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要踏平日本,因為此人極力阻攔,才沒有出兵

朱元璋要踏平日本,因為此人極力阻攔,才沒有出兵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派使臣前往各國,一是為了宣告元朝已經被明朝所取代,二是表示友好往來,恢復中華宗主國的地位,日本自然也在其中。

其它國家都願意稱臣,唯有日本的懷良王對此無動於衷,根本就不在意朱元璋的國書,朱元璋很沒面子,但要是因此出兵討伐,又不符合大國的形象,因此第二年朱元璋又寫了一封國書,這次派去了7名使者。

使者到達日本後,將國書交給了懷良王,懷良王感受到赤裸裸的威脅,他本就是武夫出身,一生勇猛好鬥,哪會怕朱元璋的威脅?當即斬了七名使者中的五位,將剩下兩人關押數天才放回明朝。

兩國交涉不斬來使,這是最基本的禮節,朱元璋自然是大發雷霆,可仍心有不甘,於是在洪武三年第三次排使者出使日本,這次前去的使者名叫趙秩,據史書記載:「日本對秩禮遇有加,秩遂引其入朝。」

這次日本竟然服軟了,不僅帶來了大量的貢馬還有許多特產上貢明朝,願意稱臣,還釋放了七十多名倭寇扣押的中國人。

朱元璋自然龍顏大悅,好好招待了來訪的使者,賜下大量財寶,還專門派人護送使者回國,但懷良王並非日本的最高掌權者,也只是貪圖賞賜,此後偶爾有來朝貢,卻非真情實意,對朱元璋的表文也都不理睬,這點讓朱元璋很是不快。

洪武十三年的時候,日本再次來朝貢,這次除了貢品之外,還帶來一封書信,乃是日本的一位大臣代天皇而寫,朱元璋認為這是對侮辱,信中的內容也極為囂張,朱元璋大發雷霆,拒絕了日本的朝貢,派人修書一封譴責日本不守臣子之禮,日本也被這封信惹毛了,又回了一封書信,狠狠罵了朱元璋一通,朱元璋終於決定出兵踏平日本。

但就在此,卻遭到了劉伯溫的極力阻攔,劉伯溫認為出兵日本並非妥善之舉,之前乃有先例,忽必烈曾經六次征討日本,最後一次更是親率十萬大軍,但都損失慘重無功而返,主要是因為海上風浪,遇到颱風更是會不戰而敗,忽必烈大軍正是敗在風浪上。

況且明朝建立之初,大明根基不穩,百姓們剛從戰火中解脫,還沒解決饑寒問題,又要興兵,軍糧缺乏,當今主要任務是讓百姓休養生息,萬不可再起戰事,累及百姓,有元朝前車之鑒,恐怕會有民爆發生。

朱元璋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自然回到孰輕孰重,劉伯溫說的句句在理,於是咬牙壓下了出兵日本的想法,加強了國內的防守,斷絕與日本的貿易往來。

只是劉伯溫沒有想到的是,他想讓後人解決的事情,反倒適得其反,許多人認為,朱元璋當初要真的出兵,歷史或許會改寫,只是歷史無法回頭,而且如今的中國早就已經站起來了,而且還在不斷的強大,中國人也已經抬起了頭,沒必要一味的沉浸在過去的歷史,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好好書寫今天的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悟空挖出十幾顆心,其中有3顆很特殊,難怪他能成佛
諸葛亮火燒司馬懿,下雨時說了8個字,難怪他算不出那天有雨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