道稱浙江金華華僑學校發生因食堂食材變質引發的學生集體腹瀉事件,學生家長反映稱食堂內雞蛋發毛、筒骨發臭、調味品過期等。

今年3月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事件之後,國家相關部門更加重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發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對學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進行規範管理。《規定》要求,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該《規定》自4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

按理,只要這個《規定》能真正貫徹落實好,學校食堂用餐出現食品安全事件的可能性會降到最低點。

那麼,浙江金華華僑學校所在的當地相關部門有沒有貫徹落實《規定》的實施?華僑學校事發時學校負責人有無與學生共同用餐?假如學校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了,那麼為啥還會出發生這起學生集體腹瀉事件?

津雲記者在金華進行了深入調查,針對上面幾個問題向當地的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獨家採訪。發生在這所學校身上的一些教訓、經驗也許能值得全國各地一些學校引以為戒和借鑒。

惹禍的是一道毛芋燉肉菜

金華華僑學校位於金華市環城南路,津雲記者找到該校時發現學校大門卻是金華曙光學校,經詢問得知,金華華僑學校就在金華曙光學校裡面。而這個位置歸屬金華市金東區範圍。

金華曙光學校和金華華僑學校都是民辦學校,招生對象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前者以高中為主,後者以小學和初中為主,華僑學校共有學生560多人。發生學生集體腹瀉事件的是金華華僑學校的老食堂和學生。學生腹瀉集中發生在4月27日晚上和28日上午。據相關部門統計,共有13名學生前往醫療機構就診,其中有2名學生掛了鹽水。截至28日下午,所有13名學生都已返校或回家。

「我們是在28日上午接到報告,曙光學校(華僑學校)出現學生腹瀉情況。」金華市金東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黃曉雲說。「當天我們採集了學生的糞便、肛拭子和菜品剩餘樣品,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判斷本次腹瀉為學生食用了26日加工冷藏、27日中餐加熱後食用的毛芋燉肉菜品引起。」

5月6日,金東區市場監管局在學校公告欄貼出了針對該次腹瀉事件相關食品的檢測報告結果,檢測了雞蛋、大米和熱菜等共計11批次的樣品,報告結果顯示均符合相關的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許多家長對此次檢測報告結果表示懷疑,對此,金東區市場監管局還公布了「申請再檢」的辦事程序和工作人員聯繫方式,便於學生家長向市場監管部門提出申請再檢。

金東區政府辦公室負責人解釋說:引起學生集體腹瀉的是那道毛芋燉肉菜(就是家長所拍圖片上的那些肉),這個已經在流行病學調查後判斷出來,就不在後來檢測的11批次樣品中;還有那些過期的調味品,也不需檢測。

區政府辦公室負責人稱:「對於食堂內當場發現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和變質食品,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相關法律,對學校處頂格10萬元的罰款;另外學校對此次事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區教育部門已經責令學校董事會罷免了原負責人的校長職務,並派工作組進駐,抓好學校管理工作。」

學校對主管部門隱瞞情況

經金東區委宣傳部、區教體局領導批准,金東區教體局副局長、派駐工作組組長施有根代表金東區接受津雲記者的獨家採訪,回應津雲記者提出的幾個問題。

施有根告訴津雲記者,金東區對這起事件十分重視,多個部門聯合分析評判後認為,按國家相關規定和事件中相關事實,這起事件不能稱為「食物中毒事件」,而是一起由變質食品引起的學生腹瀉事件。區里由教體局、衛生健康局、市場監管局等多部門聯合組成工作組派駐學校接管工作。金華華僑學校是民辦學校,之前是董事長兼學校校長,然後又聘請人擔任學校的執行校長。事件發生後,區里責令學校董事會罷免了董事長的校長職務,安排教體局一位幹部擔任學校校長。

