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崩壞3:聖痕畢加索,原來德麗莎還曾是這位大佬的心上人?

崩壞3:聖痕畢加索,原來德麗莎還曾是這位大佬的心上人?

他是20世紀的藝術大師、立體主義的開山鼻祖,他讓世界大吃一驚,不僅把世界翻了個身,而且,還賦予了它新的眼睛。他就是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

hi,大家好,我是smile,劉喜脈。

提到畢加索(閉家鎖),可能還有人會想到「居里夫人」,因為,這分明就是宅男宅女的代名詞啊(滑稽)。

當然,對於大多數看官而言,這位藝術大師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其異於常人的創作思維。比如畢加索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之一,《格爾尼卡》,乍一看,會讓你覺得這就是一堆混亂的塗鴉。

沒錯,這幅畫所描繪的,就是一種【混亂】!

這幅畫創作於1937年,那一年的4月26日,西班牙北部重鎮格爾尼卡,被德國空軍夷為平地,無數平民百姓或死或傷。義憤填膺的畢加索,以此事件創作了一幅裝飾壁畫,並在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中展出,用來表達對法西斯暴行的抗議,和對死傷者的哀悼。

那殘缺的肢體、扭曲的面龐,用黑、白、灰三色不斷重疊,陰鬱且悲涼的氣氛,以這樣一種又有寫實又有象徵的手法展現出來。

上位聖痕所致敬的,就是這幅畫。而你將滿星聖痕背景放大後,就能看到暗藏的《格爾尼卡》。

同時,這個短髮蘿莉手中拿著的面具,和滿星背景的女性頭像,所象徵的,則應該是畢加索代表的立體主義。

立體主義畫作通常不會遵循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而是將背景與畫面穿插,用二維空間的畫作特色來表現三維空間的「錯覺」,簡單來說,我所理解的立體主義,就是4個字,解構、重構。

事實上,畢加索最早期的畫風可不是這樣的。

畢加索,1881年出生於西班牙一個小有名望的家族,老爹是畫家,也是馬拉加美術館館長。

據說畢加索很早就展現出了自己的繪畫天賦,11歲時的素描作品就已堪稱「人體印表機」,16歲開始參加美展,並考取當時一流的馬德里皇家美術學院。

成名後的畢加索曾說過「我13歲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但我畫了一輩子才畫得像個孩子」,其實,並不過分。

畢加索的畫作風格其實比較多變,曾有什麼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等,自1905 年開始,他的畫風幾乎每年都在變,從表面上看有向古典藝術回歸的趨勢,但從色彩、構圖、造型上的嘗試看,已經在為他後來的重大突破做足了各種鋪墊。

所有的轉折和突破,都發端於1907年的《亞威農少女》,這也是立體主義起步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這幅畫所描繪的是5位從事特殊服務的巴塞羅那女子,她們搔首弄姿,擺出招搖和引誘的姿態,然而,身軀卻因過於放縱性慾染上的疾病,呈現出憔悴的病態。畢加索就是想用這一種扭曲而震人心魄的藝術表現力來表達內心情感。

誠然,迫於生計的選擇,讓人只能一聲長嘆。

也無怪於茨威格曾對女性的命運有過這樣的感慨——「她那個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當然,畢加索的作品也不總是像《格爾尼卡》、《和平鴿》、《亞威農少女》等一樣表現出對現實的憐憫。

有關「情與愛」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畢加索在1932年創作的《夢》,這幅作品也出現在聖痕原畫上。

《夢》這幅油畫,是多情的畢加索為了紀念一段感情所作。1927年初,時年47歲的已婚男士畢加索,邂逅了時年17歲的金髮少女德麗莎,很快,德雷莎便成了畢加索繪畫和雕的模特。畢加索曾說「在這個世界上,與德麗莎的相遇才是他生命的真正開始」,考慮到兩者相差30歲,這段情史可真是「老牛吃嫩草」。

另外,考慮到畢加索愛玩神秘的習慣,姑娘的右手故意畫成了6個指頭,你可以猜猜這「6」暗示了什麼?

聖痕原畫中,畢加索左手的素描形象,應該是暗指他的自畫像或是素描,相信各位也見識了他的繪畫基本有多強,而自畫像嘛,則是各種風格都有。

崩壞3:聖痕故事第二季可能採用的背景音樂,聆聽心靈的藝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喜脈 的精彩文章:

崩壞3:聖痕故事第二季可能採用的背景音樂,聆聽心靈的藝術

TAG:劉喜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