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近視摘鏡手術,到底能不能做呢?

近視摘鏡手術,到底能不能做呢?

大家好,我是眼科醫生游玉霞,同時也是超愛寫科普的游醫生。

因為我的專業方向是眼視光,所以在門診接觸的患者大多也存在視力問題,幫他們選擇最適合的視力矯正方法就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近視摘鏡手術,大家都不陌生,估計很多戴眼鏡的朋友可能也都想過要去做這個手術。畢竟,戴著框架眼鏡真的是太不方便了。但是,一想到要手術,又難免還是會害怕的。

之前就有讀者給我留言說:

要不是因為我是我們家三代單傳,我要是出點什麼事,我媽肯定會活不下去的,我早就去做近視手術了。

確實,說到手術,大家最關心的肯定是風險。

到底這個手術有哪些併發症?

要是沒做好是不是會瞎?

就算現在沒事,老了呢,會不會有事?

那麼,今天游醫生就為大家來講解一下近視手術的不同方式以及相關風險。

手術的滿意度

有研究對 1988 年到 2008 年間做了激光手術的人進行了調查,發現 20 年間接受了 LASIK 手術的患者術後平均滿意度為 95.4 %。

大部分人認為,通過手術,可以獲得良好的裸眼視力和生活視覺,不再依賴框架眼鏡和隱形眼鏡,給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不難發現,這個滿意度還是很高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機器的升級,技術的改進,患者術後滿意度還在不斷上升。

手術的主要風險

常見的不適和風險主要集中在以下四點:

殘餘屈光度數

指術後殘留了一部分度數,比如說,還留了一點近視或者散光,導致裸眼視力不夠好,不戴眼鏡的情況下看東西還是不太清楚,不能完全滿足生活需求,嚴重影響患者的術後感受。

近視力差

有少部分近視的患者,可能因為矯正過度,術後變得有點遠視,導致看近的時候視力差,眼睛容易疲勞。

乾眼

這個是術後最經常出現的併發症。患者會有眼睛乾澀、怕光等不適。

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點人工淚液等眼藥水緩解,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通常是可以得到明顯改善的。但對於術前就存在明顯乾眼的人要慎重手術。

暗光下視力低下

少部分患者在術後會感覺到夜間視力不行,尤其是開車的時候看不清楚,覺得有光暈,可能較為困擾。

這個主要是因為在夜間暗光環境下,人的瞳孔會擴大,角膜上可能存在一些高階像差就可能造成眩光等影響。

除了以上最常見的這 4 點不滿意,手術的風險其實還有蠻多,比如最嚴重的圓錐角膜,對視力的影響會很大,嚴重的話可能還需要進行角膜移植。

不過大家也不用太擔心,大部分都是有應對方法,並且,完善術前檢查,可以避免很多併發症的發生。

哪種手術方法相對更安全?

目前摘鏡手術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激光手術和 ICL 植入手術

激光手術的方式又可以分為很多種,但無論是哪種,其實都是在角膜上做切削。根據切削的角膜層次不同,又可以大致分為兩類:角膜基質層手術和角膜表層手術

目前在臨床,常規是推薦做基質層手術。它的好處在於保護了角膜上皮,患者不會那麼疼,並且術後視力恢復較快。

但是,基質層是不能完全再生的,因此,術後層間會留有空隙,角膜的生物力學會受影響,簡單來說就是沒有術前那麼「強壯」了。

而基質層的手術方式呢,又包括 LASIK(準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鑲術)、半飛秒、全飛秒。對於大部分角膜不太薄的人而言,都可以選擇做 LASIK 或者半飛秒。

由於角膜上皮是可以再生的,而角膜表層手術是在角膜上皮或上皮下做切削,因此術后角膜結構仍然很緊密,跟基質層的手術相比,術後像差更小、角膜生物力學穩定性更好,術後乾眼較少。

因此,對於屈光度數較低、角膜較薄或者從事運動員等高危職業患者,角膜表層切削手術則為首選術式。

不過由於角膜表面神經非常豐富,所以術後常較為疼痛,並且可能發生角膜上皮下霧狀混濁(HAZE),需要更長時間使用激素眼藥水,可能造成眼壓升高。

ICL 植入手術的原理與激光手術不同,是將一個特製的隱形眼鏡通過手術的方式「安裝」到你的眼睛裡。由於不需要切削角膜,尤其適合度數高且角膜較薄的人。

總的來說,能不能做摘鏡手術,更適合做哪種,還是要先做詳細的術前檢查,根據結果以及個人需求再和醫生進行詳細溝通決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醫生 的精彩文章:

宜家有哪些育兒神器值得買?超實用購物清單
榴槤可不可以和牛奶一起吃?

TAG: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