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o收視率,裁員撤頻道,二三線衛視博生存,可不只是找尋細分市場

o收視率,裁員撤頻道,二三線衛視博生存,可不只是找尋細分市場

進入四、五月份,各大衛視陸續召開了廣告招商會,推薦自家全年的重點資源情況,先下手為強,讓客戶更早了解自身優勢,為接下來的競爭打好基礎。

在「夢想的力量·2019東方衛視春季賞新大會」上,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高韻斐表示,東方衛視將對下半年的節目進行大幅的提升。

而那邊廂,北京衛視則是給出了北京衛視別具一格的新定位與發展方向——「國潮」。

而在更早前,浙江衛視春季招商會上,在談起當前市場面臨的整體形勢變化時,浙江衛視麻寶洲副總監表示,這是一個頭部電視平台緊密合作,共克時艱的時代,在面對平台之間劇集拼播的情況,浙江衛視必將「有容乃大」,

寒冬之下,一線衛視求新求變之決心可以管窺。 近年來,傳統衛視頻道迎接著來自產業變革、新媒體壯大、觀眾流失等變動的挑戰。在2018年,行業內發生了非常大的震蕩,媒體環境也隨之變化。收視造假成為籠罩的疑雲,各大衛視受制於諸多政策限制,內部人才流失等內外問題,經濟環境整體下行,發展明顯受阻。再加之,近年來視頻網站的快速發展,電視台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0收視率的論調更是時有耳聞。

生死存亡壓力

二三陣營積極轉型嘗試

一線衛視的生存環境尚且如此,更何況二三線,甚至四五線衛視。2018年年末,有號稱內部人員在網上爆料「遼寧衛視已經發不出工資,電視台要靠補貼生存」引發討論。實際上,二三線衛視發不出工資已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一線衛視也有可能出現零利潤率情況也並不讓人意外。

優質廣告資源向頭部衛視集中,電視台兩極分化更加嚴重。類似於城市台營收發不出工資、縣級電視台靠補貼生存的報道層出不窮。廣告經營舉步維艱,多元化創收無門,停發工資、暫緩發工資、貸款發工資、向政府借款發工資的情況也開始出現。

河北省調研結果顯示,「全省140家縣級媒體,近幾年經營性收入下滑60%以上,負債經營佔90%以上,大部分采編播設備亟需更新升級」。河北省的調研結果已衰敗至此,窺一斑而知全豹,全國其他省的境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在這種大背景下,這些衛視在確保本土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正在積極進行轉型的嘗試。為了從根源激發創造力,衛視的體制改革正在試水當中。

廣東廣電進行內部機制改革,精簡內設機構,從八大部門減到5個。淡化事業單位身份級別管理色彩,統一實行頻道全員聘用的用工方式,鎖定歷史身份全部重新簽一輪勞動合同,按需上崗。然後,把大量的人才往一線聚攏,並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深圳衛視也在進行「機制市場化」和「平台產業化」雙軌機制。深圳衛視則是打通了平台節目製作與廣告經營的「任督二脈」,在節目團隊內置市場意識和營銷觀念,而廣告部也深度介入製作領域,以「商務導演」的標準來要求營銷團隊。

更多的衛視通過調整節目版面,力求打造衛視新氣象。提亮節目品相,構建內容為王,地區廣電的矩陣也在鋪開。在頻道建設上,山東廣電以山東衛視為龍頭,著力打造「6 1」品牌節目矩陣。周一到周六晚間播出《調查》《此時此刻》《拜託了媽媽》《育兒大作戰》等多檔周播節目,周日晚間黃金檔則播出《超級品牌官》《美麗中國》等多檔特色綜藝季播節目。劇場方面則是推出深耕現實主義作品的花漾劇場。

近期,旅遊衛視更名海南衛視,通過橫向「4 3」節目編排、縱向節目集群發力、季播節目主打和碎片節目鋪陳點綴的全新排播形式,致力於打造海南衛視獨有的特色化、立體化編排。

顯然,對於二三線衛視而言,改革不單是迫切需求,更加是生存之戰。立足區位優勢和自身特點,逐漸明確方向,二三線衛視要在巨頭戰爭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細分市場。

