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年僅二十七歲,又沒有任何經驗,劉備為何要三顧茅廬去請

諸葛亮年僅二十七歲,又沒有任何經驗,劉備為何要三顧茅廬去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發生在博望坡之戰前夕,相關人物分別為夏侯惇、徐庶和諸葛亮。原文如下:

夏侯惇進曰:「近聞劉備在新野,每日教演士卒,必為後患,可早圖之。」操即命夏侯惇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蘭、韓浩為副將,領兵十萬,直抵博望城,以窺新野。荀彧諫曰:「劉備英雄,今更兼諸葛亮為軍師,不可輕敵。」惇曰:「劉備鼠輩耳,吾必擒之。」徐庶曰:「將軍勿輕視劉玄德。今玄德得諸葛亮為輔,如虎生翼矣。」操曰:「諸葛亮何人也?」庶曰:亮字孔明,道號卧龍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計,真當世之奇才,非可小覷。」

操曰:「比公若何?」庶曰:「庶安敢比亮?庶如螢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夏侯惇曰:「元直之言謬矣。吾看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懼哉!吾若不一陣生擒劉備,活捉諸葛,願將首級獻與丞相。」操曰:「汝早報捷書,以慰吾心。」惇奮然辭曹操,引軍登程。卻說玄德自得孔明,以師禮待之。關、張二人不悅,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學?兄長待之太過!又未見他真實效驗!」玄德曰:「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兩弟勿復多言。」關、張見說,不言而退。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曹操派夏侯惇領兵十萬進犯新野,荀彧提醒夏侯惇不可輕敵,徐庶又當眾誇讚諸葛亮,令夏侯惇非常惱怒。夏侯惇表示,此戰定當生擒劉備,活捉諸葛亮。而在新野城中,關羽和張飛見劉備以師禮對待諸葛亮,很不高興,認為諸葛亮年輕,缺乏經驗,未必能發揮作用。不過,劉備認為自己得到了諸葛亮,就好像魚兒入水一樣,並告誡關羽和張飛不得多言。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徐庶口中的「經天緯地」, 意為規劃天地,形容有治理天下的經世之才。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的「經緯天地曰文」。

小說中描述的博望坡之戰,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但發生時間並非徐庶委身曹操之後,指揮這場戰鬥的也不是諸葛亮。據《三國志·先主傳》載:「(劉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三國志·李典傳》亦稱:「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惇等果入賊伏里,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從時間上看,此戰發生的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此時的諸葛亮還在隆中隱居,而徐庶也尚未投靠劉備集團。因此,指揮這場戰鬥的自然是劉備。

至於徐庶對於諸葛亮的高度評價,的確是歷史的真實,但卻並非是徐庶對曹操所言,而是徐庶對劉備說的。《三國志·諸葛亮傳》載,徐庶曾經對劉備說過:「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這段話後來直接促成了劉備的「三顧茅廬」。

當然,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是不可能不知道此時的諸葛亮年僅二十七歲,一直在隆中隱居,毫無經驗可言。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促使劉備一定要「三顧茅廬」,非要將諸葛亮這個年輕人請出來輔佐自己不可呢?

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首先,除了徐庶在劉備面前誇讚諸葛亮之外,還有一個人向劉備推薦過諸葛亮。這個人便是司馬徽。據《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載:「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與徐庶這位自己的下屬相比,荊州名士司馬徽的話分量更重,對劉備的影響更大。司馬徽的話意思很明確,諸葛亮這個人的確有才,而且是大才,屬於「俊傑」一類的非凡人物。

劉備從中原來到荊州,在荊州生活了七年。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司馬徽、徐庶、伊籍等不少荊州士人,對荊州的情況非常熟悉,自然也會對諸葛亮的家世有所了解。這有了他「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的第二個原因,這便是諸葛亮的親屬圈對自己在荊州的立足和發展都會有極大的幫助。

諸葛亮的親屬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可以這麼說,這個圈子涵蓋了荊州當政和在野這兩大勢力的代表人物。按照《三國志》相關傳記的記載,諸葛亮的岳父名叫黃承彥,岳母蔡氏是荊州牧劉表妻子的姐姐。因此,諸葛亮也就成了劉表的外甥。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荊州望族子弟蒯祺。無論是岳母家族所代表的蔡家還是大姐夫家所代表的蒯家,都是荊州牧劉表最為依仗的兩大家族。諸葛亮的另外一個姐姐嫁給的則是龐山民,龐山民的父親是荊州士人領袖龐德公,代表著荊州在野勢力。

劉備一旦將諸葛亮納入麾下,便可利用諸葛亮與荊州當政及在野勢力聯絡,從而鞏固自己在荊州的地位,同時促進自己的力量的擴充。再加上諸葛亮這個年輕人很有才華,受到司馬徽這樣的名士推崇。有諸葛亮的加盟,劉備再想拉攏荊州其他青年才俊也變得非常容易。

有了這兩個前提,劉備自然會「枉自屈尊」,顧不上自己皇族後裔的身份及左將軍、豫州牧的頭銜,三次前往隆中去拜訪諸葛亮這位年輕二十七歲的年輕人。劉備這麼做的目的很明確,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在荊州的生存與發展。因此,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第二次沒成功就第三次,不請出諸葛亮出山誓不罷休。當然,從結果來看,劉備的這一招是非常高明的,達到了自己要想達到的目的。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姜維有鍾會的支持,為何卻復國無望,原因主要有兩點
趙雲武藝高強,為何兩次敗給夏侯惇,原因一目了然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