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棣傾全力北征蒙古,為何戰果寥寥?有個重要原因歷來未被重視

朱棣傾全力北征蒙古,為何戰果寥寥?有個重要原因歷來未被重視

15世紀初,明朝的北部邊境面臨著退居漠北的殘元勢力瓦刺和韃靼的威脅,明成祖朱棣為了徹底消除邊患,其在位的22年中,曾對漠北蒙古發動了五次聲勢浩大的遠征行動,除最後兩次因蒙古人遠遁,沒有捕獲戰機、無功而返外,其餘三次遠征行動都取得了勝利。

然而,明朝時期,蒙古邊患並未隨著這些勝利而得到徹底解決。僅僅在朱棣駕崩25年後,其曾孫明英宗就被瓦剌殺得大敗,明英宗本人也一度成了瓦剌的俘虜,朱棣遠征的效果可見一斑。後人也因此多詬病朱棣的北征「戰果寥寥,收效甚微」。

那麼,朱棣幾乎傾全國之力發動的遠徵招討行動為何戰果「寥寥」呢?

首先,是明軍內部的腐敗問題。這個問題早在朱棣首次北征就開始暴露,在北征班師途中,率領中軍的兩位將領為躲避韃靼人,舍近路,繞遠路,先行出發,致使軍隊缺糧,餓死了不少士兵。到第二次漠北親征時,問題更為嚴重,甚至出現了壯丁通過賄賂軍官以老弱充數等情況。此後,朱棣雖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將賄賂軍官之人逮捕入獄,對將領進行制裁,但軍隊腐敗在以後的遠征中並未完全消失。而內部的腐敗直接導致明軍戰鬥力的下降,使朱棣浩大的軍隊不能集中優勢兵力對蒙古部落更大的打擊,進而擴大戰果。

其次,朱棣作為五次親征的最高軍事統帥,其戰略也出現問題。朱棣用兵過於謹慎,戰術是穩紮穩打的平推式,而蒙古騎兵機動性和靈活性強且熟悉地形,避免與明軍正面交鋒,所以朱棣對蒙古取得的勝利大多是擊潰戰,而不是更有效的殲滅戰。在最後兩次遠征中,朱棣更因蒙古軍隊遠遁而無功而返。

還有一個原因歷來不被人重視,就是朱棣不欲與諸將分功的心理束縛諸將的手腳。例如在朱棣首次北征的將領部署上,在平定安南中展現非凡軍事才華的張輔僅擔任後勤,只負責運送糧草,這顯然是一種壓制。正是由於朱棣這種微妙心理,很大程度上束縛了諸將的手腳,使明軍取得的戰果非常有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美國向蘇聯發射五枚導彈,蘇聯防空軍中校一個決策,挽救無辜百姓
秦國謀士聰明忠心,因一條馬鞭被對手利用,被自己國君處死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