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尋求獨立,曾三次與巴基斯坦政府爆發武裝衝突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尋求獨立,曾三次與巴基斯坦政府爆發武裝衝突

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面積最大的一個省份,其面積佔到了巴基斯坦領土面積的近一半,而人口只有巴基斯坦的3.6%。俾路支省雖然大部分地區並不適宜人類居住,但它同時也是個資源豐富的省份,其石油、天然氣、銅和金礦分布密集,可以說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礦產分布地域。

俾路支省

不過俾路支省與巴基斯坦聯邦之間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存在著隸屬關係,正好相反,俾路支一直相對自治,其自治的模式主要源於7世紀,俾路支人認為他們都是米爾·賈拉勒·汗(Mir Jalal Khan)領導的44個部落聯盟的後代。12世紀,44個部落聯盟分化為兩個主要部分,以米爾·賈拉勒·汗的兒子和女婿為首的5個支系,包括林德(Rind)、拉沙里(Lashari)、霍特(Hot)、科賴(Korai)和賈塔伊(Jatoi)部落,以及以部落聯盟成員阿里(Ali)和布羅(Bulo)為首的3個支系,包括嘠扎尼(Ghazani)、烏姆拉尼(Umrani)和布雷迪(Buledi,又寫作 Burdi)部落。如今生活在俾路支省的部落,主要是原林德、嘠扎尼、烏姆拉尼和布雷迪部落的後人。在1666年,米爾·艾哈邁德一世·汗·卡姆布拉 尼三世(Mir Ahmad I Khan Qambrani III)在今天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喀拉特轄區一帶建立了卡拉特汗國,並在18世紀下半葉納西爾·汗大帝時期達到鼎盛。

不過隨著英國殖民力量的深入,1839年11月13日英國人入侵了卡拉特汗國。其傳統控制範圍內的領土分別在1871年英國與波斯劃分的「戈爾德斯米德線」(Goldsmid Line)、1893年英國與阿富汗劃分的「杜蘭線」(Durand Line)被劃分為三個區域。在英國的統治下,俾路支地區很多時候被作為與俄國的戰略緩衝帶。

19世紀末的俾路支

在英屬印度時期,現在的俾路支省內分布了喀拉特(Kalat)、拉斯貝拉(Lasbela)、卡蘭(Kharan)和馬克蘭(Makran) 四個汗國。由於俾路支地區並不是英國的主要投資地區,英屬印度時期英國人在這裡實施間接統治。英印政府主要依靠地方自治政權,特別是部落首領薩達爾(Sardar)控制當地,英國人向薩達爾支付酬金,同時唆使薩達爾與卡拉特汗王之間內鬥,而薩達爾只有涉及戰略問題時才需要向殖民當局安排的政治代理人諮詢。英國人強化了薩達爾的地位而削弱了汗王,使得該地區基層社會有著完整的自治體系和成熟的部落組織,通過長老會議(jirga)解決糾紛、判定責任和處理罪犯,部落社會所有成員對此需充分尊重和執行,當地還擁有專門的民兵部隊(levy),也由薩達爾指揮和徵召。

傳統的俾路支人

俾路支過去的四個汗國

當英國人準備撤出時,這四個汗國中的喀拉特尋求組建獨立的喀拉特汗國。在印巴分治前的三個月,即1947年8月11日,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發布的公告中,喀拉特汗國被作為獨立的主權國家與巴基斯坦並列,理由之一是「喀拉特汗國與英國政府的關係顯著不同於其他英屬印度境內的土邦」。不過到了當年的10月,真納很顯然改變了主意,他希望喀拉特汗國可以向其他土邦一樣加入巴基斯坦國家,這當然遭到了喀拉特汗國的反對,雙方於1948年2月開始了有關談判的私人交流。1948年2月15日,真納訪問了俾路支斯坦的錫比(Sibi),向喀拉特汗國王公米爾·艾哈邁迪·亞爾·汗(Mir Ahmed Yar Khan)發出了前來談判的要求,亞爾·汗則向真納表示,他們將召開烏馬拉會議(Dar-ul-Umara )和阿瓦穆會議(Dar-ul-Awam)進行討論。

