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如何評價楊振寧關於「高能物理已到末路」的言論?原來這才是真相

如何評價楊振寧關於「高能物理已到末路」的言論?原來這才是真相

楊振寧的觀點在目前是對的,這類大型的實驗設備,歐洲已經有了,利用率也不高,我們可以和他們合作,將閑置的設備充分利用起來,不是更經濟實惠嗎?而且,這樣的設備都基本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沒有必要非得自己搞一套。目前世界沒人願意做,不一定非得中國出頭當「冤大頭」。這個和過去「兩彈一星」以及現在發展高科技項目不是一回事。記得前幾年因為承辦奧運會從香餑餑變成了「雞肋」,就有人主張中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積極承辦奧運會,結果被民意壓下去了。這次大型對撞機項目也會是這樣的結果。因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了,中國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政府做任何一項事情,也要考慮民意。民意反對,這是成不了。

在上世紀圍繞著這個領域,科學家拼了命地探索這其中的奧秘,就好像當年大家在搶誰發現地元素更多一樣。為此,科學家還建立了粒子標準模型。而科學家研究這個尺度地主要方法其實就是大型對撞機,說白了就是給粒子加速,然後讓他們各種撞,看看能不能從中發現些什麼反常的現象,如果有,那說明可能會有什麼好的發現。在眾多的大型對撞機中,歐洲的LHC是有名氣的,它全場大概是27公里(周長)。

於微觀粒子幽境研究,人類也在不斷改良技術和設備,不斷加大加速器的功率和規模體量,先後分析出中子、質子、夸克等等基本粒子。在實用方面,不僅有各種類型的核電站,還研製出原子彈、氫彈、中子彈,已經發展出第四代核武器。實驗物理學,理論物理學,總是呈現交替領先的競爭狀態。有趣的是,理論物理學又總是被修正,改弦易轍。牛頓的理論被愛因斯坦的理論所覆蓋。62年前的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合著的宇稱不守恆,顛覆了愛因斯坦的宇稱守恆。因此而獲得若貝爾物理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哲愛美麗 的精彩文章:

為何光速299792458米每秒,不取3億米每秒?這點太關鍵
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與屠呦呦的諾貝醫學獎,誰對中國的影響更大?

TAG:徐哲愛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