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慈禧逃亡返京路上富了12代400年的康氏家族捐百萬銀兩被封為康百萬,從而揚名海內外

慈禧逃亡返京路上富了12代400年的康氏家族捐百萬銀兩被封為康百萬,從而揚名海內外

鞏義市,不僅僅是杜甫的故鄉,對於小譚來講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地方,很慶幸,在鞏義這麼一個小地方,也有令人稱謂的「傳奇」。

相信大家常常聽見一句話,「富不過三代。」而小譚今天說的「傳奇」。與其恰恰相反,而且還多了三倍,這個「傳奇」,就是中國第一莊園,康百萬家園。

康百萬家《族譜》系統完整,歷史脈絡清楚。康家始祖是母親攜兒,在明初由山西移民來河南,定居鞏縣橋西村(康店),就此繁衍生息發展壯大,創建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康百萬莊園。

康家人,最初的一到五代以農耕為生,只能維持生計。到了明中期,第六代出了個康紹敬初涉仕途,任「東昌府大使」。這個人有經濟意識,帶領家人在洛河周邊經商,漸漸的創基立業,到了明末已經擁有4000多畝土地和一些店鋪,成為周邊有名的財主,橋西村也改稱為康家店。

明朝末期康家第十一世孫康惠迎娶了明代福王孫女為妻,為康家帶來了運氣。清康乾盛期間,為康家繼續發展提供了機遇。十二世康太勇放棄功名,打破「士不經商」的儒家思想觀念,利用清初康熙皇帝重漕運河之際,楊帆黃河,順流而下,開拓山東商業。一度使康家基業從中原一代擴展到魯南和江淮一帶。

康大勇兒子康雲,繼續擴張,使康家在河南和山東擁有大片土地的豪門大戶。到了第十四代康應魁又開闢了陝西市場。取得了百萬清軍的衣服、棉被等的供應權,長達十多年,這一舉既向朝廷「盡忠」,又發了大財。全盛時期的康百萬成為「富甲三省、船型六河,土地近20萬畝,財富無記其數」的活財神。

但是隨著大清帝國的逐漸沒落,康家在同治、光緒時期漸漸衰落。但是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1900年的時候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帶光緒逃亡西安,第二年在返京的途中,第十七代康鴻猷接待了慈禧,為慈禧修建行宮、浮橋和御道,並向清朝捐獻大量銀兩。「受到慈禧的封賜,從而使康百萬名揚天下」。

民國時期,康家走向沒落,十八代康庭蘭奮發圖,利用鐵路、水路,將經營面擴大到上海、天津乃至日本,但是隨著日寇入侵,無力還天。

民國後期,康氏家族增至百餘口人,一部分勉強維持祖業、坐吃山空外,很多紈絝子弟花天酒地,嫖娼、賭博、吸食鴉片,將家業敗盡。

當然也有部分有為青年選擇叛離家族,走上革命道路,成為國家軍政幹部和科技人才,新中國初期,土地改革時,康百萬莊園除了將龍窩、金谷寨等宅院分給群眾以外,其餘交給國家。

康百萬上到第六代康紹敬,下到十八代康庭蘭共富裕了12代人,400餘年,時間之久,極其罕見。

康家有楹聯寫到「志欲光前惟有讀書教子,心存裕後莫如勤儉持家。」意為「要為祖宗爭光必須教子讀書,要造福後代最好的辦法就是勤儉持家。」另有「書帶生庭」、「勤勉學問」的門頭橫批。更有用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馬上、枕上、廁上」思考文章的經歷,提煉出「三上成文」的妙語警示後人刻苦學習。

康家世代的用心良苦換取了豐厚的回報,先後有許多人走向仕途。有兩人獲「文魁」和「博學仁風」之榮譽,備受人尊重。並贈匾高懸於牆上,今天仍在。俗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五輩」,唯獨康氏家族能延續400年的富裕,應該和其重教育,提高家人文化素質有直接關係。

以上就是小譚要說的傳奇,康氏家族,康百萬莊園,今天仍在鞏義市,它所承載的是一份家族的榮耀,更是見證了一代傳奇的輝煌與沒落,希望大家有空去看看,應該會收穫不少感悟。

如果你也喜歡古建築歷史文化,歡迎關注譚論古今,小譚在這裡不定時更新建築文化的故事。

無論是風裡,還是在雨里,我都在這裡守候著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姓氏文化探源——顧姓
她是愛喝酒的「女漢子」,也是柔情愛國的宋詞女神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