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臨終前告誡諸葛亮慎用馬謖,為何諸葛亮卻不以為然?原因有四

劉備臨終前告誡諸葛亮慎用馬謖,為何諸葛亮卻不以為然?原因有四

蜀漢章武三年(223年),自夷陵之戰大敗後再也沒有回到成都的劉備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和對後事作出一番安排之後,劉備特意告誡諸葛亮要慎用一個人,不可付之以大任,此人就是馬謖。

關於此事正史上記載得很詳細,《三國志》和《資治通鑒》對此的記載幾乎都是一樣的:「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應該說在識人這方面諸葛亮確實不如劉備,從正史相關記載可以看出諸葛亮對劉備之言並沒放在心上,依然把馬謖當作自己的左膀右臂,終於在幾年之後的第一次北伐中吃了大虧,諸葛亮以馬謖為主將守街亭導致街亭失守從而使得北伐無功而返,此時的諸葛亮才想到了劉備的先見之明,雖然「收謖下獄,殺之。」但是大錯已鑄成卻已是悔之晚矣,那麼明明劉備臨終前告誡諸葛亮慎用馬謖,為何諸葛亮卻不以為然?原因有四,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這句話說的是馬謖有兄弟五人個個能力出眾,其中以老四馬良馬季常最為出色。馬良比諸葛亮小六歲左右,也許在諸葛亮出山前兩人就認識也不一定,總之馬良和諸葛亮關係很好,有一個例子也許可以說明這一點,劉備攻取西川之時因為龐統在雒城意外身亡,諸葛亮率軍支援攻破雒城後,此時留在荊州襄助關羽的馬良特意寫了一封信給諸葛亮:「聞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見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閑於聽,世服於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之聲,並利於事,無相奪倫,此乃管弦之至,牙、曠之調也。雖非鍾期,敢不擊節!」從中可見兩人關係密切,為此裴松之特意加了批註:「良蓋與亮結為兄弟,或相與有親;亮年長,良故呼亮為尊兄耳。」

222年劉備兵敗夷陵,隨軍參贊軍務的馬良也死難於軍中,用現在的話來說,馬良既是自己好友又是烈士,諸葛亮給予其幼弟馬謖特別的照顧那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二,蜀漢人才積累本來就很薄弱,才能出眾的幹才遠不如曹魏和東吳多,馬氏五常名聲在外,應該說馬謖的能力得到了諸葛亮的認可,要不然諸葛亮也不會「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諸葛亮平定南中孟獲時馬謖提出:「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這一計策得到諸葛亮的讚賞並依計而行。

如果馬謖才能平平,以諸葛亮的眼光豈能看得上?即使是看在馬良的面子上對馬謖多有照顧,也絕不會委以重任,可以說馬謖以其才幹獲得了諸葛亮對他的重用。

第三,和諸葛亮的用人策略有關:自劉備入主益州後,蜀漢朝中一直有荊州派、益州本土派和東州軍三大派系,諸葛亮是荊州派的代表人物,自劉備去世後,諸葛亮重用荊州派打壓其他兩大派系的趨勢越發明顯,作為荊州出身的馬謖自然得到諸葛亮的青睞和重用。

第四,可能和諸葛亮刻意培養馬謖有關: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也四十多歲了,蜀漢人才斷層嚴重,中生代之中要麼不是自己心腹,要麼能力不足,諸葛亮很可能是把馬謖當作衣缽傳人來培養的,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之所以棄用魏延等人,而使用從沒領軍經驗的馬謖駐守街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諸葛亮想要馬謖立下軍功以慢慢樹立馬謖在軍中的地位。

所以雖然有劉備臨終告誡在前,但是現實還是使得諸葛亮對此不以為然,不過事實說明諸葛亮這一次真的是用錯人了,如果換成魏延和王平街亭未必會失,那麼第一次北伐的成果或許會大有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考一考你對秦國歷史了解有多少?十道選擇題,答對八題就很厲害了
蘇定方戰功赫赫,為何卻不受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原因有三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