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媒思考:為什麼澳大利亞大選沒人說特朗普那種好鬥的反華言論?

美媒思考:為什麼澳大利亞大選沒人說特朗普那種好鬥的反華言論?

澳大利亞與美國在文化上的親緣關係仍然牢固。但從真金白銀的角度看,澳大利亞的商界和政界領袖如今把世界兩大經濟體視為同等重要的夥伴。

美國《紐約時報》5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崛起改變了澳大利亞與美國的傳統盟友關係

特朗普政府要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構築全球同盟,然而這可不容易。要理解為什麼,不妨去澳大利亞東南和西南沿海綿延起伏的山巒和溪谷看看。

以往,當地的葡萄園盛產爽脆的白葡萄酒和水果味的紅葡萄酒,它們深受美國消費者的喜愛。但現在,當地也生產比較乾澀的紅葡萄酒,它們受到迅速擴大的中國市場的青睞。2008年以來,澳大利亞對美國的葡萄酒出口下降了37%,而對中國的出口增加了959%。

在全球各地,美國的長期盟友在規劃,如何面對一個美國不再是經濟中心的世界。歷史上形成的盟友關係終究敵不過經濟地理學的邏輯。

在許多與美國經濟關係深厚的國家,包括韓國、日本和德國,緊張是顯而易見的。或許,這種拉鋸戰最生動鮮明的是在美國長期以來的最親密盟友之一——澳大利亞。現在,澳大利亞受到其最大出口市場——中國的反向牽引。

澳大利亞定於5月18日舉行全國性大選,兩大政黨均呼籲採取平衡的外交政策,即一方面保持與美國的長期國家安全同盟關係——另一方面,謀求與中國發展關係。

圖源:澳大利亞新聞網

兩黨領導人無一使用特朗普的那種好戰的反華言論,也沒有提議使用關稅迫使中國人接受澳方的要求。

澳大利亞與美國在文化上的親緣關係仍然牢固。但從真金白銀的角度看,澳大利亞的商界和政界領袖如今把世界兩大經濟體視為同等重要的夥伴。

前澳大利亞駐華大使芮捷銳受訪時說:「我們與美國的利益並不完全相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與美國有密切、熱絡的關係。但我們不能參與把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的美國政策。」

中國龐大的人口和快速增長將不可避免地把更多的國家拉入其經濟軌道。

莫里森領導的澳大利亞現政府,著力與美國和中國均保持密切的關係。在野黨工黨的領導人對特朗普政府不太友好,他們非常樂意與中國發展經貿關係,但同時對美中都不願過於接近

這反映澳國內一種普遍的觀念,認為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太重要了,不可將其搞砸。看看澳大利亞經濟的結構就知道緣故了。澳大利亞經濟上最具分量的出口產品是鐵礦石、煤炭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它們為中國過去30年經濟高速增長提供原材料。但自然資源只是其中一部分。澳大利亞大學目前有大約16.5萬中國留學生,這是澳大利亞的一大收入來源。此外,來自中國的買家刺激了澳房地產市場增長。

澳大利亞要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走明智的道路。這意味著以往與美國的特殊關係變得不那麼特殊了。

(作者尼爾·歐文,喬恆譯)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印度首席大法官設「獵艷局」,有人擔心:誰能審得了他?
韓國瑜回應郭台銘「可能」參選:絕對是人心震撼彈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