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大美寧夏:絲路驛站 塞上江南

大美寧夏:絲路驛站 塞上江南

黃河

我看過山西陝西的黃河,也看過河南山東的黃河,無一不是濁浪滔天,泥沙俱下。但寧夏的黃河,顛覆了我對黃河的認知。

李白有詩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滾滾黃河水,九曲十八彎,以萬馬奔騰之勢,衝破山谷,咆哮向前。然而到了寧夏,黃河水突然變慢了,也變清了。

水是生命之源,寧夏卻降雨貧乏。勤勞無畏的寧夏人靠不了天,就靠地。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利用天然的溝渠,引黃河水入農田,使這裡成為了魚米之鄉。洶湧的黃河,在寧夏人民的馴服下,變得溫順,「天下黃河富寧夏」的說法也由此產生。

在中衛,在青銅峽,隨處可見漁夫悠閑地劃著羊皮筏子,垂釣者在岸邊等待魚兒上鉤。人們盡情享受著黃河帶來的富庶與美好。

岩畫

悠悠賀蘭山,南北縱橫,貫穿整個寧夏。山勢雄偉,如萬馬奔騰,被譽為寧夏的父親山。賀蘭山銀川段數以千計的岩畫,被譽為中國游牧民族的畫廊。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寧夏就成為了北方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這些民族沒有文字,於是用岩畫的方式,記錄了他們狩獵、祭祀、種植、劃分領地等場面,畫風古樸、粗獷。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先民們流逝在歲月長河中,而留在石頭上的岩畫成了永久的信息,向後世訴說著先民們對生活的勇氣和情感。

大漠

在中衛沙坡頭,可以看到沙漠與河流這對不相融的矛盾體,完美交融在了一起。一半是黃河,波瀾壯闊,奔流不息。一半是沙漠,浩瀚無垠,金濤起伏。

我脫下鞋子,光腳走在大漠中,沙子溫軟細膩,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目光所及之處,儘是起伏的沙丘,遠處的駱駝、行人,都已經和天地融為一體。

當年,大詩人王維途經沙坡頭,看到沙河相依的曠世奇景,留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絕唱。沙坡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令人嚮往。

絲路

絲綢之路,是最早、最重要的東西方文明交流通道,寧夏是絲路上的重要驛站。曾幾何時,這裡駝鈴陣陣,羌笛聲聲,一列列商隊穿過茫茫戈壁。絲綢古道,迎來送往著各色人等。

自古以來,伊斯蘭文化、邊塞文化、黃河文化、游牧文化等多元文化交匯在寧夏,造就了寧夏人不排外、不保守、兼收並蓄、和諧共生的特性。在寧夏,沒有人對我的東北口音說三道四,他們用和而不同的理念,包容著一切來客。寧夏猶如名菜佛跳牆,讓每一種食材保留自己的個性,同時吸取別的食材的精華。

寧夏是我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但卻擁有悠久的文明,富庶的土地,大氣的風骨,開闊的胸懷。古老的寧夏如展翅鳳凰,喚發出新的生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你的人生 被寫在別人的書里?
中年少女的和平自處 到底有多難?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