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半句十人九不知,道盡社會現實

古代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半句十人九不知,道盡社會現實

古代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半句十人九不知,道盡社會現實

很多人喜歡讀心靈雞湯,尤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似乎很受啟發,像打了雞血一般。但雞湯雖好,讀多了也難免變味,而且還會蠶食自己的判斷力。回過頭來,還是那些經典老話對我們有幫助。今天筆者便來和大家聊聊人生哲理方面的俗語,看看其說的是否在理。

古代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半句十人九不知,道盡社會現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來看這句:「一代做官九代絕」,這句話意思很明了,老祖宗們認為一個人如果做了官,那麼其之後的周圍的族人都會受到牽連,這裡的「九代」並不是說九代人都會受影響,而是一個量詞總稱。為何會有這樣的反差呢?

要想理解這句話,我們還得聯繫當時的社會背景。古時候是封建統治社會,皇帝獨攬大權,普天之下的一切都由其說了算。當時一名讀書人能夠考古功名,進而入朝為官已實屬不易,儘管實現了階層跨越,但說實話還是給皇帝打工。

古代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半句十人九不知,道盡社會現實

皇帝個人意志辦事,而且還掌握著生殺大權。下面官員如果違背其旨意,自然會受到懲罰,最嚴重的自然是株連九族,一人犯了罪,周圍的族人都會受到牽連。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可不少,比如說明初朱元璋整頓吏治,不少貪官污吏被株連九族,不光自己身陷牢獄,家裡其他人也未能倖免。

古代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半句十人九不知,道盡社會現實

所以才會有「一代做官九代絕」這一說,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古時候官員雖然身居高位,不必為生計發愁,但稍有意外便會陷入到危機之中,而且還會連累到其他人。由此說來,這句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任何事情都有利弊,機會與風險並存。

此外,下半句也同樣非常經典,可謂是道盡了社會現實。來看下半句:「一家發財九家貧」,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就是說十個家庭里,如果有一家發了財,那麼其餘九家就會陷入貧困,從而形成強烈的貧富反差。

古代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半句十人九不知,道盡社會現實

顯然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無法理解這樣的現象,但在古時候卻非常常見。古時候統治者推行小農經濟,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商業的發展。所以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很難「變富」。當然也有人成為富甲一方的大亨,但很少是因為商業上的成功,而是和官員有交集,進而利用權力去搜刮民脂民膏,坑害老百姓。

古代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半句十人九不知,道盡社會現實

一個人富了,那麼其餘的人自然就會遭殃,所以才會有「一家發財九家貧」這一說。這些所謂的「富人」並不值得尊敬,社會對其也不認可。而這樣的現象在封建社會非常普遍,所以律法對貪官污吏十分嚴苛,動輒便是株連九族,剛好和前半句相呼應。由此說來,這句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尤其是下半句,可謂是非常經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遙望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俗語:「好男有毛無好妻」,下半句更為經典,「好女」們不妨看看
俗語:寧願賭,莫勸嫖,男不三女不四,老祖宗傳下的講究,受用了

TAG:遙望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