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Ella 自曝被「尿失禁」困擾 3 年:那些難以啟齒的生產後遺症

Ella 自曝被「尿失禁」困擾 3 年:那些難以啟齒的生產後遺症

01

前段時間,微博的一個熱搜突然關心起了「女性生育中的屎尿屁」

這起源於@花開富貴老娘發飆 在一個小範圍的關於生育之痛的徵集中,得到了蜂擁而至的女性對她們生育經歷的分享。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昨天是母親節,Ella(陳嘉樺)也在 Facebook 上發了長文,坦然自曝產後有長達三年的尿失禁困擾,並在最近接受了手術治療。

她還鼓勵媽媽們不要因為難以啟齒而默默忍受,積極尋求幫助,如果身邊有朋友也有這樣的困擾,「請跟她分享,讓她知道她並不孤單」:

向下滑動圖片可查看全文

圖片來源:陳嘉樺 Ella FB

我在腦海中一直搜索和回溯,發現這幾乎是我們第一次,這麼大範圍地、自發地開始在女性群體內部,傾訴生育中這些私密的、難以啟齒的疼痛——

「漏尿」「惡露」「痔瘡」「乳頭皸裂」……

這也是在產房中只有女性間才會有的理解與幫助的延伸,彷彿是一個暗號。

女性生育並不是從這篇微博出來之後才開始痛的,而是一直存在的

那條微博下的一條評論被點贊置頂,也問出了我的困惑:

一直很疑惑,為什麼身邊生育過的女性,不論關係親疏或生過幾胎,從來沒有一個人提到或者討論過這些?

難道之前沒有人知道生育的痛苦嗎?為什麼從沒有過這樣的討論和傾聽?

是因為我們不夠痛嗎?

顯然不是。

每一位生產過的女性都知道。顯然不是。

但生產之前的女性,比較直接地看到這一幕的機會,大多藏在影視劇里。

圖片來源:電影《塔利》

「影片中的生育就是短暫的消失一刻,沒有痛苦的呻吟,沒有女性臨盆前對難產與死亡的恐懼,甚至連汗水都沒有,每個女人都是突然感到疼痛便被推走,而回來時都已經沉沉地睡去,新生的孩子也健康地躺在其懷中。

在這個畫面異彩紛呈的液晶熒幕中,留給描摹女性生產的時間確實不多。

02

但其實,在熬過了「十月懷胎」的臃腫之後,女性生產的困擾並沒有就此結束。

新手媽媽從麻醉中醒來的第一刻,迎接她的並不是「突然感到疼痛便被推走……新生的孩子也健康地躺在其懷中」。

而是接踵而至的來不及準備的一切。

圖片來源:Ali Wong 脫口秀

WebMD 里的一篇寫產後疼痛的文章《Postpartum Problems》把這些困擾總結地極好,除去一些「不傷大雅」的妊娠紋和脫髮,還有這些你可能經歷過、也可能有幸跨越了這個坎的疼痛。

篇幅有點長,但今天我還是想把它們梳理出來,因為女性疼痛隱匿得夠久了,現在它值得、也需要被千千萬萬次聽到:

1. 產後出血與生育風險

在分娩後立即出現的一些出血是正常的,但其中有約2% 的分娩會發生大出血,這大多數發生在過長時間的分娩、多次分娩或子宮感染後。而產後出血是產婦死亡的第三大常見原因。

丁香醫生醫學總監田吉順在自己的知乎專欄中分享過這件事,作為婦產科醫生,在妻子的整個孕產過程中,他都在全程負責:

我老婆懷孕的時候有妊娠期糖尿病,而且整個孕期一直肝酶升高,最高的時候差不多是正常值上限的 10 倍,嘗試各種藥物治療都效果不理想。到臨生之前,莫名其妙的就好了。

分娩前突發的羊水幾乎無,胎兒宮內窘迫,做了急診剖宮產。在沒有任何高危因素的情況下,發生了產後大出血,被送進 ICU 搶救,就差一步就要切掉子宮了。

出血量超過 3000mL,大約身體總血量的 3/4。搶救結束後觀察的第一個晚上,我一個人躲在醫生辦公室里痛哭,為我的無能,為我老婆受的苦。

我是一個婦產科醫生,我很愛我老婆,她的整個孕產過程當然都是我全程負責的,我可以保證,我對她絕對盡職盡責,沒有任何操作失誤,我老婆也做了非常正規的孕期檢查和保健,我們做了該做的一切,最終還是發生了。這是誰的責任?

