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骶髂關節,它重要嗎?不重要嗎?

骶髂關節,它重要嗎?不重要嗎?

點擊↑↑↑藍字關注康復治療技術ID:cnkfzl

Ari Kaplan 楓葉之國話康復 ID fyzghkf123

當治療師在討論肌骨疾病時,總會在骶髂關節出現爭吵(Sacroiliac Joint, SIJ),原因不外乎以下兩個針鋒相對的觀點:

1)骶髂關節活動度只有4°,幾乎不可能導致患者疼痛。

2)很多骶部疼痛患者都發現存在骶髂關節不對稱,因此這些患者大部分都能診斷為某種骶髂問題。

骶髂關節,它重要嗎?不重要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於是乎,兩個擁有不同觀點的陣營就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或許答案並不在任何一方,而存在於兩陣營之間的某個地方。試想,如果SIJ真得不會出現問題,那麼第二陣營很可能早就出局了。如果SIJ一直是個問題,那第一陣營就不應該存在。但顯然爭論仍在繼續,因此,我們應從何處著手來更好的理解這個問題呢?

我們還是先從觀點入手吧,什麼觀點呢?那就是並非所有的SIJ問題都是相同的。人們總是在解決問題時,把問題儘可能的描述清楚。同樣,當我們討論SIJ時,我們的確需要釐清專業術語,將之分為兩個不同的問題看待。

1)骶髂關節疼痛(Pain)

2)骶髂關節功能障礙(Dysfunction)

骶髂關節疼痛

骶髂關節痛時,骶髂關節一定是患者痛覺感受輸入的主要部位。在這些疼痛患者中,你應該能通過激惹試驗(Provocation test)複製出疼痛(視頻1)。我們在明確身體其它部位的疼痛時也是如此,例如患者為肩部撞擊征,我們就設法誘發出撞擊性疼痛。患者是髖關節痛,那麼在行髖部疼痛激惹試驗時就應該能誘發疼痛。為什麼骶髂關節就不能呢?如果真的是骶髂處痛,我們就能通過相關測試誘發出疼痛。

視頻1 SIJ provocation test

Mark Laslett在他的研究中提出了3個正性激發測試用於檢測骶髂關節痛4。同樣VanDer Wurff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結果7

(+)SI激發測試陽性提示骶髂關節痛診斷的可能性。

骶髂關節功能障礙(Dysfunction)

骶髂關節功能障礙可能更加讓人不好理解。功能障礙通常發生在兩側骶髂不對稱時骶髂關節的運動改變。這經常會形成一種叫做骶髂關節功能障礙性背痛。雖然這是背部疼痛的一種促發因素,但是,如果我們不能通過激惹骶髂關節複製出該疼痛,那說明骶髂可能並非疼痛源頭。這不是說骶髂障礙這個原因不重要,事實上很多背部疼痛都是骶髂所致。

許多患者會因為髖部或踝部的力學機制改變而出現膝前部疼痛5。又有些患者的肩部疼痛是因為肩胛骨的機制不良所致6。在這些患者中,我們可能需要處理疼痛周邊的關節問題,但並不一定意味著這(周邊關節)就是觸發痛覺感受器的實際組織。

因此,讓我們看看有無實際證據來證明這個觀點。

Mike Cibulka在90年代早期就做過這方面的工作。他在一片不長但非常精彩的文章中描述了一些髖部疼痛的跑步愛好者在接受針對骶髂關節不對稱的整骨治療後(Manipulation),效果明顯好於針對髖關節的鬆動治療1。Cibulka也報道了許多腰背痛患者在經過同樣的骶髂關節整骨治療後取得很好的正性結果2。我們知道,同樣的方法後來由Tim Flynn發揚光大,並發展成大家熟悉的整骨治療臨床預測原則3

小結:

儘管針對骶髂關節的兩個不同觀點可能會一直存在,但是通過對文獻的閱讀以及自身臨床經驗的積累,我非常肯定的說我們能夠在兩者之間找到交集。一方面我們能在骶髂關節處誘發出疼痛,另一方面,雖然骶髂關節相關性疼痛可能並非發生在骶髂,但只要未能誘發出疼痛就不能證實是骶髂問題。不論怎樣,就像其它關節一樣,治療師要做的是只需針對骶髂關節予以治療便可。當然,我們既可以通過對非疼痛區域的治療來處理疼痛部位,例如針對骶髂功能障礙,也可治療疼痛區域來緩解由激發測試所誘發的疼痛,例如針對骶髂關節疼痛。

無論你是處於哪一個陣營,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思維,不斷的質疑自已。為了患者,我們就應該如此!如果你之前從來沒有這麼想過,那麼現在開始也不遲!

