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台報:5G選錯邊,傷及台灣經濟與產業

台報:5G選錯邊,傷及台灣經濟與產業

台灣《中國時報》日前刊發社論文章指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5月初在捷克布拉格召開為期兩天的「5G安全準則討論會」,雖然未明說,但明顯是一場美國施壓盟邦、一起在5G設備上圍堵中國大陸華為的會議。蔡英文當局在圍堵華為上唯美國馬首是瞻,但考量台灣的整體利益,台灣在5G政策上,應「有所為及有所不為」。

5月2、3日,來自歐盟、北約、美國、德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西方32個國家和國家組織的代表,一起開會討論建立維護5G網路安全協調一致的政策措施,最後發布一份非約束性的共同聲明,即關於5G安全的「布拉格提案」,指出「應該考慮到第三國政府影響供應商的整體風險」。雖然主辦方稱未排斥任何國家,但中國、俄羅斯未被邀請參加,其中中國大陸甚至是5G世紀最重要的參與者,因此很明顯,這就是一個應美國政府要求、召集西方盟邦一起討論圍堵大陸(華為)5G勢力的會議。

台灣《中國時報》社論文章認為,「布拉格提案」會如何發酵及影響未來全球的5G版圖,還是未知之數。參與的32國中,部分國家其實已接受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部分國家則認為美國「用華為有安全問題」的說法仍缺乏「物證」,但在美國持續強力施壓下,必然有不少國家會把華為排斥在外,所謂的「一個世界、兩個系統」看起來是越來越成真。

文章指出,在「5G選邊站」的過程,台灣應該是無可避免、必然追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陣營腳步,而且事實上也已經如此做了。10年前,台灣當局早已在招標採購上禁止大陸產品,公務用手機也排除大陸品牌,民間電信公司的核心設備亦不得採購大陸產品。在美國出手圍堵華為後,蔡英文當局更是一馬當先,頒布辦法,名為不得採購危害台灣資安產品,實質上則是禁止公部門用大陸產品,而且產品範圍不斷擴大、增加。

對蔡英文當局在5G設備的政策上,採取與美國相同立場,台灣《中國時報》不持立場,但對蔡英文當局敲鑼打鼓又無邊無際擴大對大陸產品的抵制、禁止,卻深不以為然,因為最後可能影響台灣經濟與產業利益。

文章表示,外界可能只注意到台灣產業與股市有所謂的「蘋果概念股」,許多企業是蘋果的供應鏈廠商,因此蘋果的榮枯影響著台股;卻未注意到台灣島內許多科技企業,也是大陸華為及其他大陸廠商的供應鏈廠商;華為1年在台採購金額超過百億美元且仍持續成長中,從台積電到大立光、鴻海、硅品都是華為供應鏈廠商。從全球的眼光看,去年華為半導體採購支出超過210億美元,是全球第3大晶元買家,遠超過三星、蘋果等企業。為產業與經濟計,台灣當然該珍惜維繫彼此關係。

再以號稱未來能創造上萬億美元商機的5G市場來看,不論美國如何封殺、圍堵,華為都還是會一個重要、甚至主要的「玩家」,一來其技術確實有一定的優勢,5G標準必要專利中,大陸佔比最高、擁有34%,其中主要擁有者就是華為。再者,大陸本身的市場需求加上其友好經濟體的市場,華為就能擁有近半壁江山;如果再考慮到諸多如聯想、小米等其他大陸科技業者的在台採購,台灣不可能、也不能切斷與大陸主要科技廠商的關係。

更何況,真要專業地看,華為的「安全問題」,其實都是美國片面說法,美國從未拿出任何證據,其出發點其實就是美國的利益;華為在全球賣出那麼多電信設備,也從未傳出「偷留後門」、資安有問題,反倒是「稜鏡門」事件證明,美國才是那個在全球搞監聽、偷埋後門的國家。

文章指出,蔡英文當局在涉外事務上的利益已百分百與美國綁在了一起,但不必做得過頭、更不必大張旗鼓高調地進行,而影響到台灣實質的產業發展、經濟成長,以及整體利益。因為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計算,台灣的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高達67.6%,在現今國際產業供應鏈交錯複雜的環境下,是最容易受衝擊。而不能否認的是,台灣以科技為出口大宗,中國大陸又是全球半導體進口最大的經濟體,因此大陸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而且大陸這個市場仍持續成長中。

因此,面對未來5G商機的政策,台當局在公家採購上或許可以對大陸產品有所限制,但不宜過度擴張;對民間廠商,則不論採購對象或合作、出貨等,都應根據自由市場原則,由企業自行選擇決定,才能真正確保台灣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陳水扁欲找韓國瑜辯論「我哪裡貪污?」 網友一句話突破盲腸
爭霸2020 邱毅剖析郭台銘的優勢與劣勢

TAG:中國台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