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法國為什麼會輸掉普法戰爭?

法國為什麼會輸掉普法戰爭?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近代歐洲戰爭史上的一大冷門,當屬1870年的普法戰爭:為阻止德意志聯邦完成統一,當時的法蘭西帝國,幾乎是「懷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宣戰」。滿以為能輕鬆吊打普魯士,誰知一開打就稀里嘩啦,傷亡十八萬人被俘四十四萬人,把皇帝拿破崙三世都「賠」進去。最後更以一紙割地賠款的《凡爾賽和約》,活活給一統德意志的普魯士,送了份「開國大禮」。

那為什麼會如此送大禮呢?除了後世大書特書的,戰勝方德意志那強大的軍事與工業實力。同樣重要的原因,卻是法國的「自作死」。比如下面這三條就生動說明,法國是如何「作」的。

一:法軍荒唐的戰備

其實,普法戰爭並非是一場突然發生的戰爭,為了遏制普魯士的崛起,法國早已悄悄準備了好些年。所以開戰時,法國內閣奧利維耶才敢說「懷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宣戰」。軍界的各位將領更拍胸脯保證,說法軍「一切都準備好了」。但等到戰事開打,法國才發現,準備竟是嚴重不足。

就以戰爭最基本的軍需來說,法國在1870年7月19日向普魯士宣戰,但一直拖到8月1日,法國才開始向各部隊發放軍需,好些前線部隊大戰在即,竟然連行軍水壺與做飯鍋都稀缺。發到士兵手裡的,更多是發霉的麵包和腐爛的肉食。這個貪污成風且行動力低效的法國政府,一開打就嚴重拖後腿。

部隊的調動速度,更是把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氣瘋。按照法軍最初的計劃,法軍應該集中兵力突襲南德意志地區,將普魯士軍隊各個擊破。但待到拿破崙三世親臨前線時,本該用於突襲的三十萬法軍,竟磨磨蹭蹭只來了十四萬人。大部分軍隊都暈頭轉向的在路上。於是磨刀霍霍的法軍,也只能原地乾等了一周。還沒湊齊人,就被普魯士軍隊迎頭暴打。

這樣一支戰備坑爹且運轉低效的軍隊,沒開打就自亂陣腳,挨打也就毫不奇怪。

二:法軍荒唐的戰略應對

雖然由於法軍昏聵的戰備,導致宣戰後的法國,錯失了提前進攻的大好良機。但法軍畢竟是名震歐洲的勁旅,前線更是精銳雲集。如果法軍能夠調整計劃收縮兵力,頂住普魯士軍隊進攻不成問題。但這事兒,法軍卻是不停送神助攻。

1870年8月,普法雙方打的白熱化,前線法軍頻頻失利。但奇特的是,法軍的戰略部署沒有任何調整。以至於幾十萬法軍,竟然被分布在一百五十公里的漫長戰線上,等於是首尾不能相顧。而且前線打的白熱化了,其他地區的法軍,竟還在傻傻的等命令。結果就是各路部隊各自為戰,被勢如破竹的普魯士軍隊,輕鬆就各個擊破。

而在前線失利的情況下,拿破崙三世把法國萊茵軍團的指揮權交給了巴贊元帥,熟料這更鑄成大錯:有勇無謀的巴贊,面對普魯士軍隊的攻勢慌了手腳,只是在原地就地死守,一再錯失突圍機會,結果也不出意外,被普魯士軍隊再梅斯圍殲,十七萬精銳全數賠光。

接下來的色當會戰,更成了瞎指揮惹的禍:本來拿破崙三世與麥克馬洪元帥手裡,尚有十二萬法軍精銳,如果集中兵力回援巴黎,完全有能力和普魯士死磕。但留守巴黎的攝政政府卻嚇破了膽,生怕戰火燒到巴黎,還專門派了個代表團跑來前線苦勸,終於說服拿破崙改了主意,反而跑去梅斯救援巴贊,於是也就不出意外,掉進了普魯士軍隊的口袋裡——色當戰役,拿破崙三世連同十幾萬法軍淪為俘虜,法國,回天無力。

三:法國新政府的投降政策

色當戰役失敗後,法國方面接著一連串連鎖反應,先是皇室倒台,成立了新的「國防政府」,普魯士軍隊也乘勝追擊,把巴黎團團圍困。雖說精銳賠光,但巴黎還有四十萬守軍,法國人民更是抗敵意志堅決。打退普魯士軍隊進攻,爭取好的停戰條件,還是可以做到的。

但新成立的法國「國防政府」,顯然不是這麼想。國防政府的人員,主要來自大資產階級,其領導人特羅胥,更是奧爾良派的鐵杆。對於他來說,比起普魯士軍隊來,他更怕的是巴黎的革命力量。於是在普魯士圍困巴黎的四個月里,特羅胥除了不停找普魯士媾和,就是按兵不動,白白錯失幾次反擊機會。最終在經過討價還價後,定下了割地賠款的「和平協議」。

這種做法有多可恥?其實當巴黎被圍困時,法國各地人民,也組建了諸如「自由射手」等游擊隊組織,誓要和普魯士死磕到底。而且雖說前線失利,但法國畢竟三分之二國土在手,強大的海軍也十分完整。陸軍也還有十六個師,動員三十萬軍隊不成問題,完全不需要以割地賠款來換和平。所以,即使兵臨巴黎,懾於法國這強大的戰爭潛力,普魯士也選擇了見好就收,拿錢拿地走人。

但在法國「國防政府」眼裡,自家的權位比國家利益更重要,賣國割肉,割的也不是自家的肉,當然就大筆一揮,叫這場戰爭恥辱收場。如此過程,叫旁觀者們一聲嘆息,卻也值得借鑒警醒。

參考資料:《普軍的勝利》、《巴黎公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為何孫權晚年卻「瞎」選繼承人?
游牧汗國準噶爾,火器為何比清軍還先進?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