施有根稱,對國家三部委《規定》,區相關部門積極貫徹落實,金華華僑學校也是落實了學校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制度。在以前,金華華僑學校是在老食堂用餐的,2018年10月份,學校建好了新大樓和新食堂,就全搬遷到新食堂用餐。但後來,學校發現由於學生用餐數量大,新食堂容量不夠,就於2019年初又違反規定私自啟用了老食堂用來給小學部和初中部學生就餐。學校一直沒有將啟用老食堂的情況向教育主管部門和衛健局彙報,相關部門今年來幾次到學校檢查學生用餐和食堂食品安全情況,兩個學校的負責人都將檢查人員往新食堂引,而不告知老食堂在用的情況。

學校里學生用餐是分批的。4月27日中餐,校負責人和一撥學生在老食堂用完餐後,食堂工作人員發現菜不夠了,就從冰櫃里拿出26日加工好冷藏的毛芋燉肉加熱後給學生們食用。而此時,學校負責人已經用餐結束走了,食堂也未將此事向學校負責人彙報。後來有老師就餐吃到這道菜時倒是吃出味道不對,就吐出來沒有再吃,但也沒有引起重視。

學校在工作組領導下積極整改

工作組派駐學校後,將華僑學校私自啟用的老食堂予以查封,初中部師生全都移到新食堂和曙光學校的高中部一同就餐,並增購了全套的新餐具。

對小學部的學生,由食堂將飯菜送到教室外面,讓學生排隊打好飯菜後進教室用餐。

金東區還組織了40多人的醫學專家團隊為全校小學、初中的567位學生進行了一次專項體檢,未發現其他異常情況。派駐工作組除了管理好學校外,還給學校辦了幾件實事。發現學校的廁所有些破舊,就安排人員進行了換新修補。每天早上上學時,安排禮儀組的學生站在學校大門迎接同學們和家長。

學生家長發現學校已經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對此都表示滿意,但還是擔心以後工作組撤離後學校又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對此,工作組表示,即使工作組以後撤離了,區教體局也會對這所學校進行重點監管,區衛健局也會定期來學校檢查,還將在這所學校食堂內建造「陽光食堂」,在廚房內安裝多個監控探頭,以便檢查人員和學生家長在網路上進行實時查看。

一份特殊的聲明

津雲記者發現,由於金華華僑學校是在金華曙光學校裡面,是一所「校中校」,所以浙江當地一些媒體和自媒體在報道此事件時,標的都是「金華曙光學校」。

有了校長陪餐制 為啥浙江這所學校還出學生集體腹瀉事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片:媒體報道時稱「金華曙光學校」發生學生集體腹瀉事件

於是,這幾天在微博和金華當地論壇上,就出現了金華曙光學校的一份聲明:

「近期有部分人員和媒體將金華華僑學校學生食物安全事件,轉嫁到金華曙光學校,在此我校發表嚴正聲明:此事與曙光學校無關。曙光學校和華僑學校是兩個獨立的單位,各有獨立的法人代表。華僑學校只是租借曙光學校的教學場地和設施,對於有關媒體或個人惡意傳播、混淆視聽,曙光學校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但津雲記者同時發現,金東區政府向媒體提供的一份通稿,還是將此事「轉嫁到金華曙光學校」了:

「近日,有網友反映,金華曙光學校食堂因給學生食用過期變質食品,導致13名學生被送醫就診。據了解,曙光學校為位於金華市環城南路的一所民辦學校,招生對象主要是外來務工錨點人員子弟。目前學校里教學秩序如常。曙光學校內部分小學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其中小學部、初中部又稱金華華僑學校。」

那麼這兩所學校的背後到底是什麼關係?

津雲記者又獨家採訪了金東區教體局副局長、派駐工作組組長施有根。

施有根稱:曙光學校已經有20年歷史了,華僑學校也已經有十幾年歷史。以前,這就是一所學校,是一個金華本地(非金東區)的老闆所創辦,後來他年紀大了,高中部給了兒子,小學、初中部給了女兒。雖然是民辦學校,招的主要也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弟,但學校還是正規的,招來的老師都有教師證,都很認真負責的。但在學校管理上還是有所欠缺,董事長沒學校管理經驗,聘請來的所謂「執行校長」那人以前只當過老師沒當過校長。

至於「華僑學校」這只是個名稱,一個校名而已。「那周邊、那一帶哪有什麼華僑了?」 施有根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