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大名著里,誰最孝敬母親?《紅樓夢》人物只能墊底

四大名著里,誰最孝敬母親?《紅樓夢》人物只能墊底

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以來,對於自己的父母,都有一份特殊的敬重之情。雖然在封建社會裡,那時候男女尊卑的觀念特別嚴重,但子女對母親的孝順,卻並不受其影響。

即使在文學作品裡,也有很多孝順的故事,比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基本都在民間廣泛傳播。而任何忤逆父母的人,都會受到大家一致的譴責與唾棄。即使在文學小說里,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那麼,作為我們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這四本書,基本每一個中國人都不可能完全繞開,或多或少總有所了解。那麼,在您心目中,這四大名著裡面的人物,哪一個最孝順自己的母親呢?或許我們可以從小說而聯繫到作者,甚至聯繫到小說的時代背景,從而對我們的民族傳承有更深的感受。

在我的觀點裡,四大名著的時間軸,從漢末到盛唐,又從北宋到明清,基本貫穿了我們中華文明、整個歷史上的強盛時期。每個時代,自然都應該有自己孝順的代表,被作者寫入書中。

首先說說《三國演義》。在我看來,三國演義里,基本沒有太多孝順母親的代表人物。且看曹操、劉備、孫權,伴隨他們戎馬征戰一生的,只是那刀光劍影,並沒有多少人倫之情。唯有劉備出場時,有提及到他的母親,也只是說「織涼席為生」,母子之間並沒有多少筆墨。

三國演義里比較有名的孝子,可能以徐庶、姜維知名度比較大。徐庶因為母親的原因,選擇放棄劉備,從此過上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生活,姜維也是因為母親的原因投降諸葛亮。但母子之間的生活情節,並沒有多少記錄,所以,《三國演義》里,基本找不到有代表性的「母子情」。

再說《西遊記》,四大名著里,可能傳播面最廣的應該就是它了。可作為一部神話小說,《西遊記》里的子孝母賢,可能受情節限制,不便提及,幾乎找不大任何孝順母親的故事。就拿唐僧來勉強說說,母親忍辱負重十八年,最後的唐僧還是做了和尚,不但斷了自家香火,更勿論為母伸冤雪恨,就母子親情來說,應該是做得非常不夠的。

《紅樓夢》倒是描述的一個家族的日常生活,按道理,應該有很多的母子之情的描述。可惜很悲哀的是,賈府榮寧兩家,幾乎找不到一個孝子賢孫。儘管表面上,賈母受到大家一致的尊敬,但那只是制度下的產物,或者說是封建禮法所決定的,幾乎看不到多少發自內心的親情流露。

比如賈府被抄家那一幕,賈母倒地,沒有一個人顧得上她!這個細節就充分說明,在賈府上下人的心中,只有利益,並沒有多少親情。所以真難找到幾個孝順母親的例子。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這些風流俊雅的人物,要不就是只知道風花雪月,要不就沒有機會孝順。最特別的例子,就是探春對待親媽趙姨娘的態度,完全是利益下扭曲的情懷。

在我看來,倒是《水滸傳》裡面,真有很多孝順母親的例子。即使一個小人物,沒有顯赫的身份地位,甚至一度成為宋江的影子,自己沒有多少主見的人,也能做到對母親的百依百順,他就是李逵,黑旋風李逵。

這李逵本是一個小混混,天不怕地不怕,遇到宋江之前,唯一怕的人就是眼睛不好使的老母親。因為經常犯渾,和別人爭鬥打架的時候,那是一頭紅眼牛,沒有人勸得住。

想要讓李逵住手,唯有搬來他老母親,只要在旁邊輕輕說一句,「黑子,你又在打架么」。李逵馬上就能停手,甚至還任憑別人處置消氣。唯一的要求就是別囔囔,不要讓老母親知道自己打架而擔心。

後來李逵上了梁山,一開始寢食不安,原因就是自己在梁山過好日子,母親在家受苦。於是星夜回家接老媽一起來享福。可李老媽沒那個福分,在沂嶺命喪虎口。李逵一怒之下,孤身深入虎穴,徒手斬殺一窩四隻老虎,比起武松打虎還要多送三隻。李逵不知道危險嗎?恐怕難以說得通。唯一的理由,應該就是孝順母親,為母報仇,憤而忘記自身的危險。

所以說,四大名著里,唯有李逵這個小人物,是最孝順母親的。四大名著里,《水滸傳》一向不被人看好,也是最少人追捧的一本。難道說,現代的我們,真的對「孝敬父母」不怎麼在意了嗎?要知道,百善孝為先,什麼原因,讓我們逐漸淡忘那份最原始的感恩之情?這是值得我們深刻反思的。

值此母親節來臨之際,祝天下母親,身體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養生談 的精彩文章:

大觀園的女子「百花譜」,林黛玉被稱為花神,唯有此花能和她匹配
睡覺也能反映臟腑問題,下列三種情況,可能和心肝肺有關

TAG:文化養生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