圖片來源:紀錄片《生門》

即使一切都準備好,生育的風險還是存在,根據衛計委 2017 發布的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孕產婦死亡率為 19.6/10 萬。

也就是說,每 5000 個女性懷孕,就有一個因為孕產這件事而死亡。

2. 各種感染:子宮、剖宮產切口、腎臟

正常情況下,胎盤在分娩過程中與子宮壁分離,並在分娩後 15~20 分鐘內從陰道排出。如果胎盤碎片留在子宮內(稱為保留胎盤),反反覆復出血,可能會導致感染。

分娩過程中羊膜囊(包在嬰兒周圍的水)的感染可能導致產後子宮感染,一般的表徵是:伴有高燒的流感樣癥狀、心跳加快、白細胞異常高、子宮腫脹、觸痛、惡臭的分泌物.......當子宮周圍的組織也被感染時,疼痛和發燒會更嚴重。

如果在生產者選擇了「剖宮產」,可能會存在剖宮產切口感染的可能,而皮膚紅腫、甚至流膿比較常見。

如果細菌從膀胱傳播,就可能發生腎臟感染,包括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感等尿路刺激癥狀、高燒、腰背部或側面疼痛、便秘等癥狀。

3. 會陰部疼痛

對於順產的女性來說,會陰的疼痛是很常見的。會陰部脆弱的組織可能在分娩過程中被拉伸或撕裂,導致產婦會感覺到局部的腫脹、瘀傷和疼痛

會陰切開術也可能加劇這種不適,包括常常使用的「側切」——沒錯,就是在沒有任何麻醉的情況下,用剪刀把會陰部剪開。

4. 哺乳疼痛

大約在分娩後的 2~4 天,乳汁開始來臨,乳房可能會變得很大,且伴有堅硬和痛感

這時可能會發生腺炎、乳管堵塞和乳頭的疼痛

圖片來源:Ali Wong 脫口秀

乳腺炎、乳房感染可能是由細菌引發,也會因生產後的壓力、疲勞,或哺乳後的乳頭破裂而導致抵抗力下降而引發,伴有發燒、發冷、疲勞、頭痛、噁心和嘔吐的癥狀

乳管堵塞則會導致乳房發紅、疼痛、腫脹或腫,可能會引發類似乳腺炎的癥狀。

5. 屎尿屁:痔瘡、便秘、尿失禁、惡露

生產後下腹靜脈的擴張壓力會加重痔瘡和便秘

尿失禁及較少見的大便失禁,也困擾著一些剛生產不久的媽媽。由懷孕和分娩導致的膀胱底部的拉伸問題,使我們在大笑、一個咳嗽或只是緊張的時候,排泄物(尿)就不受控制地排出。

陰道分泌物則是指在分娩後的最初幾周,從陰道排除的血狀物——「惡露」(這是由血液和胎盤殘骸組成的分泌物)。分娩後的最初幾天,分泌物呈鮮紅色,可能包括血塊。即使在產後的恢復後期還是可能會複發,比如在劇烈運動後。

圖片來源:Ali Wong 脫口秀

6. 產後抑鬱症

大多數女性在孩子出生後都會經歷一段時期的「嬰兒憂鬱症」(Baby Blues)此時激素水平的變化,加上照顧新生兒的新責任,使許多新媽媽感到焦慮、不知所措或暴躁易怒。

而持續時間較長或較嚴重的抑鬱症被歸類為「產後抑鬱症」(PPD),這種疾病影響著10%~20%剛生完孩子的女性。產後抑鬱通常在分娩後 2~3 個月變得明顯,其特徵伴有強烈的焦慮或絕望情緒。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

睡眠不足、激素水平的變化以及分娩後的身體疼痛都可能導致產後抑鬱症,這使得一些女性很難適應她們的新角色,難以克服她們的孤獨感、恐懼感,甚至是內疚感。

03

在《聖經·創世紀》中,亞當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園中的禁果,激怒了耶和華,耶和華對夏娃說:

