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知會被崇禎猜忌,袁崇煥仍要假傳聖旨殺人,最後落個如此下場

明知會被崇禎猜忌,袁崇煥仍要假傳聖旨殺人,最後落個如此下場

封建時代,假傳聖旨是不可饒恕的死罪,但重袁崇煥卻明晃晃地故意而為之,以此殺了毛文龍。毛文龍與袁崇煥同樣是明朝的肱骨大臣,不同的是,袁崇煥有皇帝賞賜的尚方寶劍,而毛文龍沒有,而袁崇煥便借用此尚方寶劍將毛文龍斬殺。

在明朝,皇權已經高度集中,如果要斬殺一個朝中大臣,勢必要經過皇帝的許可。袁崇煥在斬殺毛文龍的時候,也清楚地知道這一點。只要他假冒皇帝旨意斬殺毛文龍,縱使頭上有尚方寶劍為借口,自己不至於喪命,不至於被處置,但也絕對會被猜忌。

然而,在明知這一切的情況之下,袁崇煥依然殺了毛文龍。有人說,這是袁崇煥在公報私仇,只因為他與毛文龍在政見上不合,剷除了毛文龍,他便可以在朝堂上一手遮天。實際上,這種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

一來,袁崇煥若是想要剷除毛文龍,有的是暗殺的陰招,完全不必要明晃晃將自己牽扯進來。二來,袁崇煥以這種方式殺了毛文龍,固然是剷除了政敵,但同時也等於將自己逼向了死路,畢竟崇禎向來多疑,如此做完全等於是在赤裸裸挑戰皇權。

那麼到底,為何袁崇煥還要如此做呢?當時,明朝的軍隊與清軍交戰,戰況算不上好,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地方的很多軍隊都只顧自己的私立,沒有團結起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縱使是在國破家亡的時代,仍有人在四處搜刮自己的利益,毛文龍便是如此。

對於這種擅用騎牆術的人,袁崇煥恨不得殺之而後快。而當時,崇禎正在推行團結抵抗清軍的政策,對於騎牆之人更是主張殺一儆百,還賜給了袁崇煥尚方寶劍。在這種情況下,袁崇煥以為自己完全可以直接殺了毛文龍,縱使崇禎會生氣也無傷大雅,畢竟這是為了維護皇權。

然而,袁崇煥終究只是一個粗人,不是一個好政客。袁崇煥的這種不吭一聲以崇禎的名義殺了毛文龍的做法,在崇禎看來,完全就是在挑戰權威。清軍虎視眈眈,這時候的崇禎本就已經是個多疑之人,袁崇煥還自己往槍口上撞。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崇禎對袁崇煥的懷疑越來越深,以至於在後來清軍採用反間計的時候,崇禎僅僅因為幾個太監的話就直接定了崇禎通敵叛國的罪名。到最後,堂堂一個大將軍,卻要落得一個人人唾棄,幾千刀凌遲的下場,連屍骨都沒有人敢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魏國大將對戰秦軍,五萬人拿下秦軍五十萬,堪稱第一支特種部隊
天降大雨貴婦人遇乞丐,第一次見面就要嫁,20年後乞丐成皇帝

TAG:讀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