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名將受傷後,陳賡讓他去醫院他不去,彭老總出面也不去
提起耿飈,當真是一生傳奇,父親當年是慈禧太后的大內保鏢,因此從小就跟著父親習武,一身硬功夫罕有人敵。
在紅軍時期,許世友久聞他的大名,去找他切磋,他只說了一句話:「不用比了,你不是我的對手。」
當然,在戰場上槍炮無眼,任你武功再高,也難免會受傷,尤其是耿飈藝高人膽大,每次都沖在最前面,因此也沒少遇險。
耿飈17歲就跟著舅舅宋喬生,在湖南衡陽的水口山鉛鋅礦當礦工。當時,宋喬生是工人運動領袖,聽說附近的東陽渡鎮有個槍炮局,就決定讓耿飈扮個小叫花子,去槍炮局聯繫願意當內應的工人,裡應外合,奪取槍支。
有人提醒宋喬生:「耿飈才17歲,懂什麼?你怎麼能派個小孩子去做這麼危險的事?」宋喬生說:「你看耿飈小?我看耿飈一定能成事!」耿飈也拍著胸脯說:「事要辦砸了,我提頭來見!」
於是,耿飈穿上破爛衣服,來到東陽渡鎮,和內應的工人對上了暗號,並主動請纓,把附近的看守引開,方便大家奪取武器。
耿飈背著個簍子,在附近來迴轉悠,吸引看守的注意力。果然,有個看守看耿飈不對勁,就喝問你簍里子背的什麼?耿飈裝作害怕的樣子,拔腿就跑。看守以為真有什麼事,大呼小叫地招呼大家去追,還不斷地開槍。
耿飈從小習武,身手敏捷,子彈根本打不到他,看守們白忙活了半天,連耿飈的頭髮都沒抓到一根,等回去後,卻發現槍炮局已經被搶了。
事後,有人問耿飈當時怕不怕,耿飈一瞪眼,說:「怕什麼?如果不是他們手上有槍,我把他們全部放倒都不是問題!」
參加紅軍後,耿飈作戰非常勇猛,因此也沒少受傷。廣昌保衛戰時,耿飈不顧個人安危,沖在最前面,等戰鬥結束後,耿飈發現地上流了很多血,就問警衛員:「誰受傷了?趕緊把他送去醫院救治。」
警衛員先是哭笑不得,然後架起耿飈就走。耿飈驚問,你幹什麼?警衛員說,聽你的命令,送你上醫院!
這時,耿飈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受了傷,只是打得興起,根本沒注意。
紅軍長征後,在即將抵達陝北的時候,耿飈奉命去攻打甘泉縣。耿飈圍著縣城轉了一圈,下令用炸藥炸開城牆,沒想到城牆非常堅固,炸藥沒起作用,反而驚動了敵軍,往城下瘋狂地扔手榴彈,有一顆手榴彈就在耿飈身邊爆炸,彈片打中了耿飈的脖子,血流不止。
警衛員要背耿飈下戰場,耿飈喝道:「要撤你撤,我不撤!」說完,拿出隨身攜帶的一瓶雲南白藥,往脖子上一抹,繼續指揮戰鬥。
陳賡聽說耿飈受傷了,趕緊過來,批評他說:「軍人不怕死,但也要注意保護自己,哪有你這樣玩命的!」耿飈不以為然地說:「手榴彈又沒炸到我的腦袋,還有八丈遠呢,放心,我死不了!」
陳賡看耿飈脖子上的傷口有點惡化,勸耿飈去醫院,耿飈還是不想去。這時,彭老總也趕了過來,結果耿飈還是不去醫院,彭老總只好打電話聯繫徐海東,請徐海東把紅軍中的「神醫」,人稱「戴鬍子」的戴濟民請來。
徐海東馬上讓戴濟民騎上自己的騾子,長途騎行200多里,披星戴月趕到甘泉。戴濟民檢查後,批評耿飈說,再晚了就沒救了。耿飈還是那句話:「我還沒死呢,怎麼知道就沒救了?再說,為革命犧牲,光榮!」
戴濟民給耿飈清洗了傷口,打了消炎針,這才穩定住了耿飈的傷勢。


※他是最後一批晉陞的開國少將,一家七口人,全部是軍人
※他被稱為日軍「軍神」,但剛到上海,就被我軍一槍擊斃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