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我每天睡覺以前,一定給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南懷瑾老師:我每天睡覺以前,一定給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南懷瑾老師:我每天睡覺以前,一定給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自己的願力,每天晚上睡覺以前,一定要給我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金剛經》的感應力量非常大,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我在讀中學階段,每天早晨四點鐘就起,練拳運動以後,首先念《金剛經》。為什麼念呢?我一點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訴我念《金剛經》很好,我就念《金剛經》。因為在學校里,也不敢敲木魚,怕被人家說神經病,偷偷地弄一本《金剛經》,到會客室去念。前怕狼,後怕虎,一下子就念完了。有一次我念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忽然覺得我沒有了,我到哪裡去了?不知道啊!以後我就不念了,後來才明了其中的道理。此經對我的經驗,有這樣奇妙。在歷史記載中,更有非常多的感應。抗戰八年,出門在外,跟家裡父母分離,生死不可知,那時我只有一個願力,每天晚上睡覺以前,一定要給我父母念《金剛經》、《心經》。這是我的秘密,我心中自己的願力,外面不知道,可是我的經驗上知道,感應力量非常大,非常大。

《金剛經說什麼》

南懷瑾老師:我每天睡覺以前,一定給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我們大家都在作施食,有時候我實在太累了沒有施了,拜託你幫忙,晚上幫我施個食。上供養十方三世諸佛,像我在外面,抗戰在外面,家裡都沒有通信,跟日本人打了八年戰當然想父母家裡,唯一的辦法只有每天睡覺前念一卷《金剛經》,忙的時候至少念一卷《心經》求佛保佑,這些都是修福德資糧應該做的。

文字整理自「南懷瑾文教基金會」《南禪七日》

南懷瑾老師:我每天睡覺以前,一定給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我看過很多信宗教的人,對於他們的教主,不論是佛還是上帝,很有恭敬供養心,對於自己的父母卻好像是冤家一樣。你對一切眾生都要供養,何況是父母?很多學佛的人,和自己的家人相處不好,覺得家人是拖累,覺得煩。這些人連自己眼前的家人都不能度,逃避到宗教里來,還說什麼要度一切眾生?簡直是犯罪!佛經上說,事父母如佛一樣的人必定得福報的。

······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愈。」比如有位老前輩只有一個兒子,這兒子假如病了,作為父母一定也會得病,因為晝夜照料兒子累病了,或者過分擔心而生病了。等到兒子病好了,父母病也好了。在座各位有子女的,都有這種體驗,只有那些未來的父母親不知道。古人說,「養子方知父母恩」,自己當了父母才知道孝道的嚴重,沒當過父母只是口頭禪,這也是八萬四千法門當中的一法,你當了父母就知道了。孝道就是對父母的愛所起的感情。

······

男性父愛的擴充,是慈的基本;母愛的擴充,是悲的基本。兩者性質完全不同,但是愛心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發出來的作用。我們都做過人家的子女,這裡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還做過人家的父母,應該可以體會到父母愛的不同。媽媽打孩子,一邊打一邊哭,是悲。父親打孩子,心中固然難過,就少有哭的,甚至鬧到脫離父子關係,其實還是愛子女的,這是慈。

······

父母愛子女算不算慈悲呢?當然算,那該叫愛還是叫慈悲,就隨便你叫了。父母愛子女是無條件的。有人問孔子什麼叫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憂。」這好像牛頭不對馬嘴,他是說了解父母親看到子女生病的那種心理,就是孝道。我從小到十一二歲之前一直在多愁多病中,看到花落了都會哭一場,一到了熱鬧地方也掉眼淚。當然後來就沒這回事了,我反省起來,父母照應我夠痛苦了,到了自己為人父母時,體會更深,「養子方知父母恩」啊!孔子的回答要你當了父母才會懂,你了解了父母那種擔憂痛苦的心理,能同樣用這種心理迴轉來照應父母,就是孝道。

······

怎麼樣是迴向呢?這個問題嚴重了,連好幾位老前輩都問過我關於迴向的意義。他們的學問都很好,不是不認得這兩個字。古人為什麼翻譯成迴向?意義是非常深刻的。你若是懂了輪迴,就會懂迴向。宇宙萬物是旋轉的,起點也是終點,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迴向也是這個道理。布施出去,我就沒有了,其實正是你的有。你覺得什麼都犧牲了,正是你的成就。不過你如果因此存著要回收的心理去布施,那就糟糕了,反而不會迴向的。如果你無心布施,它自然就迴向。例如有人問我,要怎麼念經迴向給父母,這很簡單,你只要起這一念就迴向了,這就是心念的力量,不用再念出來這是為了誰為了誰的。

《維摩詰的花雨漫天》

南懷瑾老師:我每天睡覺以前,一定給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你們注意喔!我們的生日,佛告訴我們叫「母難日」,就是母親受苦受難,生死關頭的一天。生不好母親就死掉了,那是很痛苦很痛苦的啊!所以說,人一定要尊重父母,因為生你的時候,母親是拿生死來換你這條命的。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南懷瑾老師:我每天睡覺以前,一定給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像我小的時候,我們鄉下有個胖胖的接生婆。我們鄉下人家,哎呀!趕快把那個接生婆找來吧,要生了。水桶裡面煮了開水,剪刀什麼的放好。真正生的時候,做媽媽的痛苦,孩子也苦,生老病死苦,兩方面都苦,生死問題最痛苦了。佛學把生日叫「母難日」,是母親受災難的一天,所以不會請客殺雞給大家吃,要吃素。自己生命來了,為什麼殺別的生命來慶祝呢!這是佛教的觀念。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南懷瑾老師:我每天睡覺以前,一定給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我母親信佛,但並不大懂得什麼佛理。我在童年的時代,有次問她:媽媽,菩薩的眼睛為什麼半開半閉?他為什麼不張開眼睛?這個問題不好解釋。可是我的媽媽卻不假思索地回答,世界上的人太壞了,菩薩只好半閉著眼,不看為妙,如果張開眼睛一看,這麼亂糟糟的一個世界,那真要氣死了。我一聽,哦,原來是這樣子啊!也蠻有意思的。

這類往事,一眨眼,已經是幾十年前當小孩的記憶了。現在只有早晚給父母念經,事情再忙還是要念,經常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七卷,五卷一定少不了的。如果不念,覺都睡不著。

《佛教的孝道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5.11—12日,文殊院「浴佛節」帶你體驗佛陀的前世今生
永明延壽禪師:雲駛月運 舟行岸移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