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相士曾推測,得到此刀的人貴不可言,幾十年後果然應驗

相士曾推測,得到此刀的人貴不可言,幾十年後果然應驗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十回,發生在曹操穩定兗州局勢之後,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荀彧、程昱和郭嘉。原文如下:

操在兗州,招賢納士。有叔侄二人來投操:乃潁川潁陰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緄之子也;舊事袁紹,今棄紹投操;操與語大悅,曰:「此吾之子房也!」遂以為行軍司馬。其侄荀攸,字公達,海內名士,曾拜黃門侍郎,後棄官歸鄉,今與其叔同投曹操,操以為行軍教授。荀彧曰:某聞兗州有一賢士,今此人不知何在。」操問是誰,彧曰:「乃東郡東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操曰:「吾亦聞名久矣。」遂遣人於鄉中尋問。訪得他在山中讀書,操拜請之。程昱來見,曹操大喜。

昱謂荀彧曰:「某孤陋寡聞,不足當公之薦。公之鄉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當今賢士,何不羅而致之?」彧猛省曰:「吾幾忘卻!」遂啟操徵聘郭嘉到兗州,共論天下之事。郭嘉薦光武嫡派子孫,淮南成德人,姓劉,名曄,字子陽。操即聘曄至。曄又薦二人:一個是山陽昌邑人,姓滿,名寵,字伯寧;一個是武城人,姓呂,名虔,字子恪。曹操亦素知這兩個名譽,就聘為軍中從事。滿寵、呂虔共薦一人,乃陳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亦聘為從事。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黃巾余部在兗州作亂,曹操出兵征討,大獲全勝,重圍穩定了兗州局勢。此後,有荀彧和荀攸這兩叔侄前來投靠。曹操大喜,盛讚荀彧為漢末大謀士張良。荀彧向曹操推薦了程昱,程昱又舉薦了郭嘉,郭嘉則推薦了劉曄,劉曄又舉薦了滿寵和呂虔,滿寵和呂虔又推薦了毛玠。曹操集團的人才也因此逐漸增多。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招賢納士」, 意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元代馬致遠《陳摶高卧》第二折中的「早則是澤及黎民,又待要招賢納士禮殷勤,幣帛降玄纁」。

小說中提到的曹操平定兗州黃巾之亂,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據《三國志·武帝紀》載:「(鮑)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兗州牧。遂進兵擊黃巾於壽張東。信力戰鬥死,僅而破之。購求信喪不得,眾乃刻木如信形狀,祭而哭焉。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從此,兗州便成了曹操集團草創、發展和壯大的第一塊根據地。

不過,小說中提到的曹操招攬的人才當中,卻有幾人並非在兗州加入曹操集團的。首先是荀彧的侄子荀攸,他就不是在兗州加入曹操集團的。據《三國志·荀攸傳》載:「太祖迎天子都許,遺攸書曰:『方今天下大亂,智士勞心之時也,而顧觀變蜀漢,不已久乎!』於是征攸為汝南太守,入為尚書。」這一事件的發生時間是在曹操將漢獻帝劉協從洛陽遷至許昌之後,此時已是曹操入主兗州的四年之後。至於劉曄,則是在赤壁之戰後才加入曹操集團的,也不是在兗州被曹操招攬的。

最後再談談這一成語故事當中最後出現的一個人物——呂虔。據《三國志·呂虔傳》載:「太祖在兗州,聞虔有膽策,以為從事,將家兵守湖陸。」由此可見,呂虔的確是在兗州被曹操招攬的。這個人一生中做過的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在擔任泰山郡太守期間為曹操訓練出了一支精兵,「(呂虔)簡其強者補戰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冠名州郡」。這支勁旅後來在戰場上有過不錯的表現,先後參與過官渡之戰、關中之戰和荊襄之戰,最終被關羽殲滅。

關於呂虔的事迹,還有一件趣聞,但並未出現在《三國志》中,而是被載入了《晉書·王祥傳》當中。據該傳載:「初,呂虔有佩刀,工相之,以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謂祥曰:『苟非其人,刀或為害。卿有公輔之量,故以相與。』祥固辭,強之乃受。祥臨薨,以刀授覽,曰:『汝後必興,足稱此刀。』覽後奕世多賢才,興於江左矣。」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這樣:呂虔有一把佩刀。有相士看了,認為此刀是件寶物,佩戴此刀的人日後定可榮升三公這樣的高位。而呂虔卻將這把刀送給了時任別駕的王祥。呂虔說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成為三公,而王祥一定能做到這個職位。因此,呂虔不顧王祥的推辭,強行將此刀送給了他。

此後,王祥真的當上了三公之一的太尉一職。王祥臨終前,又將此刀交給了同父異母的兄弟王覽,王覽家族後來也人丁昌盛,成為晉朝的望族。家族中不少人擔任過要職。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王覽家族中還出現了一位中國書法史上的巨匠——王羲之。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原是諸葛亮部下,與司馬懿有過較量,卻又成了關羽的跟班
關羽有機會改變歷史,卻被劉備阻止,八年後依然耿耿於懷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