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李廣為何一生未能封侯,真的是漢武帝看不到他的功勞嗎?

李廣為何一生未能封侯,真的是漢武帝看不到他的功勞嗎?

在經歷前期數十年的韜光養晦,漢武帝決意反擊匈奴。漢朝的對外戰爭就此打響。 而根據漢武帝時期的分封條件必須要有切實的軍功才能夠名列侯爵之位,而漢武帝時期,邊疆的著名將領李廣徵戰了一生都沒有被封侯。不僅使得司馬遷,也使得後世為李廣抱不平。為何在同時期的衛青,霍去病輕而易舉地就得到了侯爵之位? 很多人說,因為衛青和霍去病是漢武帝所寵幸的外戚。而西漢建立以來,劉邦便明確提出非議異姓不得封王的分封制度,這固然也有一定道理。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漢武帝並不昏庸。分封是獎勵和激勵成效的手段,漢武帝也沒有將一些成不了氣候的宗族子弟位列侯爵。整體而言,封侯依然是以軍功為主。真的是李廣的軍功不如衛青,霍去病嗎?這主要就看觀察者究竟站在什麼角度想。其實李廣的成名要遠遠早於兩人,也共同參加過討伐匈奴的戰爭,但是兩人的表現卻出乎意料,在當時李廣已經是名滿天下在匈奴也有一定的名氣,而當時的衛青除了是漢武帝外戚集團的身份之外,並沒有太多被人知曉的條件。

因此即便當時雙方都是主力,無論是己方人員還是匈奴,都認為李廣應該是之中的主力軍。可能也正因如此,雖然兩人都同率了1萬騎兵進攻匈奴,結果李廣全軍覆沒,本人受傷被俘虜。經歷多次輾轉才逃回漢朝,而衛青所率領的軍隊,直入匈奴境內。取得了第一次戰果,這一場戰爭結束之後,李廣被罷官,而衛青則被漢武帝封為關內侯。雖然此次殺傷不大,但是這一次的意義重大。這應該是自劉邦主動攻擊匈奴以來,獲得的第一次主動性的戰勝。之後的多次戰爭,衛青都成為進攻匈奴的主力,並且取得大大小小的勝利,而這時的李廣依然沒能立下顯赫軍功。

這讓漢武帝對這個邊疆名將十分不滿意。又由於漢武帝提拔了一批先進大將,個個戰力非凡,因此上了年紀的李廣就被皇帝所冷落。直到大規模反擊匈奴的漠北大戰爆發之後,李廣才再次請求出征,勉強做了衛青的下屬,但是這一次,李廣又不爭氣了,他竟然迷路了,使得匈奴在這個缺口逃了出去。李廣再也無緣封侯之位。而此時的衛青如日中天,連戰連勝,斬殺匈奴數千人。可以說,李廣在漢武帝決定大規模反擊匈奴的兩場戰鬥當中,都因為軍事上的失敗而受到冷落,無法封侯,而李廣的兒子敢,在北方作戰當中英勇絕倫。

反而得到侯爵。李廣當然是一代名將,其在邊疆的駐守讓匈奴,聞之而喪膽,在其戍守的邊疆地區,匈奴不敢隨意進犯南下擄掠保一方百姓之太平。但是這更多的是符合老百姓和儒家文人的心態。守成有餘,而功略不足是李廣的缺陷。並不一定說李廣不適合做進攻型的將領,而是事實如此。每當國家主動進攻匈奴時,李廣都沒能把握戰機。相反,衛青和霍去病除了深受漢武帝寵愛之外,自己也確實有領軍才能。每一次對匈奴作戰都能大獲全勝,甚至攻入匈奴王庭,此外李廣更是一個儒將,保一方百姓安康太平,十分符合儒家的期盼。

相反,衛青,尤其是霍去病為了達到軍爭勝利的結果絲毫不在乎己方將士的損失,之以軍功論輸贏。霍去病體恤下屬,是下屬拋棄性命達到軍事上的勝利,衛青也基本如此,但李廣總是計劃著以更小的傷亡換取更大的戰果。這在戰場上也顯得畏首畏尾。當然這只是相比於衛青和霍去病而言。若非漢武帝時期,整個國家經濟穩中向好。國家有了進攻匈奴的資本。衛青和霍去病才有此等用武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史圖鑑 的精彩文章:

誰說周王朝沒有改革?有過兩次都被貴族階層反擊了!
明武宗究竟有沒有軍事才能?萬人作戰損失數人究竟可信嗎?

TAG:世界史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