這是一本由運動整骨治療師John Gibbons所著的評估和治療骨盆和骶髂關節疼痛的專業書籍(圖1),書中向廣大讀者重點展示骨盆和骶髂關節的一些關鍵要點以及與人體運動力學的關係。中文版在今年的10月10日正式出版上市。楓葉康復之前曾讀過英文版,看到已有中文版上市,欣喜異常,特向廣大讀者推薦。

骶髂關節,它重要嗎?不重要嗎?

圖1 封面設計專業穩重

Gibbons在本書中抓住一些重點問題例如步態與骨盆的關係;腿長不一致與運動力學及骨盆的關係;脊柱活動機制;髖關節、臀肌、腰椎、骨盆之間的相互關係;骶髂關節篩查;臀肌,髂腰肌,股直肌以及其他肌肉的收縮如何影響骨盆的位置等。對於這些重點問題,Gibbons都進行了詳細描述(圖2)。

骶髂關節,它重要嗎?不重要嗎?

圖2 中文版目錄

該書配有350餘幅彩色圖片(圖3),有助於讀者深刻理解骨盆疼痛機制以及相關的評估和治療。大量具體詳細的練習和操作技巧也被作者藉助圖片運用,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骶髂關節,它重要嗎?不重要嗎?

骶髂關節,它重要嗎?不重要嗎?

圖3 精美的圖片,讓你對技術一目了然

國外用戶評價

Farmerhouse lady--

此書含有大量的技術細節,顯然是為專業人員所著,適合於對骨骼和肌肉有一定熟悉程度的廣大物理治療師或康復治療師。書中的知識和技巧對於物理治療師掌握骶髂關節和骨盆知識,評估疾病原因以及治療相關疾病幫助甚大。無論你是新手還是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都能從中獲益匪淺。

Mariananan--

此書我給5星,從來沒有一本書讓解剖變得如此容易,大量的圖片讓理解變得更簡單

圖 該書頗受治療師的好評,訂購呈現火爆

作者John Gibbons

John Gibbons為英國註冊運動整骨治療師(圖4),Bodymaster療法的創辦人,演說家。他的治療專長為運動相關性損傷的治療和康復,同時也是牛津大學皮划艇俱樂部的專業顧問。John Gibbons對於如何識別骨盆帶區域損傷後疼痛和功能喪失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在牛津大學設有專門的培訓課程。在長期教學和診療過程中,運用自己長期積累的知識和技術快速識別、評估和糾正骨盆帶區域的不良運動模式,利用功能性練習促進快速康復。

骶髂關節,它重要嗎?不重要嗎?

圖4 John Gibbons近照

自1999年開始,John Gibbons一直在運動醫學領域從事物理治療工作,並在英國和全球範圍開展專業的培訓課程(圖5)。John Gibbons也是著作等身,共發表過45篇有關物理治療的專業文章。同時通過Lotus出版公司出版過3本專業書籍,分別為:

1)《肌肉能量技術(MET)--物理治療師實用指南》

2)《肌內效貼操作指南》

3)《臀肌的關鍵:連接步態與疼痛/功能缺失》。

骶髂關節,它重要嗎?不重要嗎?

圖5 Gibbons近期在牛津大學的課程

John Gibbons的風采

下面是一段John Gbbons講解女性骨盆韌帶的視頻,看過之後,一來折服於人體結構的精巧和絕妙,二來感慨John Gibbons紮實的解剖功底。

視頻 Gibbons講解女性骨盆韌帶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John Gibbons。今天我們聊一聊女性骨盆韌帶。之前我做過一個關於骨骼標誌的視頻。但這個系列的視頻主要想幫大家釐清骨盆處主要韌帶和骨盆,髖關節,骶髂關節及恥骨聯合之間的關係。

(0:21)我們從骨盆前部開始。先來看一下主要的幾個韌帶。我們都知道腹股溝和腹股溝韌帶。該韌帶起自髂前上棘(ASIS)往下止於恥骨結節(Pubic Tubercle)。這就是腹股溝韌帶(inguinal ligament)。基本通過該韌帶將下部從上部分出。疝氣(Herniation)通常發生於這塊區域。叫做腹股溝疝。腹股溝下方為股骨,上方為腹部。

(0:50)如果你仔細看,可以看到該骨盆的腹股溝韌帶下方還有一條韌帶,叫做腔隙韌帶(lacunar ligament)。該韌帶與下方的恥骨梳韌帶(pectineal ligament)相連接。所以,這是腹股溝韌帶,這是腔隙韌帶,這是恥骨梳韌帶。這裡可以看到股骨部位的環狀空間,動脈直接穿行期間,此處為股動脈穿過並返流至靜脈。神經從此處穿過,也常常是酸痛所在之處。髂肌也在這塊區域內。這裡有一個小邊角,股外側皮神經(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從此處穿過,支配大腿外側的感知覺。

(1:35)這是恥骨聯合(pubic symphysis)。恥骨聯合之間是關節盤(articular disc)。弓狀韌帶(arcuate ligament)位於此處。恥骨聯合上韌帶(superior pubic symphysis ligament)直接覆蓋其上。在髖關節側,有一條倒「Y」形韌帶,叫做髂股韌帶(iliofemoral ligament),該韌帶的大部分呈下行分布。這是恥股韌帶(pubic femoral ligament)。還有坐股韌帶(ischiofemoral ligament),這裡是坐骨(Ischium),韌帶就藏於這後面。

(2:08)還是看骨盆的前部。這是髖臼橫韌帶(transverse ligament of the acetabular)下行並成為髖關節一部分。我們再來看骶髂關節。我們也可以看到兩側的骶髂前韌帶(anterior sacroiliac ligaments)。此處的韌帶已經屬於脊柱和骶骨的一部分。屬於前縱韌帶(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下行後的組成部分。骨盆前部還有一條韌帶叫做髂腰韌帶(iliolumbar ligament),看看名字就知道是從髂骨到腰椎的。這是腰5(L5)橫突,髂腰韌帶分為5束,但這裡我們僅能看到3束。在這裡,1,2,3,三束。你能看到這束沿該區域連到髂嵴。這是骨盆前部最主要的一些韌帶。

(3:03)讓我們轉到骨盆的後部。最重要的一條關鍵韌帶起自骶骨,止於坐骨結節(Ischial tuberosity),名為骶結節韌帶(sacrotuberous ligament)。總共有4塊肌肉附著於此。股二頭肌(Bicep femoral)延續至此,臀大肌(Gluteus Max)附著於此。根據Vleeming對15具屍體的研究,均發現臀大肌在骶結節韌帶處有附著點。多裂肌(multifidus)筋膜也附著於此,梨狀肌(piriformis)同樣如此,因為梨狀肌下方出來並充滿該空間。

(3:42)與骶結節韌帶相鄰近的是骶棘韌帶(sacrospinous ligament),起自坐骨棘(spine of ischium),止於骶骨邊緣(corner of the sacrum)。這就是骶棘韌帶。這就形成了坐骨大孔(greater sciatic foramen)以及坐骨小孔(lesser sciatic foramen)。骶尾韌帶(Sacrococcygeal ligaments)韌帶從此處下行。這是棘上韌帶(supraspinous ligament)隨骶椎延續至此。我們再看看較為深層的骨間韌帶(interosseous ligaments),也就是骶髂後韌帶(posterior sacroiliac)跨越此間。這裡還有一些更深層的韌帶。

(4:22)骶髂背側韌帶(dorsal sacroiliac ligaments)從此處下行,也叫做長背側韌帶(long dorsal ligament)。因此背側韌帶也就是長背側韌帶從此處下行,與骶結節韌帶相結合。但這兩者作用相反,如果骶骨反點頭(counter nutation),即向後側轉動,理論上講,骶髂後韌帶將會受到牽拉,而骶結節韌帶則相對鬆弛。反之,如果骶骨向前旋轉,即出現點頭,骶結節韌帶受到牽拉,而骶髂後韌帶相對鬆弛。骨盆(innominate bone)活動也和這個類似。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5:06)這是髂腰韌帶(iliolumbar ligament)。你能看到該韌帶附著於橫突或者腰椎椎骨。髂腰韌帶也和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相連接。我相信幾乎所有重要的骨盆韌帶都已經介紹了。希望你喜歡這期女性骨盆韌帶解剖視頻。

因篇幅原因,參考文獻(略)。

合作/投稿 手機/微信/QQ/支付寶號:15313343001(←長按複製)

關注 康復醫學網微信號:cnkfyx

骶髂關節,它重要嗎?不重要嗎?

極具價值的《骨盆和骶髂關節功能解剖——手法操作指南》

點http://t.cn/R1dfUru康復商城更多好物!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復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跑這麼久,還不科學提升一下跑姿?
五一小長假出行的正確方式,健身旅行兩不誤

TAG:康復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