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植物也有語言

植物也有語言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間交流情感的橋樑。動物也有屬於它們自己的「語言」,比如通過叫聲或者肢體去表達意圖。那麼,植物有「語言」嗎?很多人覺得植物既不會動也不會說話,無論周邊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它們都無動於衷,怎麼可能有自己的語言呢?

20世紀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究了植物對氣候環境的反應,發現在嚴重乾旱時期,植物會發出一些奇特的聲音。通過進一步的測量和收集數據,他發現聲音的源頭在植物體內的輸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況下會發生微小的震動。另一位加拿大科學家發現,植物缺水時發出的響聲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關性的,缺水越嚴重,發出的響聲越大。但是,當時還無法對這種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倘若是因為植物缺水而有意發出這種聲音的話,這種具有意識性的表現實在令人驚嘆。

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科學家發現植物的語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們所發出的聲音往往會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為了揭開植物發聲的奧秘,英國科學家羅德和日本科學家岩尾憲三發明了一種「植物活性翻譯機」,通過連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夠清晰地聽到植物的聲音。利用這台翻譯機,他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比如有些植物若長時間處於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強光的照射,會發出較高音調的聲音,如同人受到驚嚇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強風或者缺水時,發出的聲音是低音調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經歷生長環境變化後聲音會產生較大的差異,比如突然有舒適的陽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狀態下突然被澆灌,聲音會從刺耳變得很悅耳,這便是它們表達愉悅的一種方式。

科學家對不同種類的植物聲音進行研究後發現,物種間的聲音也會有所差別。為了探索植物之間的聲音差異,美國科學家通過儀器對植物的聲音進行測量。在植物葉片的不同位置放置兩個微型電極,電極的作用是接收植物發出的信號,再通過一種特殊的儀器將這種信號轉換成聲音,並通過增幅機進行放大處理,形成一個完整的測試系統。通過對比測試,不同種類的植物會有其獨特的聲音。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聲音類似口哨,有的聲音猶如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紅柿卻能發出響亮動聽的聲音。

植物的「語言」本質上來說是對外界環境變化做出的反應,就像人類感情中的喜怒哀樂。通過植物的這一特性,人們便可知曉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的變化和需求,從而進行針對性照顧,有效地提升它們的生命力。

來源:新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口呼吸影響顏值,還不快改正?
一圖讀懂母乳餵養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