「我必多多增加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

生育對女性來說是那麼「自然而然」,是一件不需要準備的「瓜熟蒂落」的事情,而疼痛,則是留給女性的原罪。

這是生而為女,必須要承受,甚至被鼓勵進行隱匿的痛苦。

但我們清楚,這痛苦並不是什麼簡單的頭疼腦熱,而是從劇烈的分娩疼痛到綿長的產後疼痛的總和——這是難以忘懷的整個過程的痛苦,這整個過程當然也包括在醫生和家人面毫無尊嚴,分娩這件事使得自己退化成為,只是為子宮職能完整正常地發揮才存在的生物。

其實,生育不該等於默默承受痛苦,「母職」在其中也被過分要求,因為社會所期待的「母親」的這個標籤實在是太過巨大。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

一個男人作為「父親」,是和男性這個身份並行不悖的,生育後仍然可以探索世界,也可以在閑暇之餘享受育兒之樂;而作為母親的女人,就一直都會是母親,作為「女性」的身份則會被結結實實地侵吞掉。

尤其是在特定的「勞動分工」下:

中國女性以整體 69% 的勞動參與率位於世界第一,其中,25~55歲的女性參與率高達 90%;與此同時,中國男性在 OECD 的調查中家務參與率墊底,可見家裡的活都被誰幹了。

圖片來源:電影《塔利》

中國女性的無報酬的工作時間是男性的 2.36 倍育兒時間尤甚,這也意味著更少的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

很多女性是需要做雙份工作的:一份是薪資低於整體的 62% 的工作(女性整體的平均收入由 1990 年的占男性平均收入的 78.3% 下降到了 2010 年的 61.7%),而另一份則是完全無償的家務工作。

但我們還是不由自主、無怨無悔、內心甜蜜地愛著這個小小生命。

因為生育不是玩笑,所以我們都用盡全力對懷裡的小小生命負責;

因為生育不是童話,所以我們都無法免於分娩的疼痛和母職的疲乏;

但生育也不是女性的獨角戲。

它需要伴侶、醫療系統和社會提供真正的、實際的支持,使得我們在體味了分娩的疼痛和母職的疲乏之後,還能夠從繁雜之中直起身子,長長地呼一口氣;

使我們能除了作為XX 媽媽之外,還能回到我們自身,成為我們自己。

我有一個朋友懷孕了,但她這次還是很想生一個兒子,不是什麼「傳宗接代」的壓力,而是因為只要一想到自己會生一個女兒,就想到她長大以後可能也要經歷自己曾經歷過的疼痛,很不忍心。

只是所有女性都要面對真實世界,而這顯然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為女兒營造一個更尊重她的環境才是而這需要我們對女性環境足夠的了解,尤其是女性疼痛的了解,這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

促成了解的最好方式是,討論它。

從公開地討論女性疼痛開始,甚至是,從公開地討論那些「屎尿屁」開始,就像 Ella 在那篇長文中說:

「請跟她分享,讓她知道她並不孤單」。

作者:天線

參考文獻

1. WebMD. Postpartum Problems.

2. 劉暢. 「從生育圖騰到生育恐懼——義大利電影中的女性形象與 20 世紀的人口轉變.」/電影藝術/1 (2009): 138-142.

3. @花開富貴老娘發飆. 為什麼沒有人告訴你生育中的那些屎尿屁後遺症. 微博

4. 聯合國婦女署. 中國經濟轉型中的性別平等. 2014.12

5. 世界經濟論壇. 全球性別差距報告. 2018

6. Vergara, C. F.,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problems in dairy cows: Explanatory and predictive modeling.」/Journal of dairy science/97.7 (2014): 4127-4140.

7. Rath, Werner H. 「Postpartum hemorrhage–update on problems of definitions and diagnosis.」/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90.5 (2011): 421-428.

8. Kearney, Margaret H., Linda R. Cronenwett, and Jane A. Barrett. 「Breast-feeding problems in the first week postpartum.」/Nursing Research/(1990).

9. Field, Tiffany, et al. 「Pregnancy problems,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early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1.6 (1985): 1152.

本文經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產科主治醫師、臨床醫學碩士翁若鵬審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媽媽 的精彩文章:

丁香媽媽招人,崗位在北京
孩子明明會走路,為什麼非要媽媽抱?真相是……

TAG:丁香媽媽 |