1948年2月21日,烏馬拉會議決定不加入巴基斯坦,其認為應該與巴基斯坦談判定約。3月9日,亞爾·汗收到了真納的回復,稱其將不再進行私人談判,而交給巴基斯坦政府層面實施。1948年3月26日,巴基斯坦陸軍開赴俾路支沿海地區,一天後,喀拉特汗國決定投降並稱卡拉特汗國願意加入巴基斯坦,喀拉特汗國就在英國人撤退後存在了227天,之後就成為了俾路支省,首府在奎達。這一歷史進程也構成了今日俾路支問題的來源。1952年,喀拉特、拉斯貝拉、卡蘭和馬克蘭四個汗國組成了「俾路支國家聯盟」( Baluchistan States Union),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權。

今天的俾路支分離主義運動希望實現的區域

但是加入巴基斯坦並沒有成為和平的起點,俾路支分離主義運動由於俾路支落後的社會組織,以及巴基斯坦的政治建設緩慢、國家能力羸弱、文官政府的不穩與低效等一系列問題而一直無法解決。很多時候,巴基斯坦國家向俾路支強化控制就會引起俾路支人的反彈。

1952年,巴基斯坦政府開發俾路支省的蘇伊(Sui)地區天然氣,被俾路支人認為是在掠奪俾路支的資源。1955年,巴基斯坦政府廢除了俾路支省和俾路支國家聯盟,將原有的旁遮普、信德、西北邊境省合併設置為西巴基斯坦省。這一舉措意味著俾路支的自治權受到了嚴重削弱,迅速引發了俾路支人的不滿。馬里部落(Marri)率先襲擊了巴基斯坦聯邦軍警,而布格蒂部落(Bugti)則破壞蘇伊的天然氣系統。這次叛亂直到1959年才被巴基斯坦聯邦軍警鎮壓。

蘇伊的油氣田

在穆罕默德·阿尤布·汗(Ayub Khan)時期,巴基斯坦經濟取得了較大發展,但是發展大部分集中於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對於東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地區和俾路支省而言則加大了國內不均衡。1962年,馬里部落的酋長謝爾·穆罕默德·比賈拉尼·馬里(Sher Mohammad Bijarani Marri)再度組建了「帕拉里」游擊隊(Parari Guerra),挑戰阿尤布·汗政權,隨後也再度遭到了巴基斯坦聯邦軍隊鎮壓,雙方衝突激烈,直到1969年葉海亞·汗政府宣布大赦俾路支武裝方才趨於平息。

1972年,民族人民黨(National Awami Party)贏得了俾路支省大選,並與「伊斯蘭學者聯名」(Jamiat UlemaIslam)組成了俾路支省聯合政府,開始了改革。改革內容中包括了對安全系統的改革,這很快引發了巴基斯坦聯邦阿里·布托政府的關注,並遭到打壓。1973年,巴基斯坦在伊拉克駐伊斯蘭堡武官處發現了300支自動步槍和48000發子彈,巴方堅稱俾路支省政府支持的俾路支分離主義武裝與此相關,因此解散俾路支省聯合政府並逮捕領導人。隨後,俾路支地方游擊隊就發起了大規模反抗,武裝衝突爆發,雙方死亡合計超過8000人。1977年齊亞·哈克上台後對俾路支武裝進行了特赦,增加了對俾路支的資金投入,聯邦政府與地方之間方才緩和了緊張。雙方的合作關係維持到了1999年。

1972年訪問俾路支的西方人

1999年,穆沙拉夫政府宣布了瓜達爾港的開發項目,以及相關油氣資源開發、增加駐軍等措施,俾路支分離主義再度開始了活動。2005年12月,俾路支解放軍向庫魯(Kohlu)的軍營發射了6枚火箭彈,而穆沙拉夫當時就在此處。因此,巴基斯坦聯邦政府與俾路支分離主義的衝突再度爆發,延續至今。

部署到俾路支的巴軍

因此,俾路支分離主義運動背後有著複雜的邏輯關係,其影響不會很快消除,不過時間應該還是走巴基斯坦政府這邊,巴基斯坦只要能夠提高治理水平,俾路支問題的解決就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蜀黍老曾 的精彩文章:

2019年中國海軍國際閱艦式:造了11年的印度海軍王牌戰艦
第二艘國產航母已有兩個變化可以證實,還有諸多疑問有待解答

TAG:怪蜀黍老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