抱團取暖、異業合作新模式引發關注

在風雲突變的資本市場,抱團取暖已經成為衛視發展的關鍵詞。然而,大多數人眼中的「抱團取暖」都只流於劇集資源共享、聯播、聯排等初級合作模式,僅憑淺層合作難以將合作利益最大化。

因此,二三線衛視尋求新角度,在整體戰略、節目內容、營銷宣傳等方面達成全方位合作,打造強有力的利益共同體。如今,廣東衛視、河南衛視、湖北衛視、黑龍江衛視、四川衛視合體打造「五星聯盟」合作計劃。

作為2019年度商業文化紀錄巨制,紀錄片《傳奇老字號》由河北衛視與山西、湖北、吉林、雲南等5家衛視聯合製作、運營、播出。5家省級上星頻道首創「五星聯動」模式,對《傳奇老字號》這個超級IP,進行了全產業鏈的深度挖掘,五省觀眾疊加所產生的放大效應,也為老字號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助力。

「五星聯盟」之外,由陝西衛視牽頭組織的絲路國際衛視聯盟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也負擔了重要的傳播責任。二三線衛視的抱團取暖,正在逐步展現出新生機。

二三線衛視還把目光投向了行業外,電視媒體的異業合作新模式也在試水中。對於自然資源優勢明顯的二三線地方而言,變現能力高的首先就是旅遊資源。海南衛視立足海南旅遊資源,目前已建立與國家旅遊局、國家體育局、農業部、住建部、世界城市聯合會、世界酒店聯盟、亞太旅遊聯合會、全國紅色旅遊辦公室等政府與協會的戰略合作,聯合舉辦和共同策劃特色活動和行業盛典。

廣西衛視《百壽探秘》則利用註冊的「探秘百壽」商標,與湖南衛視、山東有線等合作開發長壽文化旅遊。

積極擁抱新技術

重構傳統電視行業周期

傳統電視業秋冬來臨可能也真如自然規律一樣,新陳代謝,迭代進化,優勝劣汰。目前傳統電視業表現出來的收視下滑、市場份額萎縮、廣告收入下降、用戶流失、核心競爭力乏力都是行業變化的自然規律。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鬍正榮曾斷言:「傳統媒體媒介融合的窗口期是2020年,抓不住最後一根稻草,廣電就會成為全額撥款單位。」從近年二三線衛視的救亡圖存中,這句話的印證力度似乎可見一斑。

隨著以互聯網為標誌的信息時代到來,最直接的衝擊便是傳統電視業的內容已經日益缺乏吸引力,連帶著的就是用戶流失、廣告收入下降、市場萎縮等經濟指標的惡化。湖南衛視在2019年的黃金時段資源招商額為13.09億,今年只佔到湖南衛視去年同期50.69億招商額的四分之一。而且,今年的招商冠軍北京衛視目前廣告簽約額僅為20.3億元,同樣遠不及湖南衛視去年同期的招商數據。一線衛視的招商尚且如此,更遑論二三線電視台的招商能力了。

傳統電視業一致認為自己的敵人是衛視,現在看來,敵人到處都是。用戶的時間值是固定的,爭奪用戶關注力的新技術存在感逐漸增強。更令人擔心的是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覆蓋,美國的「掐線運動」也波及到了中國。根據最新的調查顯示,2018年已有540萬美國消費者掐掉電視信號,足足比去年增加了480萬。而早在2017年初,根據家電調研機構奧維雲網發布的監測數據,中國的互聯網電視份額一度逼近彩電整體銷售的 20%。

播放端改變,傳統電視媒體的思路也該跟著改變。重塑新興的視頻行業,重構全業態的視頻產業。下一步或許是,擁抱新技術,用技術倒逼行業轉型,用技術引領行業升級,用技術驅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傳統電視市場的博弈是一場全方位的對抗比拼。從單一大屏拓展到各個屏幕。為電視業的全媒體升級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2019年,經濟結構轉型、文化消費升級、95後市場的變化,以及馬太效應的加碼,都於細無聲處影響著電視媒體和內容市場的新一輪競爭。媒體生態在變,電視媒體的內容競爭邏輯只會更加劇烈的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張丹峰稱畢瀅引咎辭職,知情人爆洪欣選擇原諒,不是沒底氣離婚?
張嘉倪老公買超專一寵老婆愛孩子,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啊!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