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數據分析可以迫使電動滑板車遵守交通法規?

數據分析可以迫使電動滑板車遵守交通法規?

筆者這個月已經有100次在人行道上差一點就被電動滑板車撞倒的經歷,還看到一次電動滑板車造成的事故,事出電動滑板車沿一條單行道中心線朝錯誤沖紅綠燈。我不禁開始想,為什麼今時今日的手機可以提供精確導航了,而業內卻無法規範電動滑板車用戶遵守交通法規。是否可以強制那些越來越多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必須整合技術保障,至少用於防止電動滑板車使用者各種嚴重的交通違規?

現在美國各大城市的街道上都能見到可出租電動滑板車,其速度和突發性無不令人震驚。曾幾何時也就是每幾周見一次電動滑板車,而今天下午,筆者所在的公寓大樓的一個街區人行道上擺著16輛滑板車,真是不能低估電動滑板車革命對城市交通世界的深入滲透。

雖然騎自行車的人和滑板車愛好者一直都有人無視安全法規,但隨處可見的出租電動滑板車的迅速興起必將令我們審視安全法觀念的出現改變。

我們很少見到騎自行車的人在擁擠的人行道中穿梭,即使是短期租自行車用的遊客也不會這樣做。不幸的是,至少在筆者所在的華盛頓特區這一塊,卻常常能看到電動滑板車在擁擠的人行道上穿梭。而且,有時電動滑板車上甚至可能載著兩三個人,電動滑板車因而會瘋狂地左右晃動,快速在行人中穿插而行。

更糟糕的是,電動滑板車從後面接近行人時由於其機動性而不會像傳統腳踏板那樣禮貌地放緩速度,電動滑板車經常是快速地從行人身邊插身而過。

電動滑板車並無車牌,因而缺乏明確的通用標識符,這也使得被電動滑板車蹭了或發生發生其他危險交互時的行人難以向執法人員提供違法者的身份信息。

更糟糕的是,那些經常截停違反交通法規騎車者的警察似乎不那麼願意干預涉及同樣違法行為的電動滑板車。

隨便放置的電動滑板車也為行動不便的人帶來了獨特的危險。筆者的鄰居是個視障人士,他最近提到,他每天步行到當地的公共汽車站,亂放的電動滑板車都可能導致危險,成了他的噩夢,而另一位使用電動輪椅的居民現在出行時就經常需要有朋友陪同,幫他清除被扔在在人行道中間的滑板車。

在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裡,智能手機上的導航感測器已經夠精確的了,導航感測器可以確定從起點到目的地的距離,能告訴我們身處商場走廊的左邊還是右邊,在有些地方導航感測器還能區分我們是在人行道上還是在行車道上。

為什麼電動滑板車就沒有去小小地嘗試一下整合這些技術呢?

如果電動滑板車在雙車道公路中間朝錯誤的方向行駛,導航感測器完全可以顯示出來,技術上的實現是十分簡單的事。將標準商業交通信息整合進來,完全可以確認周圍的車輛都是在與滑板車相反的方向移動(同時可以驗證這不是由於臨時建築或事故的繞道)。

雖然目前的消費者移動GPS導航要精確區分人行道和行車道的界線還有難度,但利用包括攝像系統在內的其他感測器的整合大可以減少電動滑板車在擁擠的人行道上非法和不安全操作。這些感測器還可用於檢測棄在人行道中間的滑板車,感測器可以發出提示的聲音,或是呼叫公司工作人員挪開滑板車。

還可以利用類似於在車輛停放輔助系統中的超聲波障礙物感測器,在檢測到前方有諸如行人的障礙物時自動調節速度。

滑板車公司則可以利用所有這些數據識別那些以不安全的方式操作滑板車的用戶或以不安全的方式放置滑板車的用戶。用戶出現違規行為後,公司可以對其發出警告、罰款和暫停服務,甚至永久禁止這些用戶使用滑板車公司的服務。

當然,要添加感測器或使用遙測數據來評估用戶的安全性以及是否遵守交通法規會增加公司的額外費用,這些公司目前尚無動力去承擔這些費用。

假若一些城市開始通過法規要求在所有機動商業可出租交通工具上安裝安全遙測和感測器系統並每天都會向城市公共安全部門提供報告,那麼會怎麼樣呢?至少有辦法從系統里移除那些有嚴重違規行為的用戶。而且,通過提高發生違規次數最多地區的可見度,警方可以更準確地開展針對性執法行動。

總而言之,我們現在已經擁有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可以做到令電動滑板車等機動租賃車輛比現在更加安全一些,但矽谷的事情都是這樣,法律還跟不上,也不能提供動力令公司採取措施實現這些安全功能。

在他們實現這些安全功能前,我們只得去習慣那些不斷增長的不負責任的機動駕駛人士和變化莫測的滑板車障礙。只能與其分享屬於我們的人行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微軟構建大會2019:流體框架可望推動更具協作性的互聯網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