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航發這麼強了?已實現最大推力 性能接近F22的發動機

日本航發這麼強了?已實現最大推力 性能接近F22的發動機

利刃/大黑貓

雖然2016年開始首飛的日本"心神"隱身技術驗證機在僅僅試飛40餘次後就被退役,不過日本對四代機的野心可從未停止。近日,日本再次進行了新型發動機XF9-1型的試驗工作,引發了人們的高度關注。

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公司研發的XF9-1型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在2011年正式下線,去年首次完成了高空台試驗並且相關人員稱其"進度順利"。不知道該型發動機是真的性能卓絕還是日本人故作玄虛,至今日本對XF9-1型的介紹材料少之又少。

根據日本零星的公布數據來看,XF9-1型全長4.8米,風扇直徑1.1米,最大加力推力達到了15.5噸,軍用推力為11噸。從紙面數據來看,日本的XF9-1型似乎與美國F-22裝備的F-119發動機差不多,不過話又說回來,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日本航空發動機領域真的會進展如此神速嗎?

二戰後美國出於防止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的考慮,對日本國內軍事航空技術採取了各種限制措施,在航空發動機上更是如此。不過進入上世紀80年代美蘇對抗的巔峰後,美國開始解禁向日本出口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技術,日本機械製造巨頭三菱重工和石川島播磨重工拿到了F-15裝備的F-100系列發動機部分零部件的生產許可。至1998年日本空中自衛隊最後一架F-15J下線時,其裝備的F-100-PW-220型發動機自產零件數量已經高達80%。憑藉著先進高效和高精度的製造、檢測設備,日本在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的加工上的確表現不俗。XF9-1型發動機高壓渦輪採用了定向凝結粉末合金技術,使得其最高耐受溫度接近2100K,絕對堪稱世界領先水平。

然而先進的製造水平並不代表高超的設計能力,元器件水平高但總體效能低下的日本自研武器比比皆是,XF9-1同樣沒有逃得過這個魔咒。從XF9-1的外輪廓尺寸可以看出,無論是直徑還是長度都過大,這表明其重量絕對不可能輕。雖然航空發動機的推力大小是個重要指標,但更關鍵的還是推重比,XF9-1龐大的外形代表了其冗餘的重量,因此不可能具備四代發動機10這一級別的推重比,連三代發動機8的大小都很難達到。況且,根據飛機縱向配平的角度考慮,機尾每增重1公斤至少需要機頭增加3公斤來配平,過大的發動機重量顯然會極大地增加機尾負荷,從而使得整架飛機的重量暴增。

雖然日本早在1997年美國宣布禁售F-22後就開始了自行研製四代機的步伐,不過截止今天除了那架已經放入倉庫落灰的"心神"外,依舊始終停留在PPT角度。有些日本網友了解到XF9-1後就鼓吹"日本四代機動力國產化",從上面的分析來看這簡直就是痴人說夢。由於日本所有的四代機方案都是大推力雙發重型四代機模型,因此使用兩台XF9-1四代機的空重將會大到難以想像,不僅會影響到飛機的敏捷性和機動性,同時使得飛機的載油量、載彈量因之受限,作為戰鬥機明顯得不償失。

出於純技術的角度考慮,XF9-1在日本四代機上的使用也不是沒有機會的,那就是日本的四代機方案改成隱身截擊機。由於戰鬥機需要具備大面積包線的飛行能力和出色的機動性,因此結構係數是所有飛機種類中最高的,標準抗過載能力要求不低於9個G。而截擊機通常負責超視距遠程攔截作戰,以高空高速飛行為主,除了對材料的抗速壓、耐熱有較高要求外,結構係數反而要比戰鬥機低得多。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外表面應用不鏽鋼的米格-25空重居然只略高於使用大量複合材料的蘇-35,這就是戰鬥機和截擊機在設計角度上很大的差異。

採用了兩台XF9-1的日本四代機憑藉著較大的推力,具備超音速巡航的能力,當然前提是限制飛機的抗過載機動性能。憑藉著日本國內先進的電子技術,為其研發一款性能超過F-35探測能力的大口徑有源相控陣雷達對於日本來說並不算難事。作為截擊機使用的日本四代機由於已經放棄了機動能力,因此也沒必要再去加裝側彈艙,使用主彈艙內置的若干枚日本自產AAM-5型衝壓中距空空導彈依然會擁有足夠強的超視距打擊能力。按照截擊機標準設計的日本四代機很可能成為隱身版米格-31,一切似乎都很美好。不過日本自行研發的武器裝備都會面臨一個遠遠高於技術難點的前提,那就是——美國會同意么?觸碰到F-35乳酪的日本四代機,只會被美國人扼殺在搖籃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打仗竟然能如此好玩 我布雷你掃雷 我再布雷你不掃 真不負責
終結者將在五年後出現?韓國剛推出一項計劃,將改變未來戰爭!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