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強推「剃髮令」,孔子後人:聖人後裔,能否不剃?結局太意外

清朝強推「剃髮令」,孔子後人:聖人後裔,能否不剃?結局太意外

滿清在努爾哈赤入關之後,經過皇太極、順治帝時期的治理,天下太平。但是有一個問題遲遲無法解決,那就是滿漢之間的矛盾。1644年,清軍入關後就曾推行剃髮令,但是民怨極大,考慮到統治還不穩固,攝政王多爾袞取消了剃髮令。後來清軍擊敗李自成,又擊敗了南明弘光政權,多爾袞見全國將定,再次頒布剃髮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剃髮令嚴重的違背了儒家傳統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棄也」的準則。於是,很多讀書人寧可被砍頭,也絕不剃髮!即使是一些重要的大臣不願意,找各種理由不剃髮,也都被多爾袞給拒絕了,在多爾袞的心中,這個命令不論是誰都要遵守。當時的中國可是腥風血雨,為了這個剃髮令,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十分凄慘。

當然也有人希望用比較平和的方法去保留自己的頭髮,這個人就是孔子的第子六十二代孫,出生於1593年的孔聞謤。曾經在明朝做官的他,在自己的父母去世之痛後,又經過戰亂,在清軍入關後又在清王朝做了一個小官。孔聞謤和許多漢人一樣,不想要做這種背祖忘宗之事,可又擔心多爾袞逼迫自己難以抗拒。

順治二年(1645年)十月,孔聞謤為了逃避「剃髮」而上奏朝廷,他在奏疏中寫到:「但念孔子為典禮之宗,……其定禮之大莫要於冠服。……自漢、唐、宋、金、元以迄明時,三千年未有令之改者,誠以所守者是三代之遺規,不忍令其湮沒也。……應否蓄髮,以複本等衣冠,統惟聖裁。」

大概意思就是表示孔子家族的衣冠已經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時間,希望多爾袞能夠看在孔子的面子上,考慮寬限對於孔子後裔的剃髮要求。孔聞謤以為自己的這個理由比較充分,要求也並不過分,多爾袞出於收買人心的原因可能會同意他的請求,但是很明顯他低估了多爾袞對於「剃髮」的執著。

收到奏疏的多爾袞大怒,向孔聞謤發出了一道諭旨:「剃髮嚴旨,違者無赦。孔聞謤疏求蓄髮,已犯不赦之條,姑念聖裔免死。況孔子聖之時,似此違制,有玷伊祖時中之道。著革職永不敘用。」 孔聞謤在多爾袞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不斷沒能如願「蓄髮」,反而差點丟了腦袋。

這或許就是文人和當權者對抗的後果,幾千年來也沒改變「誰有權利誰就掌握話語權」的真理。在多爾袞的鐵血政策下,漢族人民鬥爭歷經37年之久,最終結果是滿族統治者取得勝利,漢族大部分生者都剃髮結辮,改穿滿族衣冠;堅持不願改換衣冠者要麼被殺,要麼逃到海外,要麼遁入空門,帶髮修行。

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點一下關注!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秘聞趣事 的精彩文章:

最暴躁偽軍:日本中將打他一耳光,他咣咣兩槍還回去,將其打死!
清朝被推翻,溥儀從皇宮裡捲走多少珍寶?一組數字讓人咋舌!

TAG:歷史秘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