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岳美中經驗:治腎炎五法五方

岳美中經驗:治腎炎五法五方

導讀:

岳老治療腎炎的大法為發汗法、峻下法、健脾法、溫腎法、補氣法,與之對應的方劑分別是越婢加術湯、浚川散、六君子湯、濟生腎氣丸、保元湯。

治療腎炎方劑的選擇

作者/岳美中

急性腎炎時,多取發汗或峻下的方法。

發汗

如:越婢加術湯(張仲景方)治風水惡風,一身盡腫者。麻黃12克,生石膏18克,生薑9克,甘草6克,大棗4枚(擘),廣蒼朮12克,用清水三盅,煎至一盅,溫服,覆被取汗。

圖:甘草

【方解】本方以散邪清熱、補中益胃的方法治水。用麻黃通陽而發表,石膏治水濕中所挾之熱,而麻黃得石膏,逐表裡之水的力量更大,甘草、姜、棗以和中調錶里,蒼朮以助麻黃髮汗,祛逐表濕。

峻下

如:浚川散(《張氏醫通》方)治水腫脹急,大便不通,大實大滿者。大黃、牽牛(取頭末)、郁李仁各30克,芒硝、甘遂各15克,木香9克。共為細末,每服6克,入生薑自然汁,和如稀糊,服之。

【方解】此方是下水積的峻葯,大黃、郁李仁、牽牛、甘遂,都是植物性的下劑,而它們的作用卻各有不同。浚川散以六味葯組成,主治大實大滿水腫兼腹中有積者,所以用大黃、郁李仁佐以下劑之芒硝,以滌盪腸胃中之積。甘遂為逐周身之水最有力量之葯,佐以利便之牽牛,則能消水腫之脹急。火熱鬱結,水液不能宣通者,服之有捷效。多取健脾溫腎補氣的方法。

健脾——治脾胃虛弱所致水停。

如:六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氣虛痰飲,嘔吐痞滿,脾胃不和,變生腫證者。人蔘3克,白朮、茯苓各6克,甘草(炙)2.4克,陳皮2.4克,半夏3克,生薑3克。清水煎,溫服之。氣滯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

圖:白朮

【方解】本方治腸胃虛弱,以致水停經絡,轉變為肢體浮腫者。以食欲不振,容易疲勞,血虛,腹軟,脈弱,平素手足易冷者為目標。方中的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名四君子湯,義取性味平和,能使胃腸機能增強,消化吸收良好,脾力健旺。人蔘、陳皮,合之能增進食慾;半夏、白朮、茯苓等,合之能去腸胃停水。若三焦氣滯,再加木香以行之,脾胃氣阻,更加砂仁以通之。

//////////

實脾飲(《濟生方》)治身重懶食,肢體浮腫,口中不渴,二便不實者。白朮(土炒)、大腹皮、草果仁、木香、木瓜、附子、乾薑各30克,甘草(炙)15克,厚朴(姜炒)廣茯苓各30克。共為粗末,每服12克,水一盅半,生薑5片,大棗肉1枚,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之。氣虛者加人蔘。

【方解】本方因脾虛不能制水、水妄行浸漬於肌表,所以身重浮腫。用白朮、甘草、生薑、大寒,以實脾胃之虛。脾胃虛則中寒不能化水,水瀦留於腸胃之中,則懶食而不思飲,大小便均不實,用乾薑、附子、草果仁,以溫脾胃之寒,更佐以大腹皮、茯苓、厚朴、木香、木瓜,以導水利氣。氣行則水行,脾實則水制,所以名曰「實脾飲」。

溫腎——中老年疲勞倦怠病患

如:濟生腎氣丸(《濟生方》)治腎虛脾弱,腰重腳腫,小便不利,腹脹,喘急痰盛,釀成水腫者。熟地黃120克,茯苓(乳拌)90克,山藥(微炒)、丹皮(酒炒)、山萸肉(酒浸)、澤瀉(酒炒)、川牛膝(酒浸)、車前子(微炒)、肉桂各30克,附子(制熟)9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黃豆大,每服80丸,空心服,米飲送下。

圖:山藥

【方解】本方應用於患者一般情況嚴重疲勞倦怠,但腸胃功能健全,無下利及嘔吐證。方中地黃、山萸、山藥,有強壯滋潤之效,茯苓除強壯外,又有利尿作用,澤瀉又有利尿止渴作用。更配以消除瘀血及鎮痛之牡丹皮,伍以鼓舞機能沉衰的肉桂、附子。此方較少用於幼童及青年,較多用於中年人,尤其老年病人。

補氣——治虛性末期水腫

如:保元湯(李杲方)治元氣不足,引起浮腫者。黃芪(蜜炙)9-18克,人蔘9-30克,甘草(炙)3克,肉桂春、夏0.6-1克,秋、冬1.5-2克。清水煎,空腹時溫服。

【方解】本方用黃芪保在外一切之氣,甘草保在內一切之氣,人蔘保內外一切之氣,並滋五臟元陰,諸氣治而元氣自足。但這三種藥物,補水谷之氣則有餘,生命門之氣則不足,所以更加肉桂,以鼓舞腎間動氣。治虛性末期水腫,及在水腫消失後之善後階段,用之恰當,常獲顯效。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遠志
穀雨葯膳食療養生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