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造反的藩王那麼多,為什麼只有朱棣篡位成功?

歷史上造反的藩王那麼多,為什麼只有朱棣篡位成功?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從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揮師南下,到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南京登基,朱棣通過四年的靖難之役篡位成功,成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所謂靖難之役,實際上就是以清君側之名,行藩王謀反之實。

從西漢的七國之亂,到西晉的八王之亂,再到清朝的三藩之亂,中國歷史上的藩王造反不在少數,但最終成功的卻只有明朝的燕王朱棣,這其中的深層原因又到底是什麼呢?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簡要分析如下,如有不足或不當,歡迎批評指正。

(朱允炆和朱棣劇照)

原因一:朱允炆主少國疑,根基不穩。

首先,明朝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極為特殊。明太祖朱元璋不走尋常路,晚年竟然越過二十幾個兒子,直接把皇位傳給了孫子朱允炆。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登基,但是,他不但年紀小,而且性格軟弱,智謀不足,身邊又沒有賢臣良將輔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朱允炆剛剛登基,正是主少國疑,根基不穩。

而且,朱允炆以皇太孫的身份承襲帝位,他的眾多叔叔們本來就非常不滿加不服,朱棣造反時,大家都選擇坐山觀虎鬥,無人願意起兵勤王。

所以,朱允炆勢單力薄,是朱棣造反成功的先決條件。

(朱棣劇照)

原因二:朱棣文韜武略,智謀超人

說完朱允炆,再對比一下朱棣的情況。《明史·成祖本紀》評價朱棣說:「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也就是說,朱棣文韜武略,能謀善斷,各方面甚至不輸明太祖朱元璋。

論輩分,朱棣比朱允炆長;論年齡,朱棣比朱允炆大;論資歷,朱棣比朱允炆老;論戰功,朱棣比朱允炆大;論智謀,朱棣比朱允炆強。所以,朱允炆除了佔據正統,在其他方面他確實不能與朱棣相比。

(朱允炆劇照)

原因三:軍事實力強,作戰經驗足

以上提及的朱棣相較於朱允炆的種種優勢,其實還是次要的,朱棣的主要優勢則在於他的軍事實力和作戰經驗,而這一切又得益於朱元璋對皇子們實行的分封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把二十幾個兒子全部分封為藩王,駐守在全國各地。朱元璋這樣做到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皇子守國門,抵禦外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方便武將謀反時皇子們進京勤王。

但是,朱元璋此舉在削弱了武將兵權的同時,也使皇子們個個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其中實力最強的就是燕王朱棣。因為,朱棣鎮守的北平地處北方,臨近蒙古,他常年對抗北元,不僅累積了豐厚的作戰經驗,而且部隊規模逐年擴大,到了朱允炆登基時,其綜合實力甚至可以與中央軍一較高下。

(朱棣劇照)

原因四:朱元璋殺盡功臣,朱允炆無人可用

朱元璋隔代傳位,他自己心中也有很強的不安全感,他最怕的就是自己死後,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將造反,致使朱允炆皇位不穩。所以,朱元璋晚年大殺功臣,其本質目的就是為朱允炆順利登基乃至坐穩皇位鋪路。

但是朱元璋只想到了武將會謀反,卻忽略了他的兒子們也是實力強勁,也有造反的可能。朱元璋殺盡功臣導致了一個最直接的惡果,那就是朱棣起兵反叛時,朱允炆無人可用。所以,朱允炆縱然名義上掌控著全國兵馬,但由於缺乏身經百戰的大將,最後竟然輸給了朱棣。

(朱允炆劇照)

原因五:兄弟情深,藩王讓路

靖難之役爆發時,朱元璋的前三個兒子全部過世,朱棣是最年長的一位皇子。作為諸王之首,他得到了大多數藩王的支持,特別是北方諸王,他們常年與朱棣一起對抗北元,彼此間有著極為深厚的情誼。當朱棣起兵,由北向南進攻南京時,北方諸王要麼借道放行,要麼乾脆主動歸順,所以朱棣一路勢如破竹,在逼近南京前遇到的阻力很小。

(明成祖朱棣畫像)

原因六:叔侄之爭,內部矛盾

朱棣與朱允炆之爭,實際上是朱家的內部矛盾,不涉及改朝換代的問題。而且,朱棣又是馬皇后所生的嫡子(出自《明史·成祖本紀》:「文皇帝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他本來就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所以相較於普通藩王造反,朱棣當時面對的聲討壓力並沒有那麼大,更何況朱棣還很會搞輿論宣傳,他自始至終也沒承認自己是造反,發動靖難之役也是以清君側名義進行的。

綜上,朱棣之所以能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最終獲勝登基為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其原因是多重的、複雜的,總的來說,這表面上看是歷史的偶然,實則卻是歷史的必然。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兔日記 的精彩文章:

聰明一世的司馬炎明明有二十多個兒子,為何非要傳位給一個傻子?
為何說「明朝得國最正」?與其他王朝比,明朝究竟「正」在